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网3月3日讯(通讯员 袁询)早春时节,暖阳和煦,万物生长。在合川区铜溪镇皂角村的“合川红油香椿基地”里,不少村民正忙着采摘第一茬早椿芽。
▲ 村民正在采摘新鲜的椿芽。通讯员 袁询摄
“我们铜溪的红油香椿,叶面光滑、色泽鲜艳、香味浓郁、品相突出,是深受广大消费者认可的特色农产品。很多人都想早点品尝这‘开春第一鲜’,现在收购价达到了125元每斤。”2月28日,笔者来到皂角村,听到村党总支书记郑万林报出椿芽的价格时,着实对它的“身价”羡慕了一番。
放眼望去,一棵棵、一片片香椿树栽满了山坡荒地,延绵万亩,蔚为壮观。如今,“身价”不断上涨的香椿,正在成为铜溪村民致富的“摇钱树”,成为铜溪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 位于铜溪镇的合川红油香椿基地一角。通讯员 袁询摄
红了荒坡——
“小香椿”种出“大产业”
铜溪镇皂角村红油香椿,系本地巴山红香椿。合川区志记载:合川椿尖树种植历史悠久,群众都有种植和食用椿芽的习俗。而皂角乡因土壤和气候适中,种植的椿芽品质最佳、上市早。上世纪80年代,皂角的椿芽开始推广种植。
2004年,铜溪镇党委政府在调研后发现,椿芽市场需求量大、投资小、回收期短,而且栽种成本低、易管护、采摘期长,而皂角村山坡荒地较多,土壤和气候也非常适合种植香椿,于是组织引导村民开始规模化栽种。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特别是铜溪镇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力量指导、椿树品种优选、优化栽培技术、树苗种植补贴等多方面,为村里争资金引技术,村民种植香椿的积极性大为提高。
柔暖的阳光透过密矮的香椿树,斑驳地洒在土壤里,走进铜溪镇金沙村香椿种植大户肖登发的香椿种植园,特别的香气就随风飘来。
▲ 2月28日,香椿种植大户肖登发(中)过称采摘的新鲜椿芽。通讯员 袁询摄
“这三天我们已经采摘了500多斤,收入6万多元,种植香椿的效益越来越好,今年我还要扩大规模。”肖登发说,原来搞葡萄种植的他眼见香椿走俏市场,迅速调整产业方向,目前已流转土地种植了500余亩香椿。为了提高香椿亩产量,他正在实验摸索地膜覆盖的“密集扦插”技术,准备“既扩面又增量”。
在镇里和村上的引导扶持下,和肖登发一样,越来越多的村民和种植户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的零星散种,而是走向了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为了扩大种植规模、提高产值效益,铜溪镇引导组织村民成立了重庆市龙游椿芽种植股份合作社,注册渝龙游商标,申请无公害产品认证,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组建专业合作社,吸收农民入社。农户自行分散种植,合作社负责种植技术指导,负责联系销售渠道,统一采摘包装、统一收购运输、统一订单销售。
与此同时,铜溪镇还从香椿种植延伸出种苗销售、种苗研发、电商网销、椿芽加工等产业链条,产业集聚效应愈发明显。
如今,铜溪镇重点打造的“合川红油香椿基地”以皂角村为核心,辐射周边的袁桥、金沙、弯桥等村,种植总面积超过8000亩,每年综合产值效益可达3000多万元,一跃成为重庆香椿的主产区。皂角村也由此入选了重庆市“一村一品”示范村,弯桥村被纳入“全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
原来的山坡荒地,如今换上了漫山遍野的“红妆”。“小香椿”种出“大产业”,为铜溪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产业动力。
▲ 香椿种植大户肖登发打造的香椿种植园一角。通讯员 袁询摄
富了农民——
“小山村”闯向“大市场”
“第一茬最贵,要趁早上市卖个好价钱哟!125元一斤,当场称称付钱。大家有的赶快送起来!” 2月28日上午,被大伙称为“何老板”的皂角村村民何昌孟带着电子秤,在香椿基地旁的平坝大声地吆喝,不一会儿就吸引不少村民带着新鲜采摘的香椿赶了过来。
10年前,何昌孟就吃上了“椿芽饭”。看着村里种植香椿的越来越多,他做起了生意,代收村民们的椿芽,将货保鲜储藏后发往全国各地。“现在区里和镇上帮我们修通拓宽进村车道,运输更方便了。最多的一天,我收购香椿3000多斤。” 何昌孟说。
被称为“树上蔬菜”的香椿,具有食用、药用、观赏、绿化和生态等多重价值。尤其是现在人们追求天然和绿色的蔬菜,香椿成为备受追捧的新鲜美味,单价几十元一斤都供不应求,第一茬甚至卖到了上百元一斤。
据介绍,随着栽培技术的发展,椿芽每年可以采摘三次,供应周期从早春可以持续到5月份,单位产量比以前提高了一倍多,每亩每年可采椿芽700—800公斤,按每斤30元的平均市价,亩产值可达四五千元,效益十分可观。
铜溪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很多农户依靠种植香椿脱贫致富,还有很多人摸索市场门路,把红油香椿畅销至全国甚至远销海外,为集体增收、农民致富闯出了一条新路子。现在红油香椿芽现已远销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20多个国内大中城市,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
为进一步扩大市场,拓展销售渠道,铜溪镇还采取与电商平台合作、加入中国香椿产供销合作微信群等方式,有组织地在淘宝购物、微信朋友圈等平台推出香椿产品,实行“生产者——电商——消费者”短渠道销售模式。同时利用本地电商平台,采取“生产者——消费者”模式直接配送合川城区,获得稳定的客户群和销售额。
除了带着椿芽闯市场,香椿基地、产业公司、合作社等还吸纳村民就近务工劳作,让村民获得务工收入。
现在,种植香椿的农户每年平均增收可达14000元左右。“小山村”的农民通过香椿致了富,正在满怀信心地闯向“大市场”。
位于铜溪镇的合川红油香椿基地。
动了乡愁——
“后花园”散发“原乡味”
椿芽“身价”虽高,但是椿芽一年一季,“青春期”一过就“椿老芽黄”,如何进一步延伸香椿产业链条,开发多元香椿产品,实现香椿产业的做强做优,带动村民集体的持续增收?
回应村民们的呼吁,铜溪镇已经有了行动。
“发展椿芽深加工,开发椿芽农产品,实现农业接二连三。”铜溪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积极争取资金项目,引进加工企业,把椿芽做成腌制品、椿芽酱等产品,今后还将考虑把香椿入药、制茶、造酒,不断“掘金”香椿产业,同时积极推动“合川红油香椿”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红油香椿等特色产业也列为该镇“三大目标”“两融文章”“六大行动计划”等“发展战略”里面的重要内容。铜溪镇提出,要围绕建设合川后花园、城乡融合发展示范镇、乡村振兴先行示范镇“三大目标”,以城乡融合发展、融入合川主城“两融文章”为路径,大力实施“六大行动计划”,奋力谱写“合川后花园·和美新铜溪”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当前,铜溪被纳入全区2个乡村振兴先行示范镇之一,全力打造的万亩红油香椿、万亩蜂糖李、万只白山羊和千亩特色蔬菜、千亩生态鱼、千亩桑园‘三万三千’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基本成型。”铜溪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万亩红油香椿是我们建设乡村振兴先行示范镇的主导产业,下一步我们还要扩规模、延链条、增内涵,把以红油香椿为代表的特色产业融入‘合川后花园·和美新铜溪’这篇大文章。”
“红油香椿基地附近的文旅资源也十分丰富,我们结合规划建设的龙游寺遗址公园、龙游寺—岽山坪—纱帽山城周健身环道、小安溪滨水艺术公园等文旅项目,依托皂角香椿基地、岽山坪水果基地形成的采摘体验区、休闲农家乐等休闲资源,正在谋划打造‘龙游原乡’项目,让市民和游客可以到铜溪品尝‘儿时的味道’,品味‘原乡的风情’,让更多的人来到铜溪这座‘合川后花园’来寻找乡愁、回味乡愁,让铜溪成为近悦远来的休闲目的地,从而推动铜溪乡村振兴真正走在前列、干出示范。”铜溪镇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