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大力实施文化兴市工程,通过“完善设施、推动传承、提升供给、壮大队伍”四举措,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完善乡村文化设施
整合各类资源,夯实阵地建设,把乡村文化阵地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打造了12个“有经验、有亮点、有颜值”的省级易地扶贫搬迁综合性文化服务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目前,全市建有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7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876个,村级文化活动广场2865个,乡村大舞台(含欢乐院坝)3046个。
制定出台系列规章制度,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管理写入《村规民约》,增强群众自主管理自觉性,确保乡村文化阵地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
推动乡土文化传承
深入挖掘铜仁丰富的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资源,着力实施“一县一品牌、一乡一特色”精品工程,根据各区县实际,成功打造了松桃苗族四面鼓、玉屏箫笛、思南土家花灯、万山鼟锣、碧江龙舟、石阡毛龙等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各类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品牌。
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注重发挥文化特色品牌优势,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推动全市优秀乡土文化传承与创新。
提升乡土文化供给
紧贴乡村群众文化需求,由市文化馆、梵净山歌舞团、各区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组织创作编排一批反映时代特征、贴近农村实际、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通过组建“文艺轻骑兵”的方式,大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我们的节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文化及民俗文化活动,把文化大餐送到乡村、送到田间地头,丰富拓展乡村文化生活。
积极引导当地群众自办乡村“春晚”,用文化的滋养、文明的熏陶去培育乡村良好的乡风,提升乡风文明水平。
壮大文化人才队伍
组织市内高校、市文化馆、梵净山歌舞团、各区县文化馆的文艺专业人才及文化志愿者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送培训辅导等,为每个行政村至少培养1至2名文艺骨干、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由文艺骨干、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每个自然村寨培养1—2名文化能人,文化能人带领乡村群众学,培育农村文艺队伍。目前,全市培育村(社区)文艺队伍1164支,农村文化能人4000余人,每年开展各类文艺培训、辅导、讲座等3000场次。(汪珺)
来源:铜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