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巧念“养牛经”踏上致富路

2022-02-11 10:50:56  来源:中国农网

潺潺流水旁,一座座生态环保牛舍整齐排列,伴着阵阵牛鸣,一幅幅悠闲惬意的画面油然而生……新春伊始,记者走进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镇韶华村宏达养殖家庭农场,玉米秸秆发酵场、有机肥处理棚里生产加工正酣……在该家庭农场,“肉牛饲养+玉米、小麦种植+有机肥生产”循环产业链正带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走进一栋牛舍,一头刚刚产下小牛犊的母牛正舔舐着小牛,工人们来来回回忙着运输饲料,牛舍里的“哞哞”叫声传出很远。农产负责人李改军难掩喜悦:“现在基地有8座牛舍,肉牛已经增长到了如今的220头,肉牛每年产出优质有机肥,我们还种植了400多亩玉米、小麦,除了销售外,还可以给肉牛当饲料。”说到此处,李改军忍不住感慨,“这可都是实打实的收益,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给农场创造了巨大的发展前景!”

肉牛养殖,最大的问题就是得解决粪污污染;秋收之后,秸秆回收又成了头疼的难题。而“种养一体化”的循环农业模式,可以完美解决这“两大难题”。李改军介绍,近年来,该家庭农场先后建立了玉米、小麦种植基地,肉牛养殖基地,秸秆饲料基地,有机肥加工基地。每年秋收后,种植基地的玉米秸秆运进饲料车间,经过加工后过腹增值成肉牛“美餐”;基地里牛粪,收集沤制成有机肥,松散有弹性,有机质含量超过30%,为土壤提供绝佳的养分;“加餐”后的土壤产出的鲜食玉米、小麦,更加颗粒饱满、鲜美可口,摆进商超供不应求。

李改军的家庭农场巧念“养牛经”,“肉牛饲养+玉米、小麦种植+有机肥生产”串起了一条闭合的循环产业链,这条“金链子”还在不断复制。在当地政府引导下,越来越多的肉牛养殖家庭农场在渑池县成立,当地政府还对中小型家庭农场实行政策上支持、技术上辅导、市场信息共享、种养销一条龙的“传帮带”服务,辐射带动周边300余户农户从事类似李改军的家庭农场,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新的一年里,要以虎虎生威的雄风、生龙活虎的干劲做好种田人,继续当好养牛倌,既保肉牛满圈又保生态环境,循环农业产业之路必定越走越宽阔!”李改军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作者:葛洋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培奇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