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漫步在黄沙溪段,与凉爽的江风撞个满怀。在这里,有父母带着孩子在桥下运动活动空间玩耍的,有老人在滨水步道散步闲聊的,也有游客在拍照打卡水岸景观的……
黄沙溪段的宜人景色,是渝中水生态环境改善的写照,得益于渝中河长制的坚持实施。自2017年河长制实行以来,渝中区深入践行长江大保护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政治责任、使命担当,认真贯彻落实市级总河长令,提升“两江四岸”治理项目,不断创新机制,突出治理成效,推动“河长制”工作长治常新。
黄沙溪江岸绿意盎然。
颜值更高人气更佳
“两江四岸”绽放新活力
因家住在东水门大桥附近,自2021年7月东水门-储奇门段滨江步道开放以来,市民李佳在闲暇之余,就会到滨江步道散散步,每每看到眼前的碧水蓝天,她就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住在附近这么多年了,我亲眼看着这里打造得有花有草,长江水越来越清,人气也越来越旺,倍感幸福自豪!”
始于储奇门加油站、止于东水门大桥下的东储段滨江步道,曾经一度因处在长江消落区,为居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加之沿线配套设施较为陈旧,不宜休闲娱乐,让不少周边居民望而却步。在“两江四岸”珊瑚公园片区治理提升中,这里进行了消落区沿线生态打造、环境综合治理、配套设施更新等系列改造,岸线得到新生,成了“众望所归”的休闲好去处。
据了解,“两江四岸”渝中岸线项目治理提升包含了黄沙溪片区岸线提升、长滨路菜园坝段、珊瑚公园滨江公园综合改造、菜储段、东储段等9个项目。其中东储段于2021年7月建成开放,集休闲、旅游、亲水为一体,成为中心城区“美丽山水”风貌特色的重要景观展示带;黄沙溪段也即将开放,该项目定位为“都市活力滨江”,坚持生态优先、人文融入,致力于打造集市民休闲、文化展示、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都市休闲滨江带。
随着“两江四岸”治理提升项目的有序实施,“水畅、江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江岸风景刷新了渝中区岸线的“颜值”,居民游玩有了更多选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
多方合力护河净岸
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每年寒冬,红嘴鸥总是喜欢迁徙到环境清幽、水质良好的南方地区“休养生息”。近年来,一到红嘴鸥迁徙时节,市民都能“准时”在长江和嘉陵江边发现它们的身影,不少慕名而来的市民在朝天门码头“围观”红嘴鸥觅食戏水的画面,也让红嘴鸥“名气暴增”,一度成为山水重庆的靓丽名片。
渝中老居民张霞表示,“冬天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到朝天门码头看红嘴鸥,都成了习惯。这些红嘴鸥愿意大老远地飞来过冬,就是因为渝中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除红嘴鸥外,白鹭、野鸭等野生水鸟“来渝”也不再稀奇,这一切都源于渝中围绕“大宣传、大清洁、大执法、大整治”等方面开展的护河净岸行动,让水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岸边的垃圾比之前少了,长江、嘉陵江两岸的环境确实变好了,人们爱护环境的意识也逐渐增强!”静水社工负责人秦刚从2017年起,便作为志愿者参与到系列守护绿水的净岸行动中。从清理岸边垃圾到禁渔宣传,6年来,他与志愿者们时常提着垃圾袋,抱着宣传册出现在渝中的长江段或是嘉陵江段,他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来保护母亲河。
为让护河更有力有效,渝中区相关部门、街道协同配合,自2021年以来,全区新建雨污水管网4公里,改造管网1.5公里,清掏维护市政管网253公里,改造错接混接点10处,防止爆管、渗漏,避免污水入江;顺利完成朝天门码头岸电全覆盖目标,辖区所有趸船均安装储存装置,实现泊岸船舶污水垃圾“全收集”“全上岸”;深入开展河道治理,建立多部门河道采砂联动综合整治联合机制,高清视频全覆盖动态监管,严查严打,实现非法采砂零发生;群防群治,联合清理处置“三无”船舶,严厉查处涉渔违法行为,加大“十年禁渔”宣传力度,构建区交通局牵头,7个涉河街道、社区参与的“1+7+N”渔政协助巡护队伍,形成打防并举的良好局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一步,渝中区将全力深化落实市级总河长令,强力推进河道岸线管理保护,合力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聚力修复改善水生态环境,深化落实河长+警长+检察长+河段长“四长联防”协作机制,推进河长制工作向纵深发展,使“水清、岸绿、景美”的画卷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