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夫唱妇随二人转 田园创业梦想家

2021-11-11 11:45:38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

城乡统筹发展网讯(通讯员 包俊 汪德生)一个是说话快,走路快,干事风风火火的敦实矮个子,一个是端庄文静,做事干练的老板娘。矮个子叫何坤友,老板娘叫陆小莉,不过,认识这夫妻二人的,都管他俩叫老何、小陆。

老何微信昵称为“幻想家”,言下之意是“梦想成为地地道道的田园创业者……”,2005年前,两人一起外出打工,2016年,夫妻携手回乡创业,一出一回,两人都是怀揣着同一个梦想。

“同在异乡为异客” 事业爱情双丰收

义乌,这座举世闻名的世界小商品之都,这么多年都是人声鼎沸,车水马龙。走出火车站一刹那,面对南腔北调、各色人等,自诩见多识广的小陆一小竟有些不知所措。那些年,打工,在老家人看来,几乎可以与成功划得上等号,多么的风光,多么的骄傲,可是当她真正走进这座城市的那一刻,涌上心头的,却是一阵阵的无助和茫然。

在朋友的帮助下,小陆在一家餐馆顺利找到了饭碗。由于手脚麻利,头脑灵活,很快受到了老板的青睐,一年下来,竟然积攒下5万多块并全部存到了银行——小陆回忆说,这可是她打工以来攒得最多的一笔“巨款”。

与此同时,同在一家饭店打拼的老何也同样省吃俭用,赚回了属于他外出打工以来的第一桶金。“衣食无忧,难道就心满意足、安于现状?”按照坊间的说法,当时的义乌,可谓处处商机,遍地黄金,不甘人后的老何没有按捺住创业的冲动,很快,离开饭店另起炉灶张罗起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产业”——一家川菜小饭馆。然而,理想的丰满终究敌不过现实的骨感,不到半年,饭店亏损4万多。

压力面前,他没有轻言放弃,而是想到从单打独斗转为找人联手合作。但,谁又愿意跟他这个一无资金、二无资源、三无经验且初来乍到的打工仔合伙?正为没有适合的合伙人犯愁的节骨眼上,曾经朝夕相处、配合默契的小陆也正想要经营餐饮。面对这个曾合作共事、知根知底的男人,小陆欣然接受了与其合作创业的真诚邀请。

汲取初次创业的失败教训,两人没有追求生意场上轰轰烈烈的“高大上”,而是瞅准当地小炒快餐的经营空白,选点繁华地段,搞起了一家不起眼的“街头小炒”。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刚一开张,这家街头小店生意一下火爆起来。看着攒动的人头和应接不暇的订餐电话,两人甭提有多高兴。

每天忙到凌晨三点钟打烊,第二天一早又要起来准备食材,最忙的时候,“一天只能睡上两三个小时”,虽然很拼,但是,付出能有回报,虽然两人忙起来脚不沾地,那也是“累并快乐着”。生意越做越火,两人很快租了上下三层楼,取名叫小四川饭店。

“同在异乡为异客”,相似的经历,共同的梦想,创业的激情,两颗年轻的心很快靠到了一起,两人在收获事业的同时,更收获了爱情。

返乡从头再创业 “带富”乡亲用心力

事业爱情的双重喜庆没有让老何冲昏头脑。在这位耿直实干的綦江汉子心头,一直萦绕着一个念想,那就是,“在外打拼只是历练,返乡发展才是目标”,幸运的是,他的想法,得到了妻子的完全赞同。

2017年,正当事业蒸蒸日上之际,夫妇二人毅然决然转让饭店返回綦江,看着耗尽心血的饭店一下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夫妻俩心头五味杂陈。

为何一定要选择返乡发展?小陆的回答坦率而质朴:“我们的思想境界没有那么高,只想回到家乡,回到父母身边,为老家的人们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

当然,让夫妇俩下定决心回来的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孩子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年龄,“我俩小时候读的书不多,就是因为文化太少,做起生意很受局限。现在时代发展这么快,下一代再不能像我们这样,吃文化知识上的亏……”

于是,开着50多万的红色越野车“牧马人”,夫妇俩从义乌重新回到阔别___年的綦江。

这返乡的第一桶金到哪儿淘去?还得从自己熟悉的餐饮行当入手,针对当时的綦江餐饮消费格局,两人一合计,还得避开竞争激烈的酒楼饭庄,走“农村包围城市”之路。很快,锁定城郊万兴山上的十几家闲置民房,重新装修之后,夫妇俩的“花果山”音乐农庄正式盛装迎客。

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老何在忙里忙外之外,往往还要亲自负责客人的接送。“牧马人”越野车上让人皱眉的阵阵骚味,老何总是自嘲打趣:“臭豆腐是闻起臭吃着香烟,他这里的羊肉也是一个道理——不先闻闻羊骚味,怎么品尝羊肉鲜美?”原来,由于人手不够加之山路崎岖,老何常常是又当老板又当送货员,而他那辆“皮实耐用”的宝贝座驾自然也成了山庄的最佳送货车,车内满是羊骚味也就成了不难理解的事。

“农家乐、农家乐,不干(看)农活怎么乐?”不同于一些徒有其名的农家乐,老何夫妇的庄园,除了聚餐唱歌、棋牌娱乐,花开满园、鲜果不断,夫妇俩信心满满:“要打造田园风味的农家乐,施肥、拔草,这些活,我们两口子带头干,打造我们花果山的独特风景线!”

老板员工一起干,一年四季有人看。别具一格的经营理念,亲力亲为的行事作风,让花果山音乐农庄很快成为綦江餐饮娱乐圈内的一匹黑马。

每个月里,一二十位员工领走工资的那一刻,夫妇俩满是收获感成就感幸福感,“能让农民工兄弟姐妹家门口找到饭碗,这证明我们是成功的”,小陆说,“其实,我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工!”小陆微笑着表明着自己“老板娘”之外的另一个身份——当地郭扶镇村民,“农村人不能忘本,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不能一心只往城里跑,既要在乡村振兴中挣点钱,也要为乡村振兴做点事。”

文化传承在路上 夫唱妇随梦欲圆

虽然老何夫妇文化不高,但对文化有着朴素而特殊的情结。浏览文艺书籍、结交文艺人士、感受文艺氛围,熟悉老何的人,或多或少都会为他纯朴的文艺情怀所打动。

为凸显山庄的文化底蕴,他将农家乐命名为“花果山”,并在大门口竖起一根20多米的“金箍棒”。老何解释说:“花果山这个名号,虽然有点儿俗,但是,这是通俗不是庸俗,也算得上是大俗大雅!”

为实现自己多年来的文艺梦,他一口气租下綦江虹桥路上十多套临街门面,通过整体装修设计,聚集了綦江当地不少的摄影绘画、雕刻收藏等民间社团,为綦江河畔、彩虹桥头增添了一处“民间文化沙龙”,目前,已经成为人们交友品茶、文艺鉴赏的打卡地。

“文化聚人聚财更聚神!”在老何看来,他的“文化沙龙”现在仅仅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他还有一个梦想,要打造一个黄角坪艺术街区那样的綦江文化街区,让綦江独有的文艺形式在那里兼容并蓄、荟萃融合,而他的文化餐饮事业也将在那里相得益彰,成功找到自己的突围路径。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