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网9月10日讯 记者刘辉 李文萍
过去,铁佛村属于典型的“空壳村”,集体经济没方向、没特色、没动力……
如今,铁佛村围绕“深山桃林、高山氧吧、儿童乐园、美食之家、心灵归宿”的目标定位,充分激活农村沉睡的资源,发展人力开发、采摘农业、生态文化景区等,实现了村集体的自我“造血”和村民的致富增收。
铁佛,这座曾经落寞的村庄正开始让发展之“光”照进现实。
▲ 鸟瞰铁佛村村貌
按下人力+土地“快捷键”,“铁”佛变“金”佛
“村集体没有收入,修个路、修个水渠都要去上头争取。”
“干群关系差,村干部办事无动力。”
……
铁佛村村支部书记李晓红道出,过去由于村集体经济的“缺位”,村里很多工作难以开展。
2016年,奉节县在全县选择20个行政村作为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铁佛村成为其中之一。
“当时铁佛村提交的方案是成立劳务服务队。”奉节县农服中心负责人唐安成介绍铁佛村入选试点村的原因,“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解决村民农闲时的就业难题。”
2017年,通过县级、镇级党委政府审批后,铁佛村购入一台挖掘机和一批小型农机设备,对外承接工程项目。在村支“两委”班子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铁佛村集体经济成功“破零”。2018年,服务队再次扩展业务,为村里的脐橙产业提供打枝、施肥、采摘等专业化服务,村民的致富渠道再次增加。
“活还是蛮多的,有小工程做,有打枝施肥,尤其是脐橙采摘的时候,人手供不应求。”李晓红介绍,铁佛村主产脐橙,以晚熟脐橙为主,尤其采摘时节,用工需求量大。
劳务服务队让村级集体经济迈出了一小步,芭蕉湾生态农业采摘园则让村级集体经济跨出了一大步。
2018年,村支“两委”打捆各类资金300多万元,流转村民60多亩土地,修建蔬菜大棚,发展草莓、火龙果、红李、冬桃和黄桃等小水果,吸引游客休闲旅游、观赏采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草莓卖都不够卖!”李晓红兴奋地介绍,由于距离县城、镇里较近,每当草莓成熟季节,来铁佛村采摘的人络绎不绝。
“土地荒起也是荒起,通过流转土地由村集体统一管理,激活了土地活力,促进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唐安成表示,土地流转有效解决了铁佛村土地“谁来种”“怎么种”的问题。
目前,劳务服务队自创建以来良性运作,每年为村里创收10万元以上。芭蕉湾生态农业采摘园能每年营收几万元,随着三年生、五年生的水果挂果成熟,这笔收入将更高。
“收入有了,干劲都高了,底气都足了。”李晓红感慨道,随着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增加,村支“两委”干事积极性更高,发展经济的愿望更强。
“铁佛”村,似乎正摇身变成闪耀的“金佛”村,充满着勃勃生机。
▲ 游客体验景区内游乐项目
启动生态+文化“加速器”,“金”佛耀“金”光
“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产业资源,农村处处充满发展机会。”唐安成表示,农村的基础是广泛的、深厚的,发展潜力和后劲是无穷的。
而铁佛村就处在这样的机会风口上。
铁佛村,历史文化丰富,曾是古代蛮族栖息之地,现存蛮王石寨、蛮王洞等多处遗址,民间流传着蛮王菩萨祈雨的传说。生态资源丰富,位于长江北岸梅溪河畔,海拔在175—1000米之间,典型的山地立体气候,山水风光秀美。周边旅游资源丰富,就在蛮王寨旧址附近,还有奉节著名的水上乐园天鹅湖,以及铁佛村自建的农业采摘园。
“当时召开村民会议,大家都建议搞个蛮王寨生态观光园。”蛮王寨生态观光园负责人周地刚介绍,村民一直赞成挖掘当地文化优势、资源优势,将其转变为发展优势,打造集自然观光、文化体验、山地度假和休闲运动于一体的休闲观光游乐园。
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下设蛮王寨生态旅游公司,聘请职业经理人专业运营。村支“两委”打捆各项资金,积极争取农业项目,完善蛮王寨基础设施,蛮王寨所涉及的社组村民以林权入股、流转等方式形成利益联结,形成“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的发展动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如今,蛮王寨生态观光园成功打造生态观光林荫步道、观景平台、景观寨门、露营平台等基础设施,错落分布林间穿越、七彩滑道、空中自行车等游乐项目。因其安全刺激的游玩项目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蛮王寨的名声不胫而走。县城和附近乡镇的人们慕名而来。
“平时搞团建的多一些,周末游客多一些。”周地刚表示,自2021年6月蛮王寨生态观光园试运营以来,仅半个月时间,村集体收入4万元。
随着游客量的激增,游客的吃、住成了难题。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最终决议,将村里闲置的学校发展改建为集住宿、娱乐、学习培训为一体的铁佛书院,变废为宝,解决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痛点”。
“蛮王寨的发展想法起初并不完善。”周地刚坦言,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镇党委书记侯柱双经常组织调研,并提出“深山桃林、高山氧吧、儿童乐园、美食之家、心灵归宿”的发展定位,为蛮王寨的下一步规划指出了方向。“接下来,我们将创新开发本土美食,充分挖掘蛮王文化,为生态园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铁佛村,这个充满生机的乡村,正散发出魅力之光、发展之光。
▲ 群众喜领分红
常开发展“关联键”,“佛”光照进现实
从建设劳务队、农业采摘园到蛮王寨生态观光园,铁佛村一直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铁佛”模式。
事实上,跟铁佛村资源禀赋相似的并不在少数,但为什么是铁佛走出成功路子?
纵观铁佛村的集体经济发展,“联”的思维方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联人,联心
“村民是村级集体经济的参与者,也是获利者。”侯柱双多次指出,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充分联结村民、尊重村民。
铁佛村成立农村经济股份合作社,清资核产,将全村集体资产分到个人,并探索多元化的资产增收模式,增加全村村民的财产性收入;又通过发展劳务队、农业采摘园和蛮王寨生态观光园,变村民为股民、工人,实现多渠道增收。
“第一年开始就分红了。虽然钱少,但是村民们发展信心大增。”周地刚介绍,2017年、2018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并不多,但均给全村村民分了红。而且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村民们务工收入增加了不少。“通过基本工资加绩效,基本保证每个村民月收入1000—2000元。”
土地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涉及土地,人数众多,一旦有人反对,项目就得搁置。为了解决这个痛点,铁佛村充分尊重村民的意见。“想入股就入股,想流转就流转。”周地刚介绍,“这种做法扯皮的少,推动起来也容易。”
☆联项目,联发展
“在采摘园采摘后,玩蛮王寨的项目可以打折。反过来也一样。”周地刚掷地有声,“这样游客觉得划算,耍了一个还想耍另一个。”
芭蕉湾生态农业采摘园和蛮王寨生态观光园同属于村集体发展的实体项目,通过联动发展,实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建设,既节约了推广运营的成本,又可以通过单个景区辐射另一个景区,形成多层次的旅游体验。
站在蛮王寨生态观光园的观景平台俯看,四下森林茂密,郁郁葱葱,芭蕉湾生态农业采摘园的白色大棚就点缀在绿意盎然的大地上。二者相距不足2公里。“修一条路就可以提升两个景区的品质。”周地刚打趣。
☆联品牌,联运营
由于缺乏品牌意识,农产品在市场上往往有产品没品牌,这一现象在铁佛村被改写。
隶属山地立体气候,铁佛村产业丰富,既有老荫茶、柿饼、脐橙等享誉在外的传统农产品,又有新晋发展起来的小水果产业,为了提升这些农产品的附加值,铁佛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将注册“挚然村”商标,让所有农产品同属“一个名字”,集群化享受品牌带来的产品增值。
“当然,入选的产品是有标准的、有门槛的。”周地刚表示,“挚然村”的集群品牌将实现高品质、高标准,共同打造铁佛村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擦亮地域名片。
铁佛村,因村里伫立一座铁佛而被命名,很多年来因各种原因没有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一直处于沉寂状态,如今这座小村庄因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兴旺、村民富裕,村庄开始热腾起来。留给村民的感觉,如同“佛”光照进现实。
【典型经验】
激活沉睡资源,因地制宜发展采摘农业、打造生态文化景区
【具体措施】
劳务服务队+采摘农业+生态文化园
【专家点评】
铁佛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充分激活当地的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并将资源优势转为发展优势,开发实体项目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致富。同时,联人联心、联项目联发展和联品牌联运营的统筹规划思路也值得其他乡村借鉴,做到真正将发展想法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