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黔江区小南海镇新建村村口的学堂寨出发,沿着板夹溪顺流而上,沿途串起了13个美丽古朴的土家山寨,这便是黔江区著名的深山明珠——土家十三寨。以原生态的自然风光、保留完好的民俗文化,成为了重庆知名的少数民族民俗旅游目的地。
十三寨保存完整的古村落
民俗文化多姿多彩
“树上呀喜鹊呀,叫呀喳喳也,叫呀喳喳也,贵客呀今天呀到我家呀……”一来到寨门下,热情好客的土家人唱起了欢快的迎客调,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欢快的调子让游客倍感愉悦,忍不住拍起了手掌。
“像迎客调这样的民俗文化,在我们十三寨还有很多,如摆手舞、土家山歌、哭嫁、立木房子等民俗表演,这些都是你在黔江别的地方很难看到的,也都是土家族文化的瑰宝。”新建村民俗演出队负责人董道华说。
行人带着好奇,在当地土家幺妹的带领下一路踏歌寻舞。只见吊脚楼合围而成的寨子里,身着盛装的土家阿哥、阿妹踩着激扬的鼓点,跳起土家族独有的摆手舞。在村民的热情邀请下,一行人忍不住加入了跳摆手舞的行列,很直观地感受了土家人的热情好客。
“听完后坝山歌、看完土家哭嫁,还有十多年没见过的立木房子等表演,我觉得这完全就是一场土家族民俗文化盛宴。这些民俗文化折射的就是土家人原汁原味的生活。”从重庆主城慕名而来的游客崔明告诉记者,尤其是当地的“土家十三碗”特色美食,完全征服了他的味蕾。
民俗表演(立房子)
文旅融合促发展
古朴的吊脚楼群,优美的自然田园风光,独特的民俗文化,共同构筑起了十三寨的独特魅力,当地村民也依托旅游发展,纷纷办起了农家乐、民俗,参与到了旅游服务中来。
2008年以来,黔江区把土家十三寨作为旅游扶贫示范点进行打造,并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对13个土家寨子进行整体包装。经过多年的发展,2017年,土家十三寨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年均游客接待近10万人次,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到土家十三寨体验民俗、旅游度假。
值得一提的是在十三寨,还有中国第一座土家民俗馆,在这条时空隧道里,历史、工艺、服饰、民居、生产生活等土家文化都能得到一一呈现。当地用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现土家文化,一切都那么悠远和宁静,吸引了无数的游客慕名而来。只为追求土家族独特的文化魅力。
随着十三寨乡村民俗旅游日渐红火,越来越多的村民都加入了进来,光是参与民俗歌舞表演的就有40多人。小南海镇文化服务中心还专门请来土家族文艺非遗传承人,定期为队员们提供专业培训,编排创新节目。唱山歌、跳摆手舞,民俗表演队每年要表演近150场次,歌舞表演、农家乐、纺织车间等解决了新建村大批留守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土家摆手舞
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
据了解,黔江区非常注重对古村寨的保护,较好地保存了土家十三寨的原吊脚楼群。2014年,土家十三寨被国家民委列入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围绕少数民族文化挖掘,近年来,黔江区成功打造了何家寨中国山歌发源地、摆手舞民俗表演、熊家寨土家体育竞技场等特色大院,集民族手工艺品、特色文化饮食、歌舞表演等文化展示、情景体验、旅游休闲为一体,推动了乡村旅游发展,促进了村民增收致富。
看到乡亲们开农家乐挣了钱,村民王健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还开起了乡村客栈,一年各种收入加起来有10多万元。“现在乡村民俗文化越来越吃香了,自己家做的农家菜也很受欢迎,每天都有两三桌客人,咱十三寨农民未来的日子肯定会更红火。”王健笑着说。
“现在的十三寨共有农家乐56家,乡村旅游已经成了新建村的支柱产业。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旅游发展力度,进一步挖掘散落民间的民族文化,把民俗品牌打好,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新建村党支部书记张态福告诉记者,他们将进一步围绕镇党委、政府提出的将小南海镇打造成“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最炫民族厅”的定位,利用十三寨独特的文化生态资源,正在加快打造摆手寨土家民俗歌剧院和荷花池高档民俗,利用区上三变改革资金,与旅投公司合作,农民以闲置房屋入股,引进专业团队运营,让高端客人留得住,农民致富增收,将文旅融合推向深入。(记者 田丹 黄英 王道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