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杨梅不同避雨栽培技术及其应用效果分析

2021-10-18 11:22:20  来源:《农家科技》

杨梅是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湖塘街道的特色水果,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品质上乘,被誉为“果中玛瑙”。目前,湖塘街道种植有水晶种(本地湖塘红)、荸荠种、早佳、东魁、白沙、乌梅等杨梅品种,有规模化专业合作社8家、信誉度较好的采摘基地10家。

据不完全统计,湖塘街道现有杨梅1万余亩,可采摘面积6500亩,2021年总产量达到了1625吨,产值1625万元。杨梅已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但杨梅成熟期恰逢南方梅雨季节,雨水多、湿度大,导致采前落果严重,果实品质差,耐贮性差,极大地降低了杨梅商品性和经济效益,同时为病虫害的传播与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给杨梅生产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现有杨梅资源,提高经济效益,达到增产增收、提高杨梅品质的目的,本文对不同避雨方式对杨梅成熟期、采摘期、果实品质、产量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旨在为杨梅避雨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一、杨梅避雨栽培技术要点

据调查,目前杨梅生产上主要采用两种避雨栽培模式:一是低海拔产区的大棚促成栽培;二是高海拔产区的网式避雨栽培,网式避雨栽培又分单株网式、连体网式和穹顶网式等三种。

1.大棚促成栽培技术要点。

①搭建大棚。依据杨梅园地势呈阶梯式搭建钢架大棚,肩高5.5米,顶高6米,单栋宽6米,树冠顶部与棚顶保持1.5米以上距离。每栋侧顶部设通风口,便于通风降温。上坡棚体基角线处筑拦水沟渠,防止成熟期雨水渗入棚内。

②加强温湿度管理。12月底至1月初覆盖0.07毫米的防雾聚乙烯无滴膜。采用智能温控系统,做好棚内温度调控,4月上旬棚内温度升至32℃以上时,自动打开侧顶膜通风降温与覆膜保温。4月下旬自然气温升高,侧顶膜需昼夜开放(降雨天气除外),以保持棚内空气流通。棚内湿度按“前期、中期适中,成熟期控湿”的原则进行管理。花期保持棚内外空气流通,以利于授粉。

③应用配套技术。应用疏果控产、配方施肥、绿色防控及反光膜增光控湿等技术。杨梅采摘结束后揭去顶膜,让树体在自然状态下生长。

2.网式避雨栽培技术要点。

①矮化树冠,控制在3米以下。

②搭建棚架。连体网式避雨栽培的,可参照促成栽培进行设施搭建。单株网式避雨栽培的,用8条6米长DN20热镀锌管搭建,上下坡落差采用夹接的方式补高,树冠顶部与棚顶、四周分别保持0.5米、0.2米以上的距离。穹顶网式避雨栽培设施参照“鸟巢温室”搭建。

③覆盖网膜,单株或连体网式避雨栽培的,在采前40天覆盖40目的防虫网,起到防虫的作用;采前10天覆盖塑料薄膜或防雨布避雨,防白腐病、防落果。单株网式避雨膜规格6米×6米,顶部可开0.2~0.3米的排气孔。穹顶网式避雨栽培的,于采前40天在四周、顶部分别覆盖40目防虫网和避雨薄膜。采后及时揭网膜,清洗后收贮。其他参照露地栽培管理。

二、创建示范推广基地

根据大棚促成早熟和网式避雨延后的特点,湖塘街道在低海拔产区建成杨梅大棚促成栽培示范基地3个,在高海拔产区建成单株网式避雨栽培和连体网式避雨栽培示范基地2个,其中大棚促成栽培基地率先实现智能化温控操作。从竹木大棚到钢架大棚,从平顶式大棚到阶梯式大棚,从人工管控到智能温控操作,杨梅避雨栽培设施不断改善提升,配套技术不断完善、规范。

三、做好试验数据记录和技术提炼

按照边试验边推广的工作思路,通过开展不同模式避雨栽培试验,并做好观测记录,分析总结,提炼技术,逐步解决杨梅避雨栽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四、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技术培训

在湖塘街道陌坞村举办杨梅避雨栽培技术观摩培训会两期,培训农技人员、梅农15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50余份。利用网络、广播、报纸等多种媒体,积极宣传杨梅避雨栽培的推广优势,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在示范基地树立标志牌,标明技术名称、技术要点、取得效益等。

五、杨梅不同避雨栽培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1.大棚促成栽培方面。

①提早成熟。随着钢架大棚设施的改造提升和配套技术的应用,杨梅成熟期进一步提早,采摘期进一步延长。荸荠种杨梅成熟期比露地栽培的提早10天,水晶杨梅(本地品种)提早7天,东魁杨梅提早7天以上成熟。据实验,2021年荸荠种杨梅成熟期为5月28日;水晶杨梅、东魁杨梅采收期为6月10日—28日,5月22日—6月10日,采摘期分别长达18天、20天,而露地栽培杨梅受不利天气影响,上市迟后7天,且采摘期只有7天左右。

②提升果品品质。大棚杨梅鲜果品质更优更稳定,平均可溶性固形物12%以上、单果重15~25克、花青素含量11.99毫克/100克、可食率96.1%,均明显优于露地栽培。采摘初期至中期大棚杨梅没有果蝇,且大棚杨梅果实外形端正、肉柱饱满、着色佳、风味纯正、品质稳定。而露地栽培杨梅果实因受高温、雨水等不利因素影响,容易出现糖度下降、风味变淡、色泽暗淡,不能保持品质稳定。

③提高产量。大棚杨梅优质果率80%以上,商品果大大增加,单株产量50~75千克,亩产1500~2000千克。

2.网式避雨栽培方面。

①延后成熟。露地栽培一般采摘期在6月15日—25日,而网式避雨栽培的杨梅采摘期为5月28日—6月28日,采摘期长达30天。网式避雨栽培早熟品种既能提前,迟熟品种又能延后成熟,采摘期比露地栽培延长3~4天,并且商品果率能大大提高。

②提升品质。网式避雨栽培因棚内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适宜杨梅果实生长,平均单果重达15~25克,可溶性固形物12%以上,且减少了病虫害发生,实现采前不喷药,不施任何化肥,采摘初期至中期无果蝇,生产出的果品符合绿色食品要求,保障了产品质量安全。

③避雨效果好。成熟期遇间歇性降雨的避雨效果好,特别是成熟期在高温晴热天气下遇午后雷阵雨的防落果效果较好。

④提高效益。调查结果显示,露地与网式避雨栽培优质果率分别为51%、85%,网式避雨栽培较露地栽培提高30%以上。由于不同品种成熟采摘期不一样,两种栽培模式落果率差异明显。网式避雨栽培鲜果售价每千克20~40元,是同期露地栽培杨梅的2~3倍,每亩收入3万~5万元。

312032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湖塘街道事业综合服务中心农艺师 吴张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