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四川报道: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广汉素有“天府粮仓”的美誉,作为国家级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全省粮食生产大县,近年来始终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粮食安全工作决策部署,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坚决遏制土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面积,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藏粮于地 持续稳定粮食播面
广汉市位于“天府之国”腹心地带,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作为四川第一个以粮油作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广汉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国家优质粮油安全产品示范样板和川西平原现代农业发展成果展示窗口。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2020年底,广汉市正式跻身“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并通过转方式、调结构、促增收,提升基础设施水平、粮食生产水平、规模化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依托产业园大建设带动农业大发展,实现粮油集中种植规模全省第一。目前,广汉现代农业产业园有耕地21.2万亩,50亩以上的规模种粮面积已经超过16万亩;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已建成优质粮油基地20万亩、高标准农田17万亩,真正实现旱能灌涝能排,稳产高效。
据悉,广汉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完成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在全市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32万亩,占现有耕地面积72.32%;按照“整村整镇推进,集中连片打造”的方式,打造水网、路网、田网配套的高标准农田41.26万亩;统筹布局耕地、生态、城镇等功能区间,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持续稳定粮食播面65.5万亩以上。
农田提标准,稳产有保障。2021年,广汉市粮食总产量达到31.77万吨。广汉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汉市将继续把粮油产业做大做强,借助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突出优势,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整体效益,为四川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新经验,为“打造乡村振兴广汉样板”提供新模式。
藏粮于技 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广汉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小麦专家大院是种粮大户们常去的集聚地,而四川省农科院小麦专家汤永禄博士就是大家的主心骨。“这里就是链接业内科研团队、种粮大户、加工企业、社会大众的交流平台。”汤永禄说,“以前农民来听课,往往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回去还是按自己的方式干。现在可不一样,即使是课间休息时间,种粮大户们都围着问个不停。”
汤永禄团队研发的稻茬小麦免耕带旋播种技术,率先在园区内推广应用,不少种粮大户从中受益。“种粮大户的种植水平普遍高于散户,不管是新技术还是新机械,一定要抱着开放的心态积极尝试,即使开始不完善不成熟,也要用起来,才能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种粮大户黄明水说,没有农业科技化和机械化,就没有种粮大户的天地。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广汉历年来重视搭建农业科研平台,像汤永禄博士这样的专家团队超过10个,为广汉粮油产业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目前,现代农业产业园内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达98%;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7.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2个百分点,被评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与此同时,广汉推广育好种、选好田、收好粮、卖好价、分好利的“五好融合”种植模式,稻麦优质品种覆盖率达100%;实施以“良机”为牵引的“五良”融合发展模式,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水平达85.82%。
藏粮于民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在以男性为主的种粮大户中,广汉市连山镇的杨萍是为数不多的女种粮大户之一。凭借着对农业、农村的热爱,杨萍潜心学习农业知识,研读农业政策,从2011年开始流转土地进行规模种植,参加当地农业部门组织的职业农民培训,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粮食生产,不断提高种植技术和收益。2017年,杨萍流转土地面积达到1600亩,她联合当时流转土地给自己的392名乡亲,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成立麦浪土地合作社,每年帮助合作社成员增加收入达30余万元。
杨萍是广汉第一个工商注册的家庭农场主、第一个获得四川优秀青年农民称号的女农场主、第一个实施规模化稻田综合种养循环的新型经营主体、第一个水稻代育代插托管服务面积超过万亩的服务主体、第一批广汉市新型职业农民,荣获“2021年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多项荣誉。如今,她还被评为广汉市新型职业农民协会会长、广汉市家庭农场联盟副会长。
产业要兴盛,人才是根本。广汉探索出“遴选+认定+管理”的三步法职业农民培育评选制度,共培训职业农民3297人。此外,创新高素质农民培育机制,推出“农民导师制”“寄学制”,共培训家庭农场1280家、农民合作社561家;对职业农民发展产业实行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考虑、融资优先满足“3个优先”,近两年累计提供项目资金8000余万元、金融支持5000余万元,持证职业农民人均年收入达30万元以上,其中100万以上的占15%,职业农民的经营年产值占全市农业生产总值的47.2%,一大批优秀带头人成为国家、省级农村创新创业典型。(文 孔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