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能人返乡”产业兴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大美边疆】
眼下,位于祖国北疆的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的水稻种植户们正抓住当前雨水充足、气温适宜的有利时机,栽插秧苗,田间往来穿梭的身影点缀着波光粼粼的广袤水田。
今年,乌兰浩特市因地制宜,实施能人返乡、市民下乡、干部到乡、企业兴乡的“四乡工程”,加快兴乡富农步伐,让希望的田野焕发勃勃生机。
在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有一处绿树环抱的农家小院,花草芳香四溢。茶室、餐吧、东北老式火炕、黑胶唱片机……这家名为“远方廷园民宿”的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老板陈爱平的心血。
2019年8月,陈爱平结束了20年“北漂”生活,回到故乡义勒力特镇,将父辈的老式平房改造成民宿,每年带来经济效益7万余元。
如今,像陈爱平一样外出打拼的人才带着观念、技术、资金归来,加入乡村振兴的队伍中。
据悉,乌兰浩特市积极引导“能人返乡”,并建立能人信息库,目前,已有246名各类产业能人“入库”,其中123人有意向返乡兴业。乌兰浩特市针对各类能人返乡需要,分级分类储备了项目库,围绕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7个领域、11条产业链,精心包装储备了200个返乡创业项目,并针对中小投资者,包装储备了设施养殖、循环农业一体化、肉牛养殖、民宿等10个项目,让返乡能人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今年端午小长假期间,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设施农业大户王凤国的大棚里热闹非凡。葡萄、桃子、小柿子……市民游客们正在采摘新鲜果蔬。“每天收入能达到1000多元!”王凤国高兴地说。
观赏景色、领略民俗、体验民宿、享受美食……近郊乡村游正成为市民下乡消费的一股新潮流。
在乌兰浩特市,不仅鼓励市民消费下乡,还要把更多产业带到农村去。乌兰浩特市已引入市民投资1000万元,分别在高根营子嘎查、三合村建设民宿项目3个,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村旅游产业发展。与此同时,还将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大力推进技术下乡服务,带动市民智力下乡。目前已组织劳动模范、工匠、技术能手成立了4个服务指导组,赴各镇对农户农机保养、畜牧业防疫、水稻生产进行巡回指导。
村景因人而变,乡村因人而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今年4月初,乌兰浩特市明确了干部到乡人员范围,开展了全市各个层级的干部到乡活动,目前全市已有30位市级领导包联61个嘎查村、1780名干部结对认亲1700户、120名干部常态化驻村帮扶,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基层干部乡村建设和治理工作能力。
“干部到乡”解决了村民有事儿找不着人的问题,这只是解决困难的第一步。而遇到种植养殖的专业难题如何解决?乌兰浩特市还有第二步,让专家人才服务到乡,构建“8+1+3”工作体系,围绕农牧、教育、医疗卫生等8类领域,通过搭建1个有“专家人才库”“专家服务团”“需求项目库”的供需平台,完成破解制约基层发展的瓶颈问题、培养基层急需紧缺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3个工作任务。增强专家人才服务基层的精准度和匹配度,让专家人才服务基层抓得更实、更有针对性。目前,已开展服务基层活动130批次、299人次。
“助力乡村振兴是我们国有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云南中烟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兰浩特卷烟厂党委书记、厂长王力家介绍,2018年起,义勒力特嘎查成为他们对口帮扶的重点嘎查。企业详细了解嘎查经济发展现状和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后,确定出“旅游+产业”的帮扶方向,并投资100万元,将义勒力特镇打造成为特色民俗、游乐场、庭院经济集中发展的“花乡小镇”。
聚合资源,握指成拳,“村企”联动让嘎查村发展势头更加强劲。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产业项目落地生金。“企业兴乡”释放出不竭的乡村潜力。
目前,乌兰浩特共有74家企业、6家商协会与嘎查村结对,实现全市61个嘎查村结对帮扶全覆盖。32家企业(商会)累计投入帮扶资金、物资198.55万元。乌兰浩特市还主动融入京蒙协作,与北京市海淀区签订5年友好合作框架协议。目前,已有4名兴安盟籍北京企业家响应“回报家乡”行动,参与村企结对帮扶。(记者 高平 王潇 通讯员 周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