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坚持农业绿色导向 推进乡村生态振兴 潍坊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1-07-07 14:59:51  来源:潍坊日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努力解决了“吃得饱”的问题之后,农业生产关注重点已经转移到如何解决“吃得好”“吃得安全”的问题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要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核心,是切实保障耕地土壤质量与灌溉用水水质。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贯彻新发展理念,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所在。

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我市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面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安全利用类土地全部治理修复。深入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计划,有机肥施用量逐年递增,化肥、农药使用量较“十二五”末分别下降15.7%和20.5%。推广普及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5+1”机制模式,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保持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3.43%。

潍坊未来乡村生态振兴将是什么模样?

在6月6日发布的《潍坊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中,对农村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生态设置了三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其中,绿色生产从乡村废弃物减量、化肥减量、农药减量、节约用水和绿色循环养殖等方面设置5个三级指标,为我市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供了标准。一组组数据指标描绘着潍坊农业绿色生产的新景象。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因其自身的显著特征,是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突出难点。我们要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农业绿色导向,提高思想认识,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重点,促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让绿色成为农业发展的底色,以农业农村生态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常祖领说。

畜禽粪污治理

探索出了“新模式”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备受社会广泛关注。潍坊是畜牧养殖业大市,畜禽粪污产生量大,如何将这些粪污及时处理、有效利用、变废为宝?

近年来,我市探索建立了“5+1”畜禽粪污治理与资源化利用机制模式,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畜禽粪污治理与资源化利用“潍坊模式”。

2020年11月,全国现代畜牧业推进会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场会在诸城召开,重点推广了我市畜牧业绿色发展的经验做法。

推广5种模式,即:按照“因地而宜、因场施策、全量处理、综合利用”的思路,探索推广了“全量收集、发酵还田”“以地定养、种养结合”“三沼生产、综合利用”“区域收集、有机肥加工”“链条延伸、循环利用”等五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模式。

“全量收集、发酵还田”模式。组织规模养殖场全面配套建设储粪堆腐场、贮水发酵池、干湿分离机等设施设备,全市规模养殖场设施配建率达100%。对于规模以下养殖户,加大技术指导服务力度,引导自行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鼓励养殖者建设专门圈舍以及储粪池或储污池,堆积发酵,做好物理隔绝,督促及时清理圈舍粪污,避免粪污散落,清洁养殖环境。

“以地定养、种养结合”模式。坚持“以地定养、以畜定种、以肥养地、种养平衡”原则,根据饲养量和粪污产生量流转周边相应土地消纳畜禽粪污,不能流转土地的与种植户签订粪污消纳协议,实现畜禽粪污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

“三沼生产、综合利用”模式。立足畜禽粪污资源化、能源化综合利用方向,在扶持养殖场自建沼气工程的同时,鼓励支持“专业公司+合作社+种养户”模式,建设大型沼气工程,实现畜禽粪污和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沼气用于发电和集中供户,沼渣、沼液用作肥料。

“区域收集、有机肥加工”模式。在畜禽养殖密集区域,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畜禽粪污收集处理中心,探索建立“区域化收集、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营”的有机肥生产经营机制;支持规模养殖场自建或合作建设有机肥加工设施,就地生产加工有机肥。

“链条延伸、循环利用”模式。组织有条件的养殖场、屠宰场延伸产业链条,在周边配套建设沼液池、藕池、鱼塘,粪污经好氧处理后进入藕池,经藕池净化后,一部分进入鱼塘,一部分用于冲刷养殖场舍,实现了环境友好、循环利用。

建立一个机制,即:探索建立了“设备租赁、产品偿还”机制模式,通过先期试点取得成功。试点过程中,组织5家设备生产企业与120家养殖场签订了合作协议,形成了能复制、可推广的“设备租赁、产品偿还”机制模式。

诸城市以“全国畜牧养殖大县种养结合整县推进试点项目”试点为抓手,通过“政府扶持、企业运作经营;设备租赁、产品偿还经营;粪污托管、集中处理经营”三种运作处理模式,进一步完善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机制,全面打通种养产业循环链条,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优质、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蛋鸡场工人只需按下电钮,生产车间里堆积如山的畜禽粪便就被输送到无害化处理机组,这些鸡粪通过院内的粪污处理设施——塔式发酵一体机,就能初步加工成有机肥原料。

菁华蛋鸡场常年存栏7—8万只蛋鸡,每天产生的鸡粪在7—8吨。粪变有机肥原料,这背后的技术支撑是诸城的本土企业山东信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早在2017年,双方形成合作关系。菁华公司负责人孙金海跟记者算了一笔账,鸡场1天能生产3吨有机肥,1吨肥的成本大约在270—280元,信得公司再以每吨330元的合同价格回收。不仅处理了粪污,还增加了收入,实现了变废为宝。

目前,诸城市在皇华镇、舜王街道、石桥子镇等7个镇街都建设了粪污处理中心;在35个中大型养殖场安装了粪污处理设备,2个猪场安装了污水处理设备,19个小型养殖场安装了厌氧发酵设备。这样一来,彻底解决了中小养殖户粪污收集处理难的问题。

位于高密市柴沟为民服务中心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平台,是高密市智慧畜牧平台的一个模块。资源化利用模块对4处畜禽粪污处理中心及高密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监测点收集、处理、利用全程可视化,一期年可处理6000万只鸡的粪便,约25万吨,生产初级有机肥15万吨,部分有机肥还田利用,部分进入南洋鸿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业化生产企业,生产高端有机肥和微生物系列肥,用于高密本地农牧公司葡萄、蔬菜种植基地及全国各地。

据了解,2017年以来,我市先后组织实施了6个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项目总投入7.6亿元,其中获得国家补助资金2.76亿元,重点投向技术装备研发、设施设备配套、有机肥生产、沼气工程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等产业链关键环节。

今年以来,我市狠抓畜禽污染防治,加大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力度,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全面排查,明确分工,固定专人,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整改到位。同时开展畜禽养殖场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加大养殖场户治污设施配建和养殖异味污染治理力度,建立完善农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机制,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这一系列硬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农牧循环发展。

农作物秸秆

变成了“新资源”

我市是农业大市,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丰富、利用潜力很大,常年农作物秸秆可采集量600万吨左右。近年来,我市创新工作措施、持续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了93%以上。

位于安丘市辉渠镇的山东马王芳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新性地把农作物秸秆等农林废弃物进行科学收集处理,加工成清洁能源——生物质颗粒清洁燃料,不仅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村清洁取暖问题,也为建设美丽乡村、减少大气污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几年,公司与山东大学等共同成立省级的农林废弃物能源研究院,进行科技创新,把农林废弃物综合处理进行深加工,使产品更加环保、更加贴近农民生活、更加适应市场、更加节能增效。

为充分利用小麦秸秆资源,山东阳光纸业集团与齐鲁工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同研发出了小麦秸秆生物制浆技术,既解决了造纸原料供应短缺问题,又为小麦秸秆综合利用找到了一条高附加值的新路子。该公司投资建设的瓦楞纸项目一期工程已经投产,全部建成后年可加工利用小麦秸秆100万吨以上。该项目入选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第二批优选项目库,被评为山东省2020年重点项目。

在农作物秸秆当中,最难以处理的当属大姜秸秆。姜秸秆难腐烂,纤维也没有任何用途,提取工艺处处是难关,但其纤维抗氧化性很强,有效成分在自然界中不容易变质。

山东福鑫旺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手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姜秸秆无害化处理及综合高效利用项目,重点研究农作废弃物—姜秸秆的环保循环利用,进一步促进“生姜有效成分及衍生品”的设计与建设,从姜秸秆中提取有益的活性成分——生姜有效成分,攻克了姜秸秆中提取有效成分的技术难题,既填补了国内空白,又变废为宝。

项目投产初期,每年可加工处理10万亩以上大姜产生的姜秸秆。提取后的剩余物提供给合作厂家作为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基质,相对减少了化肥等能源消耗,有效减少了秸秆腐烂造成的土壤和大气污染。项目投产后,可加工粗油200吨,产出精油180吨。

寿光作为大棚蔬菜种植大市,前些年每逢蔬菜换茬季节,大量秸秆集中出棚,因清运不及时,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还存在安全隐患,阻碍交通,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然而,纪台镇曹官村农民的一项机器发明推动了“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秸秆浪费问题,并帮助菜农获得了更高收益。

据曹官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延平回忆,2013年开始就秸秆还田这一技术进行试验,“最初是人工将秸秆倒在马路上,压细后倒回土里,没想到后来苗子长得很壮”,于是2014年7月份,李延平组装了第一台带车轮的大棚蔬菜秸秆还田机。2015年他对机器进行了又一次改进,手推加上电动助力,同时加装变速箱,这样粉碎机就能自动卷入蔬菜秸秆,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提高了秸秆粉碎效率。

寿光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秸秆还田这一举措首先可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养分含量,避免秸秆中养分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和微生物环境,从而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此外,合理处置秸秆,利于下季耕作和避免秸秆堆积占地,解决农业垃圾问题。

为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防治蔬菜废弃物二次污染,寿光市制定了《寿光市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方案》鼓励各方积极参与蔬菜废弃物处理,争取用两年的时间,寿光市蔬菜废弃物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目前,蔬菜废弃物综合利用规划得到落实,探索出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路线、应用模式和运行机制。

青州市水渠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自2017年成立以来,一直在探索秸秆、粪污处理模式和设备研发。目前粪污秸秆混合发酵设备和相关技术,都已经获得国家专利。“改厕后,全镇的粪污站就建在村里,周边还有大量的蔬菜秸秆资源。这几年,村里和企业一直在寻找把粪污和蔬菜秸秆混合发酵成肥料的办法。”西水渠村党支部书记闫良国说。

水渠农业公司总经理王立功介绍,公司的抽粪车定期到全镇各村免费抽取粪污,再统一集中到公司的化粪池存储。随后把粪污跟粉碎后的蔬菜秸秆混合,送入好氧发酵机进行发酵,一台发酵设备的容量120立方米,每天能产出20吨有机肥产品。通过采用专利技术设计的除臭装置,发酵过程没有臭味产生,生产的有机肥产品也没有异味。

按照水渠农业公司的运营模式,公司免费给菜农提供有机肥,菜农要把生产的蔬菜交给公司销售。公司通过品牌化运营,能让菜农获得高于当地市场价格的收益,再把从蔬菜销售中获得的利润,补贴到秸秆处理环节。一个良性循环之路就这样打通了。

农药包装物和废弃农膜

处置有了“新办法”

前几年,农药包装物和废弃农膜污染问题,是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农业污染防治工作人员的一大难题。

为促进农药包装物和废弃农膜回收,市农业农村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膜整治“百日会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大力宣传农药包装物和残留地膜的危害衣回收的重要意义,广泛发动干部群众,对村边、路边、河边、沟边、棚边、地边等场所残留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农膜进行全面彻底地捡拾清理。

按照“谁使用、谁回收”“谁销售、谁回收”的原则,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地膜和农药包装物生产、经营、使用主体的社会责任,建立地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网点,探索构建由政府、企业、农户、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

把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防治纳入全市农业农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重要内容,通过加大考核督导,定期开展执法检查和暗访督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2020年,全年回收废旧农膜80834吨,回收农药包装物110余吨。

开展农药经营标准化门店示范创建,2020年全市创建100家,每个示范门店落实市财政奖补资金3000元,有效地推动了农药包装物谁销售谁回收制度落实。

针对农药包装废弃物数量多、回收难问题,安丘市积极探索破解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难题。创新实施了“多模式回收、专业化托管”模式,初步构建起“回收、暂存、转运、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新体系,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4.5万个(件),69.9吨,全部分类无害化处置。

安丘市农业农村局引导农药使用者妥善收集农药包装废弃物,主动送交相应的农药经营单位或指定回收点。在1199个涉农自然村每村设置1处集中回收点,在醒目位置印刷“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桶”“有害垃圾”等标识,引导村民规范投放,由环卫中心指定专人负责回收容器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寿光市也在每个村设置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记者在洛城街道后牟城东村的励志农资超市看到,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桶上面,都有“农药包装废弃物谁生产经营谁回收,谁使用谁交回”的醒目字样。回收点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让农民自觉积极交回农药包装废弃物,他们在宣传上想了不少办法,做广告牌进行宣传,给村民讲解;在每个农资点建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告知村民;通过用小礼品兑换农药包装废弃物的方式……

青州是瓜果蔬菜之乡,废旧地膜等塑料薄膜资源浪费量大,难处理,清源塑业公司专注于废旧地膜等再生资源的创新利用,建设废旧地膜技术研究室,经过先进工艺的催化,生产制造符合国家标准的塑料颗粒,进行再生资源的利用。目前该公司年采购废旧地膜20000余吨,极大地改善了青州市废旧地膜资源浪费的情况,保护了生态环境。

为进一步加强农业废弃物管理,形成人人参与农业废弃物治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日前,我市出台了《潍坊市农业废弃物管理暂行办法》,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

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靠的是“新技术”

近年来,为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我市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行动方案的部署,根据全省“四减四增”的要求,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出台政策性文件,加强病虫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出了绿色防控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目标任务、主推技术和推进措施,推进科学用药和绿色防控技术,大力推行统防统治,农药减量控害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以来全市农药使用量连续5年实现了负增长,比2015年减少2858吨,减少20.5%。

强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通过发放各种技术手册、宣传彩页、明白纸、施肥建议卡等手段强化技术宣传。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充分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全市新增了7500个测土配方施肥检测点,因地制宜科学布置检测点位置,提高了测土配方施肥的针对性。开展测、配、产、供、施一条龙技术服务,推广精准施肥技术。截至目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4%。

大力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成立了专门机构,开展了有机资源调查,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宣传培训,遴选了17个实施主体,安排了试验示范,建立了积造施用示范样板,创新了推广机制。

加快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编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的通知》。各县市区重点在蔬菜、果树及小麦等作物上建设水肥一体化示范区,并根据水源条件、种植作物、控制面积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和配套设备,实现田间用水用肥高效化,年内新增水肥一体化面积14466.67公顷。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落实《山东省农药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运用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科学用药等防控措施,集成推广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全年完成绿色防控面积752万亩次。

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结合中央重大农作物病虫害补助等项目的实施,扶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因地制宜推广高效大中型施药机械和植保无人机等现代植保机械,提高喷洒农药对靶标物的精准性,降低农药使用量。全年完成统防统治面积766万亩次。

加强病虫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按照先进、实用的原则,重点建设了一批自动化、智能化田间监测网点,健全了病虫监测体系,提高了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三年来,共发布病虫情报32期,预报准确率95%,大大提升了防治的针对性,减少了滥用农药现象,有效降低了农药使用量。

据悉,安丘市连续多年积极开展化肥减量行动,化肥使用量从2015年开始逐年减少,减少比例逐年递增,到2019年达到了最高值,比2018年减少了14.41%。2017年至2019年的变化充分表明,安丘市通过蔬菜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项目的实施,用实践证明了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好处,从而大幅度地带动了全市化肥投入量的减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比2015年减少了4万多吨,减少了四分之一。

乡村振兴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更是久久为功的持续攻坚战。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一幅“三生三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潍坊大地徐徐展开。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瑗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