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区太和镇被确定为3个区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以来,紧紧围绕“五大振兴”,抢抓机遇,探索破题,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努力推动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农村宜居宜业,激活乡村振兴“强动能”。
▲ 太和镇晒经村发展花椒产业
党建引领 优化工作机制
完善工作联动机制——突出党建引领,成立太和镇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形成镇党委政府统筹部署、各业务单位具体落实、镇村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构建有效衔接机制——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行乡村振兴每周例会、防止返贫定期走访、问题发现报告、分类施策研判处置“四项制度”,坚守“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底线,强化常态化监测预警。全镇435户脱贫户、2户监测户无一户返贫。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制定《太和镇本土人才培养办法》《太和镇本土人才选拔管理办法》,探索产业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本土人才招聘、培养机制,回引本土人才37名。
▲ 太和镇晒经村发展蔬菜产业
科学谋划 启动发展引擎
实行挂图作战——制定《太和镇乡村振兴“十四五”期间专项行动作战图》,确定了42项重点建设项目。
精心编制规划——编制《太和镇乡村振兴五年规划》,围绕现代农业和黄桃、蔬菜、油桐、花椒等优势产业,以及教育、医疗等优势资源,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业,形成“点面结合、特色彰显、优势突出”的镇域发展规划。
加快补齐短板——梳理形成《太和镇乡村振兴补短板项目清单》,确定近期需要加快推进的9个方面19个重点建设项目,补齐乡村振兴的工作短板。
▲ 太和黄桃成功申报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务实作为 推动项目落实
多方争取项目支持——争取移民后扶资金1000万元建设300亩移民产业园,发展智慧大棚蔬菜种植;争取资金450万元,建设1000亩黄桃智慧种植示范园区;争取资金1500万元建设万亩高标准农田;生猪产业提质增效项目纳入重庆市产业强镇项目库。太和粮食服务中心落实建设资金342万元;革命烈士陵园落实修缮资金30万元;防洪水位线229米以下的部分危房拆除工作落实棚户区改造资金270万元。
强力攻坚项目建设——认证绿色食品34个,有机食品6个,成功申报太和黄桃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4000余亩,开展无人机飞防3000余亩;2000亩竹海湿地公园已初步成型;投入284万元的富金坝湿地公园即将完工;油茶视界公园项目已完成一期150亩,种植油茶树近万株;万亩桐油项目进展快速,种植油桐树30万株。
高效推进项目落地——投资2981万元新改建排水管网20公里已完成立项、设计等前期工作;估算投资3亿元涪江滨江堤防建设项目开展立项前期工作;落实灾后救援应急资金75万元用于防洪水位线226米以下房屋搬迁拆除;投资2460万元的莲花溪、石壁沟水库、狗山溪生态修复工程正在实施;木莲至渭沱道路改造已开展前期调研。
▲ 太和镇亭子村举办桃花节吸引大量游客
统筹全域 共建美丽家园
提档升级城乡建设——全面维修小河水厂、木莲水厂破损管道和损坏设备,完成晒经村7社自来水管网延伸工程建设,米市村4.5公里、380户饮水管网维修、新建工作。持续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协调推进国道G351太和场镇段2.4公里改建工程。
扮靓美化人居环境——完成29户农村危房改造,55户农村旧房整治提升。成功创建30个村级“美丽庭院”,农村居住环境和乡村风貌显著改善。开展场镇卫生集中整治25次,强化日常保洁,清运城乡生活垃圾6500余吨;开展场镇病媒防治12次,发放灭鼠药品550余公斤。
聚力攻坚污染防治——集中摸排整治93家养殖场,投入40余万元增设垃圾箱体69个,对农村生活垃圾集约化处置。持续改善水环境,各级河长巡河1652次,清理垃圾500余吨;投入48万元种植香根草修复赤水河生态;投入590余万元完成37艘渔船73人的转产安置。
▲ 太和镇石垭村发展黄桃产业
创新探索 打造示范典型
探索农村改革新路径——示范带动、整体推进,深化农村改革,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重庆市“三变”改革示范村1个、微企示范村3个、一村一品示范村4个,晒经村“三变”改革经验被新华社《内参选编》报道。
探索产业发展新思路——坚持政府搭台、集体组织、企业主导、群众受益,在全镇范围内发展万亩油桐产业,由企业无偿提供种苗、村集体发动群众种植、政府补贴群众实施管护、企业按照市场价保底收购。
探索用地流转新模式——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盘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180亩,集中打造太和镇物流集散中心,目前村规划已批准实施,项目有序推进。
(文/图 合川区太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