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正定县塔元庄村,一个曾经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的冀中平原乡村,也是一个让习近平总书记久久记挂的地方。
当年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经常骑车下乡来到这里;离开正定后,他依然关心着这里的发展。
2008年1月和2013年7月,习近平两次来到塔元庄考察。30多年的跨越,他同这个小村庄、同这里干部群众的心始终紧紧连在一起。
从“半城郊型”经济发展之路,到“把农业做成产业化、养老做成市场化、旅游做成规范化,在全国率先建成小康村”,多年来,塔元庄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将一个贫困落后的小村庄建设成了一座现代化的美丽新城,实现了率先迈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居住在乡村、生活在城市,成为塔元庄独有的特色。
“小康不是终点,而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起点。要让塔元庄发展再上新台阶,让百姓的生活品质更高更优更有获得感,我们就要不断提高村民的精神风貌。”塔元庄村党支部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尹计平说。
理论宣讲 培育文明新风
“我们能有今天的好日子,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现在村民最爱参加的活动,就是听省委党校专家宣讲党的政策。”塔元庄村老党员胡文法说。
塔元庄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把群众的所需所求所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专家宣讲到地头,群众实干有劲头,幸福生活有奔头。
在这里,宣传党的好政策、传递创新理论好声音,村党支部书记积极当好“领头雁”带头宣讲。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宣讲内容紧扣村民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并结合具体案例,定期在村委会开展宣讲;聘请省委党校专家,做“十四五”规划专题宣讲;党员志愿服务小分队前往村民家中进行上门宣讲,面对面讲党史。
全村以实践站为平台,通过因地制宜开展理论学习和宣讲活动,以理论筑牢村民的思想之基。
“我们就是要用理论宣讲的方式培育文明新风,实现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的常态化、多样化,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断满足村民对优质思想文化产品的需求,有力有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尹计平说。
文明引导 提亮乡村环境
一张千人的村民“全家福”,在塔元庄村史馆的墙上显得格外温馨幸福。在这张长长的合影上,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如今,塔元庄已成为全国文明村、国家环境卫生示范村、河北省文明生态先进村、农村新民居建设示范村。
“我们塔元庄,还在向更高的环境标准迈进。从今年5月开始,尹书记就带领60多名党员,每天早晨5点到7点,用小爬犁打扫绿化带、修剪树枝。这一干就成了常态化的工作,一直坚持到现在。”塔元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朱蕊介绍说,“村民们在潜移默化中也受到影响,业余时间自发成立了文明监督小分队,对村民和游客的行为进行文明引导。”
过去,许多村民在垃圾分类问题上“说归说,做归做”,落地效果不佳。自从塔元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美化村容村貌”活动以来,文明监督小分队成员挨家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增强村民垃圾分类意识,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乡村环境焕然一新。
以文化人 增强幸福指数
“带着党的温暖,穿过‘最后一百米’。我们塔元庄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要为村民搭建起学习交流的平台,架设起党群、干群之间沟通的桥梁,推动塔元庄的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尹计平说。
边走边看,边看边学。文明实践站将村里的农业技术人员组织起来外出参观学习,为当地农业升级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今年新引进的“阳光玫瑰”葡萄品种,通过试种和改进培育技术,就有望推动塔元庄农业种植走向高质量高收益精品发展之路。
物质生活殷实了,精神生活也要富庶。塔元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搭台,举办了首届“塔元庄同福杯”徒步大赛,建起了美食街文体活动广场,包括羽毛球广场、乒乓球广场、空竹广场、旗袍队广场、战鼓队广场等。同时,还将非遗手工编织传承人、书画老师“送”到村民身边,让平日宅在家里的村民感受手工编织的乐趣,体验书画创作的快乐。多姿多彩的活动项目,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今天的塔元庄,正掀开全新一页。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一步一个脚印苦干实干加巧干,全村人的梦想正一步步转变为现实。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和平台凝聚起的强大正能量,必将推动塔元庄村在新起点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谱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 【“文明在这里”采访报道组 路弘(中国文明网)单洁(河北《共产党员》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