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铜梁 创建乡村振兴车间

2021-08-16 14:25:39  来源:铜梁报

龙灯彩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

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之一,铜梁区致力于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以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契机,快速切换“赛道”,在全市率先探索创建乡村振兴车间,以此为抓手,全域推进乡村振兴。

铜梁乡村振兴车间就像一把“钥匙”,一举打开了“乡村振兴之锁”“群众就业之锁”“基层治理之锁”。通过“把老乡留在老家”,帮助更多农村留守劳动力就业增收,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遵循规律 因地制宜

解开“乡村振兴之锁”

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打响,铜梁如何破题?

铜梁区委区政府经过大范围、高密度的调研,找出乡村振兴第一个要解决的痛点,就是产业振兴。铜梁为乡村产业振兴定了个调,就是在田间地头就地搞产业、做转化,乡村振兴车间应运而生。

今年4月,铜梁开始了乡村振兴车间创建工作,要求所有镇街发掘特色产业资源,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基础挖掘本地特色产业、产品,实施资源优化整合,高标准打造新的产业生产基地,带动当地百姓就业。纳入首批试点的,不仅有涉农企业、加工行业,甚至还有非遗文创行业。

走进位于铜梁区巴川街道玉皇村的乡村振兴车间,龙灯彩扎师傅们,正在各自工位上忙活。

玉皇村龙灯彩扎厂是铜梁区建成的首批乡村振兴车间之一。

彩扎厂建设面积约600平方米,包含彩灯制作区和展厅两大功能区,主要展示和制作景观灯组、灯笼、宫灯、龙舞道具制作工艺技术及小型灯组摆(挂)件、文创产品等。

现场正在忙活的七八个师傅,有的在扎彩龙的骨架,有的在扎灯笼。

师傅们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有了这个乡村振兴车间,就像在普通工厂一样干活拿工资,手艺没荒到,钱也挣到了。

目前铜梁龙灯彩扎、艾草加工等传统手工业、特色农业产业资源已从原材料引进转出逐渐转变为初加工、深加工,部分项目集体经济年收入可达20万元以上。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注意到,这个乡村振兴车间设在了底楼车库,这顺应了铜梁区建设乡村振兴车间的一个大前提——因地制宜。

具体来说,就是要求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结合乡村产业振兴,利用闲置的厂房、村小校舍等闲置资产建设乡村振兴车间。

创新创业 致富增收

解开“群众就业之锁”

近三年来,铜梁区持续开展“把老乡留在老家”专项行动,累计回引49000名铜梁人返乡就业创业。

“老乡留在老家”,人留下来了,关键是要做什么?

铜梁区有着三层考量,其一是将劳动力留下,就地打工养家;其二是将能人留下,在铜梁乡村创业;其三是通过党委政府统筹、扶持,将各镇街优势资源进行重组,再以乡村振兴车间为载体,带动共同致富。

朱云龙是铜梁籍退伍军人,响应号召回乡创业,他与合伙人李波是好友。

两人在巴川街道创办了重庆蜀运来食品有限公司,占地4500平方米,用现代工艺生产传统川粉等食材,开发出火锅川粉等数十个品类。

朱云龙说,铜梁区营商环境很好,像他们这样立足农村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平时审批办事从未受到阻碍,就连区里试点乡村振兴车间,都率先想到了他们。

在朱云龙和李波的乡村振兴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加班赶制产品。

李波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他们的用工主要来自当地村民,人均年收入40000元以上,可解决100-200人的就业问题,还可解决周边农户种植红薯的销售难题。

铜梁区农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在解决企业用工难方面,乡村振兴车间从农村留守人员中挖掘人口红利,把大批不适合外出的劳动力吸引到车间就业,企业把就业岗位分散到乡村,缓解了企业招工用工难的问题。

可以看到,乡村振兴车间不仅促进了农村群众就业,改变了村民收入方式,还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载体。

组织引领 整合资源

解开“基层治理之锁”

乡村振兴车间不只为了赚点“稀饭钱”,还是乡村振兴“五个振兴”的催化剂。

利用乡村振兴车间这一阵地,铜梁区引导各镇街整合乡村党建、培训、养老、教育等资源,使之成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生产平台,同时还兼具政策宣讲、就业培训、便民服务等功能,集中建设党员活动阵地、理论学习阵地、文化弘扬阵地、社区教育基地、技能培训基地。

水口镇清泉社区乡村振兴车间位于街边,紧凑的两间屋子,摆了几排桌子,里面挤满了人。

据清泉社区党支部书记杨德琴介绍,这是铜梁首个乡村振兴车间,于今年2月17日正式投用,租赁了175平米闲置房屋,为重庆昆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做代工,主要承接电子产品端子线,手工作业,工序简单,用工门槛低。

车间现有60名工人,平均年龄42岁,基本都是留守妇女。工资实行计件制,务工群众月增收2000-3000元左右,车间年产值200万余元。

下午三点过,一个女工突然站起来说:“我整完了,回家啰。”

这位工友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解释道,车间实行的是弹性工作制,计件完成后就可以回家,不用一直坐到下班。

杨德琴补充说,工友不仅可以提前走,完不成的活还可以带回家做,这样就满足了既要挣钱又要照顾家里老人小孩的需求。

可以看到,乡村振兴车间既强化了基层组织建设,又有效解决了留守劳动力看护老人小孩的问题。

数据显示,铜梁区已建成投产37个乡村振兴车间。目前,推进效果较好,年内有望实现镇街全覆盖。

“全覆盖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筛选优质项目,加大乡村产业培育力度,帮助企业找订单、找销路,持续做大、做强、做优,带动乡村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才是铜梁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车间的根本目的。”铜梁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