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网讯(记者 李文萍)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2022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焦“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集中精力办好重庆自己的事情,齐心协力办好川渝合作的事情。
1月17日下午,2022重庆两会召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专题记者会,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和市级部门负责人代表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油鼓劲、交流探讨、议政建言。
嘉宾:市政协委员、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
石涛 张质 摄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易小光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础较好,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依托国内大循环,融入国际大循环,努力成为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和关键枢纽。
易小光指出,双城经济圈有战略区位、产业基础、创新能力、市场空间、开放程度五个方面优势和潜力。在联动西南、西北发展中起到重要节点作用,在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具有带动示范作用,在国家新开放格局中更是面向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国际门户枢纽;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世界级产业集群雏形显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态发展迅速,优质粮油、生猪生产优势明显;2020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占比超过2.1%,高新技术产业超过1.2万家、高等院校200多所、国家重点实验室26个;辐射西部近3亿人口,联动东盟超过6亿人新兴市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通道和对外合作规则加快完善,形成重庆两江新区、四川天府新区2个国家级新区和重庆、四川2个自贸试验区等引领的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平台体系。
易小光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聚焦提升五个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一是成为全国重要经济增长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一体化的商品要素市场体系,发挥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二是成为科技创新中心,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发挥科技创新在畅通双循环中的关键作用;三是成为西部地区改革排头兵,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发挥体制改革合力作用;四是成为内陆开放桥头堡,强化平台枢纽建设和区域开放合作,发挥对外开放活力作用;五是成为生态文明先行区,加快深化绿色发展改革探索,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
在具体思路和发展路径方面,易小光指出要树立川渝“一盘棋”思想,加强与东中部、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合作,融入“一带一路”,形成面向东南亚、南亚,联通欧洲的国际合作新优势。培育汽车、电子信息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打造数字产业新高地,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国际物流与运营组织中心、国际消费中心,“补链条”“集群化”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动中新、中德、中韩产业合作升级。
同时,聚焦核能、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推动“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创新,建设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端人才集聚区、西部人才特区;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推动川渝自贸区协同开放,带领西部地区协同发展,深化与东盟、欧洲国家贸易合作。
此外,推动绿色发展示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深化改革营造最优营商环境,释放区域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