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秀山县隘口镇:农业“接二连三”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近年来,秀山县隘口镇以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为导向,以产业质量效益双提升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发展。
强一产:特色产业促农增收
进入六月,家住秀山县隘口镇坝芒村的张羽芬便开始在自家的银花基地里忙碌起来。“现在方便哦,早上摘了马上拿到加工厂来称重,立马就能拿到卖鲜花的钱。”
今年67岁的张羽芬曾是建卡贫困户。现在,张羽芬一家早已经摘了“贫困帽”,谈及到是如何脱贫的,张羽芬自豪地说,家里种植的银花功不可没。
“种植银花很轻松,银花苗和肥料都有补贴,我们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去管理,还能干点其他农活,今年卖鲜花就卖了一万多元,生活完全有保障了。”张羽芬说。
2017年以来,隘口镇围绕“3+X”三年产业发展规划,按照短期能增收(金丝皇菊、虎纹蛙等)、中期不“断档”(黄精、天冬等)、长期能致富(茶叶、银花等)的思路有序推进产业发展。其中,坝芒村以银花为主导产业,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进行种植,公司负责收购、加工及销售,专业合作社负责提供种苗、肥料及技术指导,农户自栽自管。在政策的吸引下,坝芒村的村民都开始大规模种起了银花。
“今年隘口全镇的银花鲜花产量应该能突破130万斤。”隘口镇副镇长杨胜宿说,除山银花以外,目前隘口镇特色产业发展达到39405亩。其中以银花、黄精、银杏、白术为主的中药材15980亩,茶叶7551亩,核桃11544亩;太空莲、黑斑蛙、金丝皇菊等其它特色产业4330亩;2020年特色产业实现产值1800余万元。
接二产:就地加工产品升值
采摘完家里所有的银花后,坝芒村村民杨四明近日来到坝芒村银花加工厂找到了一份搬运工的工作。杨四明说,银花卖了一万多元,在加工厂务工每天还有150元的务工收入。
近几年,隘口镇新建各类农产品加工厂24个(含扶贫车间2个),促进农产业就地升值。
“现在每天能加工一万多斤鲜花,最忙的时候一天加工三万到四万斤,加完工后的成品便可放入冷藏库存放,等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再卖出去。”坝芒村加工厂负责人杨党生说。
据杨胜宿介绍,目前,隘口镇共有冷藏库16间,冷冻库2间,10间冷链库一次性可储藏货物3700吨以上,,可满足全镇2.8万亩特色主导产业的冷链储藏需要。放入冷藏库就可确保干花品质,可以避开山银花鲜花集中上市造成的价格下跌,确保花农收益最大化。
在隘口镇,全镇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8个,其中龙头企业3个,村集体专业合作社11个,新建各类农产品加工厂24个,让农产品“就地加工”“就地升值”,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连三产: “农业+电商”新模式
走进隘口镇乡村扶贫产业园农特产品馆,印有“山水隘口”商标的山银花、黄精、金丝黄菊、自热火锅、桶装酸辣粉等特色农产品布满了整个展厅。消费者购买这些特色农产品,只需关注“山水隘口”微信公众号,就可直接进入微商城进行线上购买,享受送货到家的配套服务。
近年来,隘口镇在打通了山水隘口微信商城、淘宝网、拼多多等电商销售渠道,借力国家“扶贫832平台”、农行APP等平台,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的同时,更把电商的触角延伸到村寨院落,研发电商品牌30个,保证农户产品上行渠道畅通无阻,让隘口的“山货土货”不光种得下,更要卖得好,让群众更好享受产业带来的红利。
“在一产上发展种植,实现一产为基,接上精深加工的二产,连接新业态三产,加快推进电商发展,使信息技术与传统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消费等环节融合,催生出生态循环农业、社会化服务、电商等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让农业真正跳出农业、超越农业,全方位助农增收。”隘口镇党委书记刘红明介绍,接下来,隘口镇将按照“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延伸链条、创新业态”的总体思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快一二三产融合,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彭璐方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