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重庆日报记者 陈维灯
访谈嘉宾: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吴盛海
九龙坡区委书记 李春奎
武隆区委书记 何庆
丰都县委书记 张国忠
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 王星敏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围绕这一要求,重庆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发力?12月24日,重庆日报记者邀请了市级相关部门、部分区县负责人,以及相关专家学者就此进行了探讨。
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吴盛海表示,市生态环境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围绕抓好“十四五”全局工作,统筹实施好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以及11个相关领域专项规划,积极推动相关政策和项目落地见效。
“我们将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加快机制创新和科技攻关。”吴盛海介绍,重庆将围绕《重庆碳达峰实施方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加快建设“绿色经济圈”,探索川渝两地碳排放权交易合作,共建西部环境权益交易中心。
“此外,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吴盛海表示,重庆将继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实施长江干流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开展跨界河流专项整治;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协同控制细颗粒物、臭氧、氮氧化物等重点污染因子;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持继深入做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推进市级督察。
在此基础上,统筹推进全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环保地方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加快构建科学、独立、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打造国家智能社会环境治理特色实验基地;加强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建设,打造生态环境科技人才创新队伍、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老工业基地要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近年来,九龙坡始终坚持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着力夯实绿色发展本底。”九龙坡区委书记李春奎介绍,近年来,长江九龙坡段稳定达到Ⅱ类水质,彩云湖获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建成大气智慧监管平台,大力整治涉气“散乱污”企业;大力发展以氢能为重点的新能源、以铝合金为重点的新材料、以休闲体验为重点的文旅产业,绿色发展的产业基础更加坚实。
下一步,九龙坡将坚持系统观念、精准施策,致力走出一条老工业基地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首先是在巩固和拓展污染防治成效上增强‘韧劲’。”李春奎表示,九龙坡将健全源头预防、过程管理的工作机制,压实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增加;让长江九龙坡段始终保持Ⅱ类水质,次级河流水质持续向好,土壤环境更加安全,城市环境更加宜居。
在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上,要使足“实劲”。九龙坡将加强“一江一山三河”生态建设,推进大溪河、跳蹬河、彩云湖等河湖治理,实施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工程,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
“我们还要在推进减排降碳促进绿色发展上下足‘真劲’。”李春奎表示,九龙坡将准确把握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决策,积极推行“生态+”“+生态”发展新模式,切实加大氢能、新材料发展力度,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持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武隆区委书记何庆介绍,武隆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强力实施“生态优先、旅游引领、三产融合、强区富民”发展战略,持续提升武隆经济社会发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我们要抓住用好航空高铁时代到来的机遇期、窗口期,全面推进以国际化为引领的武隆旅游‘三次创业’,推动一二三产业主动‘+旅游’融合发展。”何庆表示,武隆将做强清洁能源、绿色建材、新能源汽车、旅游装备及消费品等生态工业,多元发展桑产业,做大生态畜牧、高山果蔬、高山茶叶等特色品牌农业,做优国际知名酒店、餐饮、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全力构建现代绿色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
同时,全力以赴抓项目、赶进度,推动喀斯特文化休闲中心、白马货运码头等项目建成投用,加快渝湘高铁、武道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启动高铁武隆南站、仙女山旅游轨道等项目建设;围绕“双碳”战略、绿色低碳发展、能源保供等包装储备实施一批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培育更多项目投资支撑点,切实以项目建设带动和扩大有效投资。
此外,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拓展创新全民兴旅创业创富的路径机制,答好共同富裕时代课题;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决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域美丽大花园。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丰都县委书记张国忠介绍,近年来,丰都自觉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大力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绿色正成为丰都最厚实、最靓丽的底色。“接下来,我们将全面落实‘双碳’目标和长江大保护的要求,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
丰都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抓好碧溪河水环境、畜禽粪污、农业面源污染等治理,加快补齐环保设施短板;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深化落实河长制、林长制,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重大任务,推进三峡库区库岸综合整治、岩溶石漠化治理等重点工程。
“围绕筑链成群,聚焦绿色建材、食品加工、清洁能源等主导产业补链延链强链,打造全市绿色工业基地。”张国忠表示,丰都将聚焦“名特优新”,加快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现代畜禽产业基地,高标准打造榨菜、红心柚等特色产业园,积极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文创农业,强化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建设,打造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推动文旅融合,精心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大名山沿江历史文化旅游线、龙河峡谷生态旅游线、南天湖高山度假旅游线等“一园三线”,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
在此基础上,丰都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严守“三条控制线”“两张清单”和沿江工业园区管控政策,坚决遏制“两高一危”项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百姓富、生态美两者有机统一
“重庆应围绕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机制。”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王星敏认为,重庆还应围绕重点行业,开展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脱碳路径优化、数字化和低碳化融合;围绕资源循环利用,开展污染物低碳转化技术、生物炭土壤改良、污染物低碳转化技术等碳负排技术创新,协同治理与生态循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王星敏认为应以环境保护和企业内生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科技驱动力为切入点,开展中小型企业“环境保护力、经济发展动力、科技创造力”的战略共生研究,实施“环境-经济-科技”战略共生的中小型企业环境公共服务培育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在技术、管理、信息、人力资本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将环境规制“压力”转化为企业创新“拉力”,保环境、降成本、稳就业,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王星敏介绍,重庆具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仅药用植物5832种(占全国52.2%,地产350余种)、香辛料近百种,为重庆医药、消费品支柱产业供给生物质原料。重庆应面向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深入开展农业资源价值评价、增值技术研发、功能产品商品化、加工装备智能化、减污降碳协同等规模化、效益化发展的关键问题,科技经济作物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产业链和价值链,助力地产资源增值、现代农业增效、农户增收,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两者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