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魂不泯,浩气长存。
今天是第八个烈士纪念日。以国之名缅怀英烈,是对近代以来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牺牲英烈的深情礼赞,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根脉的守护与延续。
唯有传承英烈的风骨,才能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唯有铭记英烈的遗志,才能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抚今追昔祭英魂,鉴往知来守初心。本报聚焦致敬、追寻、奋进等关键词,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致敬
前行不忘走过的路
重庆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张莎)在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市民们相继献上花束,与历史“对话”;在中小学,孩子们朗诵诗词、合唱歌曲,缅怀革命先烈……连日来,重庆社会各界崇尚英雄、缅怀先烈氛围浓厚。
烈士纪念设施成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阵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重庆市委市政府引导下,近年来,重庆市民积极参与纪念烈士活动,融入学校教育和百姓生活,凝魂聚气,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丰厚的养分。
我市每年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9·30”重庆市社会各界向英雄烈士敬献花篮仪式,2020年举行《烈士光荣证》颁授仪式,各区县(自治县)都举行形式多样的纪念祭祀活动。
2020年清明节,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 我市打造“重庆英烈网上纪念堂”专栏, 构建“服务缅怀英烈、祭扫动态、设施导览、网上祭奠、知识竞答”五大板块, 提供全方位的网上祭奠服务,清明节期间240万余人次参与网上祭扫。全市各区县在政府官方网站、融媒体中心等平台链接中华英烈网,开展网上纪念。今年清明节,我市继续开通“重庆英烈纪念堂”,组织引导网上祭扫157万余人次;烈士纪念设施单位组织代祭服务584人次;组织异地祭扫90人次。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一场场纪念祭祀仪式,一次次往事的追思,英烈们的伟岸形象将永久留在后人心底,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星空中熠熠生辉。
让烈士安息地更加宁静肃穆
不久前,黔江区金溪烈士陵园搬迁后正式投用。据了解,这个烈士陵园因年久失修、地质灾害等原因不适宜继续作为烈士陵园。黔江区落实专项资金对陵园进行了整体搬迁,重新修建墓体、纪念碑,并配套绿化设施。在70多前剿匪战斗中牺牲的解放军烈士遗骸从原墓址搬迁到这里,继续向人们述说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对烈士纪念设施进行搬迁、维修,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烈士的尊重。作为一名烈士遗属,我对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无比的骄傲!”黔江区烈士遗属秦绍敦说。
一个个镌刻着红色记忆的烈士纪念设施,遍布于祖国群山峻岭、城市乡村、边疆要塞,犹如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是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牺牲奉献的历史见证。
缅怀英烈,首先要管理维护好烈士纪念设施。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全市烈士纪念设施建设管理维护。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实施提质改造工程,在未来五年内,要将全市所有烈士纪念设施作必要的提质改造。为此,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支持,每年市财政还拿出1100余万元作为烈士纪念设施维修补助资金。
二是加强日常管护。2019年起,我市对烈士纪念设施逐一实地核查、登记备案、建档立卡,签定管理责任书,“一对一”落实了管理责任。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从市级维修补助资金中每年为每座烈士墓拨付5000元专项用于维护管理。
三是科学有效管理。为加强烈士纪念设施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及时性,2020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力量编辑制作了重庆烈士纪念设施“一图一册一库”,即《重庆市烈士纪念设施分布图》《重庆市烈士纪念设施图文集》《重庆市烈士纪念设施基础信息数据库》。今年,该局又根据核查的数据,对“一图一册一库”的内容进行了更新完善。
四是建立完善制度。2020年11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高法、市检察院等9家单位联合建立了《重庆市英雄烈士荣誉保护工作协调机制》,正在制定烈士纪念设施分级保护管理办法。
目前,全市共有烈士纪念设施2336处,其中,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6 个、市级5个、区县级30个。
挖掘红色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近日,“让烈士回家”系列主题活动暨红岩精神走进潼南活动举行。红色故事会上,讲解员给大家分享了《杨闇公:不落的星辰》红色故事。听众们被杨闇公一生践行“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的庄严誓言所深深折服。
在今年党史学习教育中,王朴烈士出生地的渝北区深挖本土红色基因,启动了以传承王朴精神为主题的“十个一”项目,即一部微电影、一台音诗画、一部纪录片、一个主题公园、一批故事员、一次专题学习、一场主题活动、一句心里话、一件实事、一堂主题班课,让王朴母子故事“传”起来、形象“活”起来、精神“显”出来、品牌“亮”出来。此举掀起了讲述王朴母子故事的热潮。在小区院坝、在公园广场、在学校课堂、在机关单位……无论是头发花白的老党员,还是活泼可爱的小学生,抑或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大家争相讲述英雄的故事。
去年底,重庆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教委、市文旅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团市委、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重庆红岩精神研究会等联合打造了“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红岩革命故事展演”,并作为特色思政教育课、党史学习教育课走进各高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教育活动。
《周恩来与重庆大学师生》《第一次登上联合国舞台的共产党人——董必武》《红色女特工——张露萍》……2020年9月21日到2021年9月26日,该展演活动共演出354场,现场观众近40万人次,网络点击量超531万人次,社会反响强烈。
追寻
我市近年来共为77名烈士找到亲人
记者9月29日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获悉,近年来,我市开展“英烈精神归故里”活动,为烈士寻找亲人、为亲人寻找烈士,让英烈故乡、亲人了解并传颂褒扬英烈事迹和精神,截至目前已找到77位烈士的亲人。
在荣昌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辗转搜寻下,安葬于甘肃兰州市永登县烈士陵园51年的烈士周生全的亲人被找到。一提到哥哥,周生全69岁的妹妹周生琼瞬间红了眼眶、泣不成声。在周生琼心里,哥哥一直是家里的英雄,也是全家的伤痛。“我们一定要去甘肃,去看看哥哥!”
“哥哥回家了、回家了,党和政府把你送回家了!”这是发生在永川区胜利路街道丰田村的动人一幕:满脸沟壑的老人陈学明是赖云清烈士的弟媳,她将脸贴在一幅相框上,喃喃自语,相框上镶着一张烈士赖云清的墓地照片。根据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的烈士信息,赖云清烈士生前为江汉军区独1师2团1营3连战士,1949年7月11日在解放宜昌战役中牺牲。
“每一位烈士都是一座精神丰碑,值得永远铭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现有近1.8万位登记在册烈士,由于种种原因,一些烈士信息不够完整准确,一些烈属只知亲人牺牲,却不了解详细信息、不知其安葬的地址,更无从现场祭奠。为让“英烈精神归故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今日头条”合作,发动全系统干部职工,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信息化和社会力量开展寻亲活动。接下来,全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会把“为烈士寻亲”活动持续开展下去,帮助更多烈士找到亲人或安葬地。
奋进
用奋斗向英烈致敬
缅怀,为铭记,更为传承。重庆英雄辈出,每个重庆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来自社会各界的几位市民说,英烈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始终都是他们前行道路上的明灯。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重庆铁路运输技师学院教师梁攀:我心中的英雄是辛亥革命先驱邹容,年仅20岁的他为理想信念捐躯,年轻的一生都在追寻国家富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作为新时代的技能青年,我们要学习邹容坚韧不拔、为了理想奋斗拼搏的精神,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中建功立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倍加努力奋进,精进专业技能,这既是时代的召唤,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中建二局西南公司忠县安置房项目党支部书记唐兴林:今天我缅怀烈士赵世炎,他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一心向党的赤诚忠心。我将以革命先烈为镜,以基层党支部为战斗堡垒,加快推进忠县安置房项目建设,早日圆群众“安居梦”,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铜梁区抗美援朝老战士关永华:我缅怀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的烈士、家乡人邱少云。我今年89岁了,依然怀揣着一颗“保家卫国、服务人民”的初心。退役后我经常向各单位的年轻干部、向到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参观的人群讲述革命英烈们的故事,宣传革命烈士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给年轻人讲述战斗故事,不是为了让他们知道我们有多么伟大,而是想通过我们的亲身经历让后辈们不忘历史,珍视生命、珍惜和平。
渝北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副支队长黄长富:我永远忘不了烈士、时代楷模杨雪峰。他生前是我朝夕相处的战友,英雄虽逝,精神永存,我会把对杨雪峰的缅怀融入到岗位和事业中,自觉成为杨雪峰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用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服务民生,为道路的畅通、为人民的安康,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大渡口区跃进村街道跃进社区书记罗建:我心中的英雄是爱生如子的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王红旭。基层工作繁琐杂博,我要学习王老师牢记初心、坚守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更加以人民为中心,做新时代有温度的社区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