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网讯(通讯员 王松涛)重庆市奉节县朝阳村是康乐镇境内一座由阳北河与风斗河相拥而成的深山明珠,常住人口百余户。今年七月以来,朝阳人在镇党委政府、村支两委的带领下,不等不靠,实现了凿山取水、悬崖架管的壮举,涌现出了以老支书、老党员刘本发为代表的“当代愚公”,创造了基层群众自主抗旱的先进案例,凸显了“党建引领,协会管水”的制度建设成果。
▲ 新老支书组织召开2社院坝会
7月以来的连续高温,让已经退休住在县城的老支书刘本发不由得担忧起他曾经为之奋斗过的朝阳村,特别是比较缺水的2社,不知是否还有水吃?当通过电话得知形势很严峻的时候,71岁的老人再也坐不住了,马不停蹄的进山与现任支书张胜亮碰头。
老支书的到来,有如给焦急的张胜亮打了一针强心剂,不由得让他想起了二十年前自己当村主任和老支书一起并肩奋斗的激情岁月。随着黄金搭档的再度合体,他俩第一时间就组织2社村民召开院坝会,商讨解决饮水问题。老支书凭借多年的经验提议说以前阳北河(小地名下河湾)有股不错的沁水,可以牵管道接过来缓解燃眉之急。
▲ 刘本发带头悬崖架设管道(黑夹克)
第二天一大早,新老支书加管水员3人跋山涉水到了下河湾,沿着整片山找了一遍之后,记忆中的沁水却不见踪影。当大家准备打道回府时,却在山脚隐约听见哗哗的流水声--原来下河湾因为发生过地质滑坡,这股水源被盖住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场景一下把大家难住了,最后还是老支书根据以往的记忆,准确判断出了水源位置,3人手脚并用来回挖了2个小时,终于一股藏在乱石下碗口粗的沁水映入眼帘……
▲ 凿山开挖水源,修建取水池
8月14日,在新老支书的组织带领下,2社在家劳动力全员出动引水,其中还包含雷慧珍、李成碧等4名女同志。因下河湾未通公路,村民只能通过手提肩抗的方式,将千余斤建筑材料沿着河道徒步2公里运送上去,然后再用锄头、钢钎等工具凿出水源并修建取水池--这一忙就是一天。烈日炎炎,众人纷纷劝老支书在旁休息,他却说当年自己带领村民挖水池修公路,从来都是第一个上最后一个走,现在也不能例外。
▲ 刘本发带头悬崖架设管道
当大家齐心协力花了三天砍出山路,将管材运到山上之后,才发现规划的架管路线因为沿途渠堰的垮塌,形成了一段百米高的悬崖,没法过人更别说架设管道。开工没有回头箭加上旱情形势的日益严峻,老支书二话没说,牵着钢绳带着水管第一个缒了下去--就这样大家在悬崖上作业,犹如在刀尖上舞蹈,终于将管道搭通……
▲ 朝阳二社水源接通
经过十天的艰苦奋斗,淳淳的水流终于引进了2社的饮水池,现任支书张胜亮说他要感谢很多人,比如因为管道紧缺而特意送货进山还不收路费的厂家张传平,比如辛苦忙碌至今的干部和村民--但他最想感谢的,还是一通电话就回来的老支书刘本发同志,他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一名党员为了群众的利益可以无私奉献到什么地步,也正是靠他身上“愚公移山”精神的引领,大家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建成这条引水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