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逐步恢复,以及全球能源需求增加,国内各地能源特别是电力保供压力较大。10月26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指出,要统筹推进电力保供和“双碳”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重庆接下来一段时期电力供应形势如何?在保供和“双碳”工作方面有何具体计划?日前,记者采访了市级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
全市供电保障形势较为严峻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本地电力供应呈现出需求大、煤价高、来水少、非停多、超预期五个特点,并叠加内外因素、长短期因素、量价矛盾、供需矛盾四方面影响。从国内整体电力供需形势看,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供电保障形势较为严峻。尤其是今冬明春,可能会是全市近十年来保供电最为艰巨的时期。
面对这一形势,市电力公司把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作为首要任务,提前准备,全力以赴保安全、保供电、保民生、保重点。
目前,该公司已加强外电入渝重要输电通道、“三跨”(跨越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重要输电通道)区段和重要用户供电线路的运行监测,强化500千伏张隆线等易覆冰线路运维保障,完成了220千伏南宾站等融冰装置升级,做好迎峰度冬准备。同时,该公司组织开展秋季电力设备安全大检查,确保相关设施设备运行安全和质量。
此外,市电力公司探索终端负荷聚类的精准控制举措,服务蟠龙抽蓄、两江燃机二期等调峰电源建设和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增强系统调节能力。开展城市灯光综合节能改造等研究,为政府机关提供综合能源技术服务和支撑。
放眼中长期,该公司还聚集社会各方力量,全力推动川渝交流、疆渝直流特高压落地。
推动陕煤入渝支撑电力需求
重庆电力尤其是电煤对外依赖较大,针对迎峰度冬保供,市政府组织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市电力公司、重庆能源集团等部门和单位,全力以赴争取外购电、煤,充实本地保供指标。
近期,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市内主要发电企业,与陕煤集团就渝陕能源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双方建立了“短期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经济利益服从诚信红利”的合作理念,和“煤炭售价不高于市场价、不高于长协价”的合作原则。
重庆每年需求电煤超2500万吨,今年前三季度陕煤入渝累计发运1148万吨,同比增长338万吨,对重庆全市电煤增长的贡献率近80%,在为重庆电煤保供方面发挥了主渠道作用。
目前,陕煤集团已在重庆沿线建立了储煤港口,双方构建了“产能置换+煤炭保供+常态储煤+物流投资”的渝陕能源战略合作典范。未来,双方还将加快产能置换工作,推动陕煤集团优势产能尽快核增核准,为重庆保供提供更大支撑。
在保民生基础上确保能耗双控
“双碳”工作背景下,重庆如何在保证经济发展民生需求基础上,通过提升能源利用率、用能结构调整等手段促进减排降碳,确保完成能耗双控任务?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人士表示,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是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国家初步下达我市“十四五”能耗总量增量指标,较“十三五”大幅收窄,同时要求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
前三季度,我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全市能耗双控指标总体符合国家要求。下一步,我市将建立健全市区(县)分级用能预算管理机制,强化项目节能审查,做好与本地区能耗双控目标的衔接,从源头提高新上项目能耗水平,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用能。
同时,我市将严格控制能耗强度,通过能耗投入产出效益评价强化能耗强度考核,对能耗强度降低目标达到激励目标要求的区县,适度放宽能耗总量控制。
此外,我市还将支持低能耗高产出项目发展,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稳步推进水电、光伏和风电发展,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占比;探索建立用能权收储制度,推动能源要素向优质项目、企业、产业集聚。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人士强调,“保民生、保重点、保稳定”是上述工作的底线和原则。在优先保障民生用能需求的同时,我市也将大力倡导全社会节约用电,号召公共机构带头,引导工业企业科学合理用能。
市电力公司也通过本报向社会各界呼吁:要增强节能意识,尽量错峰用电,使用高效率、低能耗电器,不开“长明灯”;减少空调使用时间和频次,制热温度不高于20℃;不使用电器时关闭电源,减少待机耗电;电动汽车、电瓶车尽量利用夜间负荷低谷充电,共同营造全市节约用电氛围。
全市“双碳”政策体系加快成型
日前,我市制定出台实施意见,从生产、流通、消费、基础设施、绿色技术、法规政策六方面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出安排。市发展改革委相关人士表示,这是重庆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
据介绍,我市接下来将加快建立全市碳达峰、碳中和“1+2+6+N”政策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优化调整。
首先是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全市碳达峰、碳中和“总蓝图”。因地制宜制定全市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作为纲领性文件对碳达峰、碳中和进行总体部署。同时,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前半篇文章”,加快编制全市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和“十四五”行动计划,统筹实施一批碳达峰专项行动,将目标任务和路径举措细化、实化、具体化。
此外,我市将紧扣全市“双碳”目标,围绕能源、工业、交通运输物流、城乡建设、农业农村、新基建6个重点领域,分类制定6大领域碳达峰“路线图”。
最后,我市将统筹搭建碳达峰、碳中和支撑保障“施工图”,将碳达峰、碳中和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加强资源整合、政策协同,从经济政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试点示范、全民行动等方面着力构建全市碳达峰、碳中和支撑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