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一个村庄的蝶变

2021-11-25 10:00:53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  作者:曾小燕

▲ 曾小燕

文/曾小燕

站在海拔600余米的楼子塝观景台,放眼望去,雨后的佛印山云雾环绕,如梦如幻。山下,润泽一方土地的白洋河静静地穿过村庄,蜿蜒着流向远方。观景台所在地又被当地人称为枇杷樑,樑的四周则是楼子塝的百年李园,那一枚枚青黄相间的李子,一匝匝密密麻麻地挂在李树上,散发着诱人的果香,不断地惊喜着游人的眼睛,刺激着他们的味蕾。

这是属于曲水的七月,这是百年李园喜获丰收的七月。

此行到曲水镇,是听闻聚宝村的李子丰收,也想亲身体验到李子树上采摘的快乐,不曾想先被曲水的乡村美景所吸引了。不经意间回头,瞥见观景台的仿古楼牌上写了“楼子塝”三个大字,忽然对“塝”字生出了极大地兴趣。因对其所蕴含的意思不甚了解,于是问了几个当地人,说曲水境内关于“塝”的地名有三处,如楼子塝、长塝、伍家塝。以前的曲水镇真的是穷山恶水,四周全是山包包,上山也没有一条像样的路,而山顶上出现的小块平坝在山里人来来去去中逐渐变成了当地村民交易农副产品的所在地,被大家称之为“塝”。如今楼子塝和长塝已经被打造成为观景台,连接观景台的则是一条条油化后平坦宽阔的四好农村路,那漫山遍野通村入户的机耕道和人行便道让曲水的村民们不再翻山越岭赶“塝”集了。

听说曲水镇聚宝村4组有一个叫谭家院子的地方,房屋全为土墙所造,是聚宝村保存最完整也最具民俗风格的民居村落。2018年后路修通了,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业,将谭家院子进行了改造,在现存的房屋基础上保留土墙坯,加装了玻璃钢架,其中一间房屋被装饰成为图书室,供村民和来往的游客读书品茗,远眺山野旖旎风光,感受曲水聚宝的一草一木所散发出的古韵乡情。村落整体虽然老旧,但依照原貌原址改建后的谭家院子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同行的小刘曾经在曲水镇做了五年的党委书记,对曲水镇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带我们去谭家院子,他说离开曲水有三年了,十分想念那位名叫谭崇琴的老组长,也想让我们见识见识传说中的谭家院子。

刘书记念叨的谭崇琴,是位年近七旬的老大爷,当我们沿着干净平整的人行步道来到谭崇琴的家里时,发现他正在对面坡上的李子园里除草。

在等谭组长回家的间隙,刘书记向我们介绍说,谭崇琴在聚宝村4组当了近二十年的组长了,很有号召力,谭家院子的村民在他的带领下积极配合政府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整治村容村貌,牲畜家禽全部圈养,屋内摆设整整齐齐,院子四周找不到一点垃圾杂草,这对于一个偏远山区的农家院落来说实在是不容易。谭崇琴说过,两脚不沾泥的水泥路都修到了家门口,要是再搞不好自家门前的卫生,怎么对得起政府啊!

正说着话,谭崇琴扛着锄头到家了。当看到面前的刘书记时,他激动地转身就要回坡上去摘李子给他尝,被刘书记一把拉住,说就是来看看他,顺便了解一下他的李子收入。

说到李子,谭崇琴打开了话闸。他说他在政府的号召下近两年也承包了七、八亩李子树,加上家里以前的老树,大概有四、五百株。2018年靠嫁接改良了品种,2019年开始挂果,当年就收入了近8000元。还多亏了这新修的人行便道,以前没修路的时候,爬个坡回来两脚全是泥,李子烂在树上都卖不出去,谁都不想去走泥巴路爬陡坡坡呀!偶尔有人买李子也只卖得到几角钱一斤。现在好了,个头稍大一点的李子要卖4、5元一斤,便道修通后水果贩子也进来收购了,根本不用自己挑到集市上去卖。今年的李子也丰收了,估计早、中、晚三批李子卖下来,可以收入1.5万元,能比去年翻一番。他还说这两年聚宝村4组在政府的扶持下,院落旧貌换新颜,筑建了环村车道,硬化了屋舍间的步道,改建了几十幢民宿楼舍,可供上百人吃住。城里人若来看花摘果纳凉赏雪,四季皆宜。组里接纳游客的收入也是颇为丰厚,村民们的日子真的是越过越好了。

是啊,春有李花秋有果,冬有瑞雪夏有风,那一条条延伸的道路,那一树树诱人的果实,助推了乡村振兴、加速了脱贫致富的步伐,曾经藏在深山无人识的谭家院子,也成为一拨拨城里人观光度假、品味生活的乡愁源。

离开谭家院子回楼子塝的途中,刘书记又给我们讲了聚宝村一个建卡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真实故事。

今年60出头的陈孝良是曲水镇聚宝村2组的村民,家里主要收入来源靠务农。2008年因病致贫,陈孝良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曲水镇政府及时为他们送去了低保政策,但陈孝良还是打不起精神来,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

2014年,时任曲水镇党委书记的刘书记了解到情况后,亲自上门看望陈孝良,及时向他宣传曲水镇将打造高山李子品牌的政策,鼓励他通过栽种李子脱贫致富。陈孝良听从刘书记的建议,一边学习技术,一边将自家的土地拿出3亩来种上了李子树。2015年,陈孝良家的李子收入了1.3万余元,他便将政府批给他的D级危房从山沟沟里修到了枇杷樑的大路边,说离路边近李子才卖得出价钱。2016年初,有了固定收入的陈孝良主动申请脱贫。2017年陈孝良一举成为聚宝村精准脱贫典范,整个人精气神也越来越足。

刘书记告诉我们,说曲水聚宝历来盛产李子,因海拔较高,也被称为高山李子。2012年以来,曲水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李子种植等特色产业,打造曲水高山土李子品牌,让过去光秃秃的荒山荒坡变成了“金山银山”,为当地农民群众找到了一条发家致富的好路子。2018年,在陈孝良精心栽培与大力发展下,他已经拥有了9亩600余株李子树,长势良好,已经挂果的李树一年能收获5000余公斤李子。

说话间,我们回到了枇杷樑。下得车来,便看到公路旁有一大群人正围在一辆三轮车前热闹地议论着什么,凑近一看,原来是有人在卖李子。刘书记指着正在车前过称收钱的老人对我们说,他就是陈孝良。

陈孝良见是老熟人来了,立即放下手中的秤,招呼着把我们带进他在路边刚建好的有两层楼房、嵌了白色瓷砖的新家。他的新家里现代家具一应俱全,墙上还装了一台50英寸的大彩电,旁边是自动饮水机,茶几上堆了一大簸箕个头硕大的李子。

陈孝良一边招呼我们吃李子,一边兴奋地告诉我们,说当年幸亏听了刘书记的话把房子修到了路边,俗话说得好“树挪死人挪活”,自从把家安在了公路边,日头离他更近了,心情舒畅了,精气神也足了,他种的李子呀销路也不用愁了。2017年底,政府开始建人行便道,通村通组通户,就连进李子园的便道都四通八达,游客进去采摘极其方便,这几年光卖李子每年收入都有十万元左右,估计明年还会翻番。有了钱,盖底楼的欠款第二年就还完了,今年又重起了二楼,还有了一笔存款。现在好多外地人都想吃他的李子,自己不懂邮寄快递,就把在重庆工作的儿子喊了回来,让他在家门口发展电子商务,把农村更多的土特产农副产品远销出去,让出门在外的人也能尝到家乡的味道。

听完陈孝良的介绍,他又带着我们去他的果园参观,体验采摘的快乐。一路上,陈孝良兴致勃勃地向我们介绍哪些是早熟李哪些是晚熟李。那一串串一匝匝挂着白霜花的李子,在枝干上招摇着小脸,看得人垂涎欲滴。

吃水不忘挖井人,当我们问到陈孝良今后的打算时,他告诉我们说,村里还有几个困难户,他得帮助他们脱贫。陈孝良说,当年是政府帮他从贫困中走出来了,他不会忘记党和政府的恩情,他要用技术带动更多的人,让周边的村民都富足起来,成为真真正正的聚宝村。

告别陈孝良,我们准备到聚宝村的老李农庄吃午饭。

农庄老板李永盘是位五十多岁、身材高大、性格直爽的汉子,见到我第一眼就问我是不是前年来过这里。

我惊讶地问他怎么记得我。他说前年农庄正在建设中,进出的路还是临时筑的黄泥巴路,我进到农庄第一件事情就是嚷嚷着找李老板要刷子刷鞋上的泥,所以印象特别深。

我这才注意到我们的车是直接从长塝观景台一直开下来的,从长塝的油化路下来到老李农庄大概有100余米,全是6.5米宽的水泥路。路的两边是长势茂盛的李子树,临近农庄的右边是一处宽敞的停车场,进农庄的左边有三口鱼塘,几拨游人正守着鱼竿垂钓;农庄门口栽种了两排正开着花的向日葵,中间是用紫荆花藤搭建的拱门,梦幻般一直延伸到院坝……这一路看过来,老李农庄真的是大变样了。

我饶有兴趣地跟李老板攀谈起来。

李老板告诉我说,以前家里穷,曲水离城又远,从曲水长榜村翻山到万州分水镇,再搭车走318国道到梁平县城有近五十公里路程,想去县城耍一趟简直比登天还难。1997年,为了摆脱贫穷,李永盘选择外出打工,在广东一塑料厂做管理,慢慢地手里有了一些积蓄。2006年,作为外出创业成功人士的李永盘响应政府号召,回到家乡为缺水的聚宝村、长榜村、宝石村修建饮水工程,为老百姓做实事。

2017年底,政府又动员李永盘承包了聚宝村里的三口鱼塘,开始做起了乡村旅游。那时候曲水开始修路,目光长远的李永盘想到做乡村旅游仅仅是钓鱼一个项目是远远不够的。路修通了,游人渐渐多了,肯定要有吃饭的地方才行,于是李永盘想到了建农家乐。2018年的春天,李永盘在承包的鱼塘边选好址,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建起了300多平米、有8间客房、可容纳30桌客人的老李农家乐。后来曲水政府鼓励发展壮大李子产业,李永盘也动了心。2019年4月他开始承包李子园,投入70万元流转了350亩土地,预计今年试挂果,明年将有近150亩20万左右的收益,前景可观。

近几年农村路越修越好,遍布整个曲水镇,镇里也从2014年开始通过举办“赏花节”“采李节”等,以花会友,以果为媒,组织成立农副产品销售公司,统一打造“李果老”土李子品牌,聚宝李子的名气越来越大,曲水的旅游业开始红火起来,前来赏李花、摘李子、旅游度假的游客逐年增多,政府便将曲水镇比较方便的老李农家乐设为了游客综合服务中心,仅2019年老李就盈利10多万元。

我问李永盘今后有什么规划。他说他想带动周边的村民一起帮他管理李子园,依靠先进技术改良李树品种,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他还要进一步扩大农家乐的餐饮接待能力,让更多的人来到这里,观曲水流觞,品聚宝李子;他还要借助基础设施越来越好的“四好农村路”,带领自家兄弟做大做强聚宝村旅游公司的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曲水聚宝的名字走出梁平,走出重庆,响遍全国!

如果说李永盘是曲水镇村民中用勤劳和智慧发家致富的突出代表,那么接下来要讲的一对年轻夫妻的故事算得上网络时代的新型农民代表了。

在回城的路上,同行的“网络达人”小曹说起了聚宝村一对因“直播带货”突然爆红的85后夫妇,女的叫“土妞儿”,男的叫“曹猪儿”,是聚宝村返乡创业的青年农民。2015年,在得知家乡曲水镇大力发展李子产业后,他们便回乡创业,承包了村里100多亩李树,平时两人还养一些土鸡。随着科技的发展,直播带货开始盛行,让许多远在深山和贫困地区的农产品搭上了电商快车,“曹猪儿”夫妇也凭借网络知识和超前意识做起了电商。2020年初因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曹猪儿”夫妇的电商平台起到了大作用,他们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副产品,帮助村民卖土货,带动农户致富,逐渐成为了农民主播的代表。今年5月,荫平镇花椒种植基地的花椒因产能过剩,叠加疫情影响,面临亏本的境地,“曹猪儿”夫妇得知情况后想到平时通过网络直播帮助村民卖土货效果很好,于是跟花椒基地负责人合计,在花椒基地现场拍了短视频和直播推销花椒。结果这出10秒钟“临时救场”的带货直播,将基地的7吨价值20万元的花椒销售一空。“10秒卖空一匹山”创造了直播带货的神话,也成为“曹猪儿”夫妇的创业的第一个“巅峰”。这不,进入七月,聚宝村的李子成熟了,“曹猪儿”夫妇的电商平台又可以发挥大作用了。

近年来,作为市级贫困村的曲水聚宝村按照“发展特色产业,实施精准脱贫”的思路,引导聚宝村村民和贫困户建起2000亩扶贫李子基地,通过举办赏花节、采李节、申请商标以及网红销售等形式,使李子的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游客和购货商不断增加。聚宝村40户贫困户今年依靠种植李子每户平均增收8000元,年总产值预计可达700多万元,助推了脱贫增收。而以“曹猪儿”夫妇为代表的“村播”经济,为日渐富饶的聚宝村注入了新活力。

听了“曹猪儿”夫妇的故事,刘书记开心地说道,从他在曲水做党委书记开始,他就立志改变曲水镇贫穷落后的面貌,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当然,曲水的变化这么大,除了壮大李子产业这条路走对了以外,交通的作用也功不可没。2017年,刘书记调任交通局以后,分管道路规划计划的他一刻也不忘要给曲水的老百姓修致富路。这不,2018年,区交通局结合“三年行动计划”给曲水镇下达了90条四好农村路项目计划共计110.78公里,到目前已完成约78公里,其中油化7公里,主公路和产业公路有30多公里,人行便道20多公里。当然,区农委、区国土局、区财政局、区水利局等单位的涉农项目路中也有农村便道改造,如今在各个职能部门的努力下,入户路、机耕道四通八达,游人可在万亩果园里任意漫步。道路基础设施的完善,让聚宝村李子树上的每一粒果子都实现了它应有的价值。

在我眼里,一个村庄的蝶变正在上演。车窗外,一条条玉带环绕山间,一拢拢果树镶嵌其中,一张张笑脸跃上心头。那是一条条通往富裕的康庄大道、那是一枚枚聚财纳宝的致富果实、那是一张张聚宝村民发自内心的幸福笑脸!

作者简介:曾小燕,重庆市第一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学员,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市梁平区作协理事,现供职于重庆市梁平区交通局。2004年开始创作,至今已逾100万字,作品散见《散文家》《重庆日报》《重庆晚报》等。出版个人散文集《心若苔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