近年来,多种不利因素增加了外资和外贸的不确定性。和全国不少地区一样,因外需放缓导致外贸增速放缓,重庆一些外贸企业生产经营也遭遇困难。
困难面前,不容退却。刚刚出台的《重庆市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下简称《外贸行动计划》)提出,到2024年,重庆外贸进出口值将突破1万亿元。
10月12日,市商务委就《外贸行动计划》和《重庆市建设高质量外资集聚地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下简称《外资行动计划》)进行解读,再次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表明重庆进一步提升外贸、外资的信心与决心。
为外贸挖掘新的增长点
到2024年,重庆外贸进出口值要突破1万亿元,这并非易事。2021年,重庆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8000亿元,若要达到《外贸行动计划》的目标,重庆外贸年均增速要达到8%左右。
“制定这样的目标,我们是有基础和底气的。”市商务委外贸管理处副处长郑玉凤说,重庆外贸基本盘稳定,外贸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活力增强,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外贸稳增长动力强劲。
在扎实的基础上,重庆还在进一步培育更多的外贸增长点。以新能源车为例,今年1—8月,重庆一般贸易进出口2019.8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电动摩托车出口增幅高达87%。下一步,重庆将充分利用中欧班列(渝新欧)、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大通道便利,增加新能源车等产品出口量。
二手车出口,也是一个增长点。重庆是二手车出口业务试点城市,自去年5月以来,先后认定了两批二手车出口试点企业,截至今年8月,已出口二手车108辆,金额168.7万美元。
跨境电商也未来可期。今年1—8月,重庆跨境电商交易额291.9亿元,同比增长50%。预计三年内,重庆跨境电商将新增出口200亿元以上。
通过“试点”创造外资新机遇
10月8日,国务院作出批复,允许在重庆设立并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旅行社从事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游业务,并放宽重庆外商捐资举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准入条件。
市商务委外资外事处副处长王洪垚说,这两项业务,既能提升重庆文化旅游、养老领域的开放水平,也能吸引更多领域的外资进入重庆。
据悉,上述两项业务都属于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范畴。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获批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省市,已明确的试点任务共有86项。王洪垚认为,通过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能够推动重庆更高水平、更宽领域对外开放,为重庆利用外资带来重大机遇。
比如,按照试点的相关优惠政策,在医疗领域,支持设立中外合资医疗机构,鼓励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参与“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发展;在教育领域,推进应用型本科中外合作办学和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特色项目,鼓励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落户。
“这些领域的扩大开放,为更多外资市场主体进入重庆打开了大门,也为重庆利用外资带来更大空间。”王洪垚表示。
重庆的信心和底气从何而来
外贸与外资,都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衡量一个区域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维度。市商务委党组成员龚志勇认为,外贸、外资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彰显了重庆扩大开放的信心。
这样的信心,首先来自重庆的区位优势——重庆是位于西部地区的国家中心城市,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要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同时,重庆位居西部内陆腹地,以开放促发展是必由之路。
这样的信心,来自重庆近年来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中所构建的基础设施。通道方面,重庆统筹长江黄金水道、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渝满俄国际班列等东南西北四向大通道,实现了铁公水空多式联运,正逐步成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平台方面,重庆集自贸试验区、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家级新区等开放平台于一体,正积极发挥平台叠加效应,积极先行先试,在开放方面不断探索创新。
这样的信心,还来自重庆对外开放取得的优异成绩——目前,已有312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重庆,全市的外商投资市场主体约6900家,为重庆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品质提升提供强劲动力。
“两个行动计划,是重庆集聚资源、保护外贸外资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能够实现外贸提质增效,有效吸引和利用外资,助力重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我市外贸高质量发展,建设高质量外资集聚地。”龚志勇说。
记者 杨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