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讯 2021年,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带领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乡村振兴作为重庆发展的最大潜力,把城乡融合作为重庆发展的最高境界,聚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市乡村振兴工作呈现十大亮点。
亮点一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点线片面”立体防止返贫监测体系,累计识别监测对象77449人、消除风险46765人,全覆盖落实监测帮扶责任人和精准帮扶措施。实施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产业覆盖90%以上的脱贫户,实现脱贫人口务工77.77万人,落实消费帮扶62.13亿元,新增发放小额信贷7.13亿元、1.59万户次。建立“一区两群”区县对口协同发展机制,聚焦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行“一县一策”帮扶。
亮点二
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障有力有效
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建立市领导包片、部门领导包县的粮食生产责任机制,下达粮食、生猪、蔬菜生产任务清单,分别落实到田间地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3019.8万亩,粮食总产量218.56亿斤,超额完成国家下达我市的3005万亩粮食种植面积、216.2亿斤以上粮食总产量目标任务,创近13年来粮食产量新高;生猪产能提前半年恢复到2017年正常年份水平,蔬菜、水产等重要农产品量足价稳。
亮点三
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蓬勃发展
突出山地特色,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柑橘、榨菜、柠檬等优势特色产业。成功获批创建3个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4个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5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围绕重点产业链分别编制实施方案和图谱,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生态旅游、养生养老、乡土文化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巴味渝珍”区域公用品牌累计授权产品830个、实现销售收入67.6亿元,“三峡柑橘”品牌持续提升。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取得良好开局起步,川渝共建跨区域产业联盟3个、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园区3个,启动重点项目54个。
亮点四
农业科技创新强劲发力
坚持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建设西南特色作物种质资源库、区域性畜禽基因库,全市自主研发粮油品种推广面积占比提高到70%以上。高标准建设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设施等,创建2个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组建水产、畜禽、种植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成14个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主推技术到位率100%,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1%。
亮点五
“三乡”人才工程喜结硕果
深入实施在乡、返乡、入乡“三乡”人才工程,乡村近悦远来的人才氛围更加浓厚。开展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行动,认定农村致富带头人2000人,培育高素质农民2万人。累计培育家庭农场3.2万户、农民合作社3.77万个、社会化服务组织1.1万个。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31.2万人次,累计回引15694名本土人才回村挂职或创业,返乡人才领办创办合作经济组织、小微企业3590个。大力推动“三师一家”(建筑师、规划师、工程师、艺术家)下乡,建立设计下乡工作室37个,引导支持135名“三师一家”下乡服务乡村建设6682人次,培训农村建筑工匠5100余人。
亮点六
乡村文化“百乡千村”示范建设深入开展
深入挖掘各地特色乡史,新建乡情陈列馆150个,充分展现风情风物、遗产魅力、光辉事迹。结合各地民风民俗,新培育“一村一品”特色文化活动120个,推动每个村社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大力推进“十校结百村 艺术美乡村”活动,10所有艺术专业高校结对21个镇村,设计20个系列文创产品、艺术长廊,设计绘制13个镇村的艺术外墙近80幅作品。改善17个重点帮扶乡镇基础设施。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改造提升39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亮点七
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
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新(改)建农村卫生户厕7.2万户(座)、累计改造农村卫生户厕111.9万户(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2.3%;全市开展分类示范的行政村超过40%,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到99.9%。建成53座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200公里配套管网,完成27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改造危房5097户,创建“宜居村庄”223个、美丽庭院10513个,启动41个农村人居环境示范片建设。
亮点八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提升
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新建“四好农村路”3230公里。实施119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开工农村供水保障工程449处,探索城乡一体化供水运营管理模式。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99.8%,乡镇、农村社区液化石油气配送覆盖率达100%,农村地区实现无差别化光纤和4G网络全覆盖。所有区县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三通”紧密型医共体区县全覆盖,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城乡低保标准差距缩小到1:0.8,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亮点九
农村“三变”改革让355万农民当上股东
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累计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3810万人次,9049个村(含涉农社区)、79114个组完成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在此基础上,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68个乡镇全域开展试点,全市试点村累计达到2234个、占全市行政村的24.3%,试点村人均纯收入增长460元。探索“土地股”“资产股”“基建股”等股份合作方式,累计入股耕地等270万亩,盘活集体林地、草地、水域、四荒地56万亩和闲置农房等5820套,盘活集体经营性资产13.4亿元,355万农民成为股东。
亮点十
乡村治理成效显现
围绕乡村善治,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全市村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达98%,6394名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大力推广“积分制”“清单制”,创新“民情茶室”等村民协商议事形式,化解矛盾纠纷20余万件。培育村(社区)“法律明白人”3.3万余名,举办农村骨干法治培训1000余场次,累计建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89个。深化“枫桥经验”重庆实践,实施平安创建“十百千”工程,打造平安示范村社1000个,农民群众安全感有效提升。(重庆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