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680余个社区在基层党组织带领下,通过反复走访、加强监督、示范改造等方式,居民意见不统一、达成共识耗时长等问题得到解决
●“十四五”期间,重庆市将继续实施约1亿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涉及约4.35万栋居民楼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针对老旧小区改造普遍存在的“怎么改”“怎么管”“怎么筹”难题,重庆市探索出“党建+市场”模式,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着力破解老旧小区群众参与不足、后续治理缺失等瓶颈,积极以市场化机制为老旧小区注入“造血”功能。
自2018年以来,重庆累计启动改造老旧小区2600多个、惠及居民68万多户,让一些老旧问题小区变成了宜居、网红小区,并历练出一批优秀基层干部,改出了群众得实惠、干部受教育、城市有提升的多赢效果。
实施难、治理难、筹资难
“搞面子工程有什么用?”“要拆迁不要改造!”……回忆起几年前老旧小区改造遭遇居民强烈反对,重庆市两江新区邢家桥社区党委书记谢兰感慨地说:“老旧小区改造要想得民心,就必须改变‘政府干、群众看’的局面。”
邢家桥社区有安置房488套、安置户1422人。这些安置房建于1992年,多年过去了,房屋漏水破损、缺物业管理、生活配套设施差等问题日益严重。
经谢兰多次向上级争取,邢家桥社区被纳入老旧社区改造项目。可当施工队伍进场时,却遭到了居民阻拦。原来,居民担心改造治标不治本,都希望政府对该片区进行拆迁和补偿。经评估,这些安置房并非危房,也不具备拆迁条件。谢兰给居民们做思想工作,结果被居民质疑。“有人说我想借改造工程发财,骂什么的都有。”谢兰回忆说。
九龙坡区白马凼社区也是重庆市建成较早的农转非安置房小区,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上漏下堵中间烂”突出。在前年小区启动改造之初,社区党委书记李向平同样也面临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反对的情况。
李向平说,不少老旧小区地处城市中心,新老城区反差较大,一些居民希望通过拆迁补偿买新商品房;即使愿意改造的居民,有的想加装电梯,有的要改管网,一栋楼里有一户不同意,工程项目就难以实施。
老旧小区改造除了实施难,物业管理也是难题。有居民告诉记者,“三分改、七分管”,一些老旧小区此前也进行过环境整治,但因重改轻管,三五年后各种问题又开始出现。
渝北区双龙湖街道旺瑞小区为底层商业、上层居住的开放式老旧小区,有19栋楼、住户和商户共1166户。由于此前物业失管、弃管严重,停车难、油烟扰民等纠纷矛盾高发,是典型的问题小区。“老旧小区改造既要改面子更要改里子,需结合改造同步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双龙湖街道党委书记杨坤敏说。
此外,老旧小区改造成本高,仅靠财政投入,压力较大。重庆市九龙坡区2000年以前修建的老旧小区较多,面积816万多平方米,“十四五”期间将全部完成改造,需投入60多亿元。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重庆市住建委”)物业监督管理处处长居梁说,有的老旧小区需动大手术才能改造好,还要保障工程质量,难度大、成本高,只有吸引社会资本,才能缓解财政压力,支撑大范围改造计划。
“党建+市场”促全面改善
近年来重庆市将基层治理能力建设与老旧小区改造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引领、群众共建,让老旧小区改造顺利实施。
面对群众的不理解,谢兰和社区工作人员没有气馁,挨家挨户走访,听取居民诉求,有的家庭走访了上百次。终于,居民态度开始转变了。2018年底,邢家桥社区改造试点楼幢开工,样板间让居民看到了希望,居民支持率从最初的23%逐渐上升为100%,几个月后整治工程全面启动。
2020年初,整治项目完工,邢家桥社区居民陆续搬回了新居。墙体坚实、厨房厕所干净敞亮、新增了停车场……居民们眉开眼笑。
居梁介绍,全市680余个社区在基层党组织带领下,通过反复走访、加强监督、示范改造等方式,居民意见不统一、达成共识耗时长等问题得到解决,实现了怎么改、改什么全程由群众说了算,激发了居民改造自治的内生动力。
老旧小区改造后,如何防止问题反弹?重庆突出建管并重,加强物业管理和基层治理,促进老旧小区“面子”“里子”全面改善。
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团结坝社区,原是一家破产老国企的家属区,过去矛盾多、治理难。社区党委书记杨春敏结合老旧小区改造,聘请物业公司,并构建居民议事会、社区今天我当家、解民忧保就业等机制,回应群众诉求、加强居民自治。如今的团结坝社区,干净整洁、邻里和谐,成为重庆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
为多元筹措老旧小区改造资金,重庆市一方面整合棚户区改造、住房租赁、养老托幼等专项资金,一方面挖掘老旧小区商业开发价值。
白马凼社区过去“一下雨就成水凼”,如今立体停车场、崭新的休闲设施一应俱全。这是重庆市首个老旧小区改造PPP项目,由北京愿景集团投资3.7亿元一体化改造运营。愿景集团区域总经理余翔介绍,整个项目为期11年,改造好小区环境后,企业将实施托老托幼、临街门面、物业收益等运营管理,有望在第7年实现盈利。
重庆市住建委副主任郭唐勇介绍,吸引市场主体参与需要金融配套,重庆市与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挖掘老旧小区闲置房屋再利用、有偿服务等“造血点”,目前已授信37亿元支持市场主体参与老旧小区改造。
得民心、助发展
在山城重庆,不少老旧居民楼依山而建,一些十几层高的楼没有电梯,出行十分不便。以渝中区中山二路社区为例,数千名居民过去要爬八九层高的楼梯、垂直高度30余米,才能到达中山二路主干道。去年11月底,社区公共便民电梯投用,当地居民亲切地称之为“阳光电梯”。
重庆市通过对接电梯上下游产业链,探索“金融+保险+服务+物联网”模式,有效降低了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后续维护成本,共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3000余部。据统计,重庆市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同步增设养老托幼等配套设施500余处、新增停车位3万余个、建设文体场地设施1860处,群众“急难愁盼”突出问题得到相当程度的解决。
郭唐勇说,重庆市协同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把搞好“里子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针对加装电梯、停车难、消防安全、脏乱差等问题,以“硬设施+软环境”一体化推进,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管理服务短板。
重庆市还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注重历史文化传承,融入时尚、生态等元素让老城区焕发新生机,打造出“十八梯”等一批老街巷、文创园等“网红打卡地”,促进了文旅产业的发展。
用心用情的老旧小区改造,改出了群众得实惠、干部受教育、城市有提升的多赢效果。“十四五”期间,重庆市将继续实施约1亿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涉及约4.35万栋居民楼,把群众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李勇 韩振 周凯
(原载于《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