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早晨,阳光和煦。观山湖区窦官安置房社区公园的树林里,一群老年人正定心凝神,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打太极拳。“以前,早饭后想散步都不知道去哪里好。现在家门口有了公园,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了。”市民何百荣说。
在贵阳高新区,市民刘梅也体会到新建公园为生活带来的惊喜。“以前想带着孙子逛公园必须要出‘远门’,散步只能在马路边走走,灰尘大,来往车辆也多,不安全。现在白鹭湖创客公园建好了,我们每天都可以去逛一逛。”刘梅说,“这样的日子太安逸了。”
“家门口有公园”的幸福美好日子,得益于贵阳市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公园城市建设。
2015年,贵阳市在推进公园城市建设中迈出坚实的一步。摸清家底、做好规划、尝试探索,是这一年的重点工作。
这一年,贵阳组建公园城市建设专班,制定《贵阳市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10个全新公园面向市民开放,全力推进各类型公园建设,构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市公园、山体公园、社区公园五位一体的城市公园体系,并立下了力争到2020年建成“千园之城”的“军令状”。
“千园之城”的目标,初看有些遥不可及,但随着造绿行动的不断推进,目标逐渐变成现实。
在“千园之城”建设过程中,贵阳市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精耕细作,标本兼治,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持续推进绿色化,精心呵护生态品牌,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持续改善的“双赢”,“千园之城”建设成效明显、亮点纷呈——
作为中心城区,云岩区以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为主体,形成“以山为屏、以水为脉、以路为廊、以园为核”的绿地空间系统,按照“一园一档、一园一特色”的要求完成各项目的单体设计,提高人均绿地指标,增加城市绿地与开放空间。
开阳县充分利用现有的林地、湿地、村寨、水域、森林等生态资源,与开阳的人文艺术、民族文化、时代特征等相互融合,形成特色突出、类型丰富、分布合理的各类主题公园。
清镇市体育公园填补了清镇市专类公园的空白,在治理昔日历史遗留环境问题的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内容丰富、文化氛围浓郁的地标性体育文化场所。
写好“生态大文章”、奏响绿色发展主旋律,贵阳一以贯之。“十三五”期间,贵阳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将“千园之城”建设纳入“一河百山千园”行动计划中。
截至目前,贵阳市已完成230个山头的修复治理和绿化提升,新建660个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山体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等各类公园,全市大、中、小、微各类公园达1025个,拓展了市民的生态活动空间。
这些公园像一颗颗“绿色明珠”,构成了贵阳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让贵阳市民既能推窗见绿、开门见园,又能徒步山林、漫步郊野,体验鸟语花香,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十三五”期间,全市森林覆盖率从46.5%提高到55%,建成区人均绿地面积从10.95平方米提高到13.16平方米。迈步“十四五”新征程,面对“强省会”新机遇,贵阳市将始终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丰富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内涵,不断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为“强省会”注入更多“绿色动能”。(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