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平田万绿笼,山村深住翠微中。柳荫闲卧陇头犊,蒲酒醉归江上翁……”清代诗人杨昙用这首七律诗,表达了对故乡江津区石蟆镇中坝岛浓郁的喜爱之情。
江津中坝岛是由长江冲积而形成的冲积洲,有“长江入渝第一岛”的美誉,岛上人口不足2000人,但其拥有的农耕文化、丰富物产、厚重人文……让中坝岛呈现出“百年农耕原乡”的模样。
6月30日,记者来到中坝岛,探寻这座江心绿岛生态保护与人文传承背后的故事。
为保护生态,一直未修桥
中坝岛面积约2.7平方公里,从空中俯瞰形如一条畅游长江的大鱼。该岛外围是1500多亩的河滩湿地,中间是1000余亩土地,土地与湿地之间,有10余公里的绿竹环绕一周,构成一个天然的“三层布局”。
当天,记者乘坐轮渡驶向中坝岛。其实,岛距离江岸只有大约800米,修桥并不困难。但同船的村民赵泽贵说,有了桥,汽车就能上岛,游客会更多,对环境就会有影响,“虽然没有桥,我们生活有些不便,但有轮渡啊……再说,我们有责任护好祖祖辈辈生活的中坝岛。”
这些年,相中中坝岛特色旅游资源的企业不少,都想来搞开发,但都被当地政府婉拒。“为保护岛上的生态,岛上居民作出的牺牲挺大,但大家没有怨言。”石蟆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原来,中坝岛内河水浅滩多,没有航道,是鱼类天然的庇护所,因此中坝岛流域一直都是长江珍稀鱼类保护区(江津段)的核心区,共有珍稀鱼类10余种,“为了保护长江生态,早在2018年,岛上85名以捕鱼为生的渔民就全部完成了退捕转产。”
2021年5月19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川渝司法协作生态保护基地在中坝岛揭牌,昔日的“渔港”成为白鲟、达氏鲟、胭脂鱼等国家重点保护鱼类及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避世而居的优良港湾。
记者看到,水面上铺着竹竿扎成的人工鱼巢,这是给“鱼妈妈”建起的“人工产房”,鱼类可在此产卵育苗,由此提高鱼类增殖效率,改善长江水生态环境。
没有船舶的轰鸣、没有捕鱼的喧嚣,如今的中坝岛,江边鱼儿欢快戏水,岸上绿树成荫,农家小院炊烟袅袅,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
600多年人居历史,沉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穿过茂密的竹林,沿着水泥路前行,记者发现岛内几乎全是传统建筑,特别是一座叫五福庄园的古建筑,古树环抱,建造技艺颇为精湛。
五福庄园因门梁上有5个“福”字而得名,建于清同治十年,至今已有150年历史,由清朝武举人赵晴洲与其兄弟共同建造,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物上至今保留有泥、木、石工匠的名字,大门口牌匾上印刻有“巡政厅”三个大字。
600多年前,中坝岛就开始有人定居。作为“长江入渝第一岛”,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在航运繁荣时期,这里成为“上连宜宾泸州、下接重庆、内通江津”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和交通要塞。
数百年传承积淀,造就了岛上淳朴的民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除了五福庄园,还有望天川主寺庙、观音寺等人文遗址,以及造船、木工、石雕石刻、船工号子、民俗节庆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蟆镇相关负责人指着一棵棵参天大树告诉记者,“你看,就连这些龙眼树也有上百年历史。”据了解,岛上龙眼古树林共200余亩,其中树龄在100年以上的,就有253株,结出的龙眼不仅颗粒大,而且肉脆香甜,口感非常好,很多龙眼树的果子提前一年就被外地游客预订完了。
一根甘蔗,撬动岛上居民甜蜜生活
穿过龙眼古树林,就来到岛心地带,这里是一片青绿的甘蔗林,密密麻麻,纵横交错,蔚为壮观,有近1000亩。
中坝岛种甘蔗历史悠久。岛上居民赵泽维告诉记者,岛上气候土壤非常适合甘蔗生长,“岛上的甘蔗含糖量高,一撕皮儿就直通到尾,一吃满嘴甜,爽口化渣。”
52岁的赵泽维与丈夫生于中坝长于中坝,夫妻俩只外出打过一年的工,这辈子几乎就靠种甘蔗为生。赵泽维说,她喜欢中坝岛上安详平静的生活。
现在夫妻俩种了10余亩甘蔗。过去,这些甘蔗都是通过渡轮运出去卖,现在是游客和商贩上岛来买,销路好得很。“仅仅是鲜卖,一年就能挣5万多元。”赵泽维说。
岛上甘蔗更大的收益,是熬制红糖。
中坝岛古法老工艺制作的红糖,味道纯、糖度高、翻砂好、滋补强,清香扑鼻、甜而不腻。岛上居民家家户户、祖祖辈辈都会用甘蔗熬制红糖。
赵泽维算了一笔账,同样100斤甘蔗,鲜销只能卖50多元,但可以熬制红糖11斤、卖到120多元。“现在,我家的甘蔗大多用来加工成红糖出售。”
就这样,赵泽维夫妇靠种甘蔗,养大了一对儿女。如今,女儿大学毕业工作了,儿子也上高中了,“现在的生活,就像这甘蔗一样甜。”
中坝岛上还有10多户村民像赵泽维夫妇这样,采用古法老工艺熬制红糖。石蟆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中坝岛将因地制宜,继续引导、支持、鼓励农户种好甘蔗,发展好红糖等传统产业。
“除了甘蔗、龙眼,岛上还种了芒果、菠萝、猕猴桃、油菜等作物,逐渐形成‘买甘蔗、看熬糖,采龙眼、刨花生,吃土货、购红糖’的农家游品牌。现在每年上岛游客达10万人次。”该负责人说。
记者采访过程中,恰好遇见一位来自重庆中心城区的游客在甘蔗林里拍照打卡。“中坝岛,实在是太美了。”他在朋友圈中这样写道。
游客来了,村民们有了新的增收渠道。比如:2018年退捕“上岸”后,杨泽良在岛上办起了农家乐,杨泽强开起了渡河船,赵怀平开始种甘蔗熬红糖……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保护好中坝岛、利用好这些原生态资源,抓住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机遇,在岛上打造长江生态走廊,走好农文旅融合道路。”江津区相关负责人称。
(原载于《重庆日报》2022年7月7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