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重庆丰都:唱响有机大米品牌 拓宽群众增收之路

2022-06-30 09:08:57  来源:丰都新闻网

栗子有机大米是丰都县主要特产,游客来丰都游玩,离开时,都会买几袋回去或与家人分享、或馈赠亲朋好友。近年来,栗子乡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有机水稻产业,其出产的栗子有机大米已成为该乡的一张“名片”。

栗子乡有机水稻种植基地(资料图片)。丰都新闻网供图

种植有机水稻5000亩

“自发展有机水稻产业以来,我就开始种植了,近几年,我流转了50多亩稻田,用于常年种植有机水稻,它已成为我家的主要收入来源。”金龙寨村一组种植大户陈小雄说。

眼下正值有机水稻秧苗生长期,陈小雄家的稻田位于山腰间,放眼望去,层层梯田绿油油的,犹如给山坡披上了绿毯。在金龙寨村,除了他家,还有两户是大户,种植有机水稻均在50亩以上。其他在家农户中,几乎都种植有机水稻,面积从几亩到二十亩不等。

栗子乡三面环水、一面临崖,海拔280米至1428米。这里立体气候明显,光照、雨量、温度适宜,自古盛产优质大米。一直以来,栗子乡是丰都县粮食主产乡镇,拥有耕地面积上万亩。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特别是作为粮食主产乡镇,更要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

“在深入调研、专家论证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乡党委政府将栗子大米确定为主导产业,主要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鼓励农户利用自家稻田或流转更多田地种植有机水稻。目前,全乡共种植有机水稻已达5000亩。”栗子乡党委书记高亮说。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栗子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焦永鸿也流转100亩稻田,搞起了有机大米种植、加工和销售,基本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我以前在外务工,现在又回家务农,主要是觉得栗子有机大米是一个有希望、有钱赚、能致富的产业。”焦永鸿说。

实行标准化绿色种植

好山好水养好米,栗子大米珍贵的品质除了其优越的种植环境,还与种植技术有关。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坚持从育秧、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绿色种植。

高亮介绍,栗子乡党委政府通过在全乡广泛推进“不施一粒化肥、不打一滴农药”有机水稻建设工程,推广使用有机无机复合肥、配方肥、生物肥,发展无公害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其目的就是要生产出健康、安全、放心的优质栗子有机大米,让食者尽享至美人生。

“村里的稻田呈梯田结构,田块长而窄,面积却不大,以前由于交通不便,使用机械耕作需要搬来抬去,农户只能是驾牛耕田,甚至用锄头挖田。”焦永鸿说,现在修建了村组公路、产业路,还修建了方便小型机械作业的机耕道,他的100亩稻田全部用机械耕作。

为了提高农业耕种效率,栗子乡在尽量保护梯田原始风貌的前提下,适当科学地进行了梯田宜机化整治,建设的机耕道重点连通各田块的机械作业道,改善“人挑肩扛”的传统作业模式,并修建了蓄水水库,配套大口径水管,确保梯田灌溉水源供应。

“路通了,水引来了,旋耕机进得去了,水稻梯田的耕作劳动强度就降下来了。如今,在我们栗子寨这样的山区农村,即便夫妻二人,也能种出更多更优质的有机水稻。”焦永鸿说。

全面向绿色生态要效益

“有人问我,同样是大米,为什么你们的栗子有机大米卖价要比普通大米高很多呢?”焦永鸿说,每每这个时候,他只能回答:“因为我们种出的是绿色生态大米”。

焦永鸿说得没错,栗子大米坚持标准化绿色种植,种出的绿色生态大米就贴上了“有机”标签,这便是“身价”的象征。在位于栗子乡政府背后的一间门面,是栗子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的办公室。焦永鸿在办公桌背后的货架上,摆放了一袋袋5公斤装的大米。

“这些袋装大米都是我们栗子山寨出产的,分普通和有机两个品种,普通的卖80元/5公斤,有机的卖160元/5公斤。”焦永鸿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有机大米煮的饭吃着特别香,连配菜都不用就可吃两大碗。正是基于物有所值,虽然卖价高,但是不愁销。

高亮介绍,为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栗子乡党委政府立足栗子大米特色,根据不同海拔地域生产的大米,培育多个特色品牌,分类建立中高端大米品牌,既能对接普通食堂标准,又能满足市场从“吃饱”到“吃好”的需求。

“栗子水稻实现了亩产增量、品牌唱响、影响扩大,促进农民多增收约560元/亩,并成功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同时,栗子大米两次荣获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高亮说,下一步,栗子乡将建成优质水稻基地1万亩,示范带动周边乡镇发展优质水稻5万亩,帮助群众实现家门口增收。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