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网8月17日讯( 记者 李文萍)今日下午,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2年全市高温抗旱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丽娟就全市农村供水保障总体形势和水利部门如何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回答记者提问。
供水情况——
农村绝大数供需紧平衡
据任丽娟介绍,全市农村供水总人口2245万人,截至8月15日,供水受旱影响人口41.5万人,约占农村供水总人口的1.8%。全市水利工程实际蓄水量23.66亿m3,占应蓄水量的63.3%,可供水量有16.29亿m3。总体上讲,绝大部分地区能够维持供需紧平衡,但局部存在供水短缺。缺水人口主要分布在中高山地区或喀斯特地区,这些区域大多为传统水利设施薄弱区、水资源匮乏区、地下采空区或高山避暑纳凉人口聚集区。
“本轮高温干旱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但灾害损失低于同等旱情的历史年份。”任丽娟表示,这主要得益于200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出台一系列加强水利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新建了一大批水源工程,大幅提升城乡水资源配置和保障能力,同时,也得益于基于今年“三偏一突出”气象预判所作的一系列应对准备。
全力保供——
抓实水源工程、抗旱资金和保障项目
为做好农村供水抗旱保供工作,今年,市水利局续建141座和新开工6座水源工程,121座已完成主体工程施工。实施191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已完成82座蓄水验收。
同时,市水利局下达抗旱资金5800万元,实施抗旱项目193个。下达1.46亿元农村供水工程年度维修养护资金,完成维修养护1291处、受益人口256万人。
此外,开工建设农村供水保障项目575个。投入2.4亿元实施10个中型灌区项目,预计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35万亩。充分发挥153处中型灌区和2442处小型灌区作用,累计农业灌溉用水6.29亿立方米,灌溉农田436.6万亩。
及早研判——
监测高温天气、水源水量到农村供水
为了及早研判汛旱形势,加密监测调度,今年5月,市水利局对全年汛旱形势作出“三偏一突出”的预判,并提前部署高温干旱防御、农村供水保障等工作。
8月2日起,市水利局每日会商研判连晴高温天气持续态势,动态监测水源水量变化,超前预测农村供水受干旱影响范围和人口,指导区县按照“先生活、再生产、后生态”的原则,加强现有水利工程蓄水、节水、用水调度,提前做好抗旱应对准备。
落实机制——
投入21个工作组和3万余名干部
市水利局全面落实叫应机制,确保供水到村到户。8月9日,市水利局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响应,8月15日,将Ⅳ级响应升级为Ⅲ级。针对渝东北、渝东南干旱影响重点区域,全面落实“局领导包片处室包区县”帮扶机制,组织21个工作组深入各个区县蹲点督导、巡回指导,上下联动,发现问题、立即处置。区县组织工作专班、应急抢险小分队,3万余名干部投入抗旱保农村供水工作。
目前,供水受干旱影响的41.5万人,通过管网延伸505公里解决4.77万人、新建水源165处解决1.68万人、送水7466车次解决25.9万人、分片轮流供水等其他措施解决9.15万人,供水总体有保障。云阳县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抗旱,解决群众饮水困难;巫山县龙溪镇投入抗旱人力1500人次,铺设应急供水管道12.5公里,确保每家每户有水喝。
做好应对——
倡导节水,升级应急预案
“持续强化风险防控,做好抗大旱抗长旱应对准备。”任丽娟表示。据预测分析,随着旱情的发展,农村饮水受影响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受影响的人口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农村供水保障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为此,市水利局发了《人人参与节约用水 共同抗旱保障供水倡议书》,倡导全体市民树立节水意识、营造节水风尚、参与节水行动,用实际行动支持当前抗旱工作。同时,指导区县比照2006年特大干旱升级农村供水抗旱应急预案,逐村逐社落实应急水源、材料物资、保供车辆、送水线路设施设备和取水用具,网格化、事项化、清单化落实抗旱工作事项和责任人员,尽最大努力减轻旱情影响,减少旱灾损失。
下一步,市水利局一方面将持续加密旱情研判,持续加强水资源调度和现场督导检查,全力以赴做好农村供水抗旱工作,另一方面,坚持抗旱与防汛“两手抓”,有效防范应对旱涝急转可能诱发的山洪地质灾害、过境洪水和中小河流涨水等险情。同时,按照“一核两网、百库千川”的水利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实施渝西水资源配置及藻渡、向阳、跳蹬等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和农村水网体系建设,并以“一改三提”五年行动为抓手,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规模化、规范化,不断优化城乡供水格局,夯实城乡供水保障基础,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