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身边的党史|目睹日军轰炸立志保家卫国,90岁的他至今仍能背入党誓言

2021-06-21 10:37:12  来源:上游新闻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对于即将91岁、有65年党龄的原巴县公安局副局长兼党组副书记白时亨来说,随着7月1日的日益临近,他的心情也是越来越兴奋。

从19岁入伍保家卫国,到25岁前往凉山州参与保卫民主改革的战斗,再到52岁部队转业到巴县公安局(现巴南区公安分局)管理治安,直到光荣退休,白时亨把一生中最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新中国。

19日下午,聊起时代的变迁,白时亨感叹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随后他还饶有兴致地背起了入党誓言:“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

8岁目睹日军轰炸

1930年7月16日,白时亨出生于重庆市巴县(现在的巴南区)麻柳嘴镇的一个木匠家庭,今年7月他就满91岁了。

他的精神状态很好,仍能自己走路,说话也声音洪亮。

90岁高龄如何保持这样的状态的?白时亨表示这和自己一直以来的经历有关:“我年轻的时候在部队上当侦察兵,用脚走遍了凉山州的山山水水;退役后到巴县当警察,出行依旧是靠双腿为主,所以退休以后我一直坚持每天步行半小时,保持了一个健康的体魄。”

白时亨是1949年11月参军的,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我记得8岁时候的一天,父亲外出做木工,母亲下地去了,就我一个人在家。我们家刚好在麻柳嘴镇的山坡上,结果那天看到了恐怖的画面——一大群日本轰炸机,在轰炸重庆之后,将没有丢完的炸弹丢在麻柳嘴,一颗丢在长江里,一颗丢在岸边,都爆炸了,吓得我躲回了家,只敢在门缝里偷看。”

目睹了日本轰炸机在重庆上空的嚣张气焰后,白时亨埋下了一颗保家卫国的心。19岁的他毅然选择了参军,随后参加了1949年12月的解放成都。

虽然成都战役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61年,但白时亨对这场战役记忆犹新:“当时我所在的部队是打成都的先遣连,我们在简阳的贾家场,和国民党军队狭路相逢。当时10几发炮弹向我们打来,我们连忙趴下隐蔽。爆炸的弹片飞向了我的头部,幸亏当时戴了钢盔,钢盔都被打破了!人没事!也算是有惊无险,不然第一次上战场就报销了。”

保卫民主改革战斗中受伤

上世纪50年代的四川省凉山州,曾进行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民主改革,废除了当地持续上千年的奴隶制(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彝语支各族先民昆明人已发展到家长奴隶制阶段;彝文文献记载,凉山彝族的主要支系古侯、曲涳是唐代由云南迁入凉山,当时带着奴隶而行)。

2009年9月26日的《凉山日报》曾以《凉山民主改革翻天覆地》为题对这段时期进行了总结:“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凉山的变化,我愿意用‘翻天覆地’这个词。‘天上的乌云开啰,地上的浓雾散啰。人民政府像雄鹰一样飞来啰,奴隶主像小鸡一样躲起来啰,压在我头上的大石板掀开啰,我们像青草一样长出来了啰!’”

在1982年从部队转业到巴县公安局之前,白时亨近30年的时间,都在凉山州,据他回忆:“1954年,我跟随部队来到了凉山,当时主要是做侦察兵。我参与了保卫民主改革、平息奴隶主叛乱的一系列战斗,我右膝就是当时作战时受伤的,留下了六级残疾。不过我并没有退伍,而是留在了凉山军分区工作。因为当时我有个优势,就是自学了彝语,平时开大会宣传民主改革,跟群众沟通,都是我在当翻译。”

在众多战役当中,白时亨对1955年12月的普雄战役印象最深:“当时阿侯家、果基家的奴隶主武装非常狡猾,他们围住了普雄县委机关。我们部队紧急驰援,还没进县城就遭遇了伏击,当时一颗子弹几乎是擦着我的耳朵飞过去的,稍微偏一点我就凶多吉少了!”

这场保卫民主改革的战斗格外激烈,在《凉山民主改革翻天覆地》一文中还曾提到:“在整个民改平叛过程中不到3年的时间里,有解放军指战员、地方干部、积极分子、民兵近3000人为凉山彝族人民翻身解放,建设新凉山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为了纪念那段峥嵘岁月,祈祷后面的日子能够平平安安,白时亨的四个子女都在名字最后带了一个“平”字。

顺利完成任务火线入党

在凉山州保卫民主改革的过程中,白时亨感触很深:“奴隶主非常有钱,甘洛很多群众都是居无定所、衣不蔽体,可我们在搜查当地叛乱奴隶主家时,从房梁上发现了一根中空的柱子,里面藏了20多个银锭。奴隶们被称作‘娃子’,完全被当作牲口一样肆意打骂、买卖!在西昌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里,我曾看过一段记录——越西县瓦吉木乡的奴隶苏呷子,在1937年之后的10多年内被奴隶主当商品转卖了11次……所以1955年,当我看到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改革,有望改变奴隶社会落后面貌时,有了想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想法,并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提交了没多久,白时亨就迎来了考验的机会,他在1956年奉命带领几个战友,去普雄县申果庄的一个工作点驻守,这个工作点紧邻奴隶主的碉楼。

因为知道奴隶主掀起的叛乱不得人心,所以白时亨表示自己在作战中采取了保护无辜群众的态度:“我们严守以政治争取为主与军事打击相结合、不打第一枪的纪律,宁可每天揣着手枪、拿着卡宾枪和附近架着机枪的碉堡对峙,也没有主动出击,最后确保了工作点工作人员和群众的安全。因为顺利完成了侦查、守卫的任务,我此前交的入党申请,得到了党支部的批准,在火线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之后白时亨一直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常背诵入党誓言和党章,于是这才出现了他90岁高龄轻松背入党誓言的一幕。

加入公安队伍严于律己

1982年3月,白时亨从部队转业之后,回到了老家巴县(现在的巴南区),进入了巴县公安局,担任了巴县公安局副局长兼党组副书记,日常的工作是管理社会治安、看守所和人口相关工作。

为了尽快熟悉工作,白时亨一到巴县公安局,就开始四处调研,结果在前往铜罐驿检查铁路安全的过程中,他乘坐的小汽车意外翻车。

说起当天的情况,白时亨的三女儿至今仍心有余悸:“当天听说我爸出车祸了,我们家都赶去了医院,一问才知道他们是从山崖上开下来了,幸亏当时山崖下是水田,所以才保住一命,我爸爸主要是小腿受伤、血流不止。”

在医院接受了治疗后,医生建议白时亨要休息15天,没想到他只休息了7天,就又去单位上班了。白时亨表示:“当时我已经51岁了,本身对公安的业务就不熟,再不抓紧时间熟悉业务,就干不了几年了!一个党员怎么能混吃等退休?所以我必须抓紧每分每秒。”

凭着一股对工作的热情,白时亨敏锐地发现要想做好治安和人口的管理,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身份证归档管理。于是1985年,他专程去了深圳,学习身份证管理的相关知识。

学成之后回到岗位,白时亨开始试点身份证,当时的身份证并不是塑封的,而是给居民拍照之后,制作手写在纸片上的身份证,这也是重庆最早的一批身份证。据巴南区公安分局政治处的民警介绍:“如果没有身份证采集、制作,现在的大数据户籍管理根本无从谈起,所以当时白时亨的工作影响深远。”

为了做好人口普查工作,在当时缺少交通工具的情况下,白时亨选择了走路。这件事让同为警察的大女婿佩服不已:“那时候的老警察真的是敬业,凭着一双脚,走遍了整个巴县的101个乡。要知道那时候的巴县,不仅仅是现在的巴南区,还有现在九龙坡的铜罐驿、白市驿,南岸区的茶园、长生桥,沙坪坝区的青木关、回龙坝等地,是重庆最大的一个区县。”

听到大女婿的称赞,白时亨连忙摆了摆手:“不存在辛苦不辛苦,那时候不仅仅是我,大家都得走路。毕竟整个公安局只有两辆车,一辆小车、一辆大车。大家出门办案只有坐公交车和走路,我是党员肯定更要以身作则。其实现在想起来这是一件好事,如果没有当时的锻炼,我的身体也不会这么好了!”

退休以后依旧在发挥余热

原本按照年龄,白时亨应该在60岁(1990年7月)退休,可是1990年刚好是人口普查年,熟悉人口工作的他被返聘回了单位,继续发挥余热,一直干到1992年。

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白时亨非常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他的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都培养成了共产党员,同时他的二女儿和三女儿还加入了警队。

说起干起工作就认真负责的父亲,三女儿说:“老爸不仅仅是对自己严格,对我们家人同样是严格要求。他常教育我,‘你们既是我的子女,也是共产党员,一定要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不要丢了我们家的脸。’”

2019年,白时亨还干了一件心心念念的大事——去朝鲜悼念了牺牲的战友。据白时亨介绍:“我们在成都进行部队整编的时候,一部分战友去支援了朝鲜,还有一部分跟我一样支援凉山,去朝鲜的战友主要打的上甘岭战役,最后一个都没能回来……所以我一直以来有个心愿,就是有生之年去看看他们。眼看年纪越来越大,2019年大女儿陪我去了一趟朝鲜。我去了位于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翻看了志愿军牺牲烈士的名单,可惜没有找到他们的名字,我只能在纪念碑给战友们献上了一束花。我还说了很多话,把我们分别之后我的经历,以及现在祖国的繁荣富强一一告诉了他们。”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白时亨还在6月3日上午再次主持了一堂党课——他佩戴着“光荣在党50年”的纪念勋章,和新一代青年民警们同唱《我是一个兵》,重温了入党誓词,并讲述了自己从部队到公安的故事。

说起6月3日的这次党课,白时亨十分开心:“作为一名老兵和老公安,能够再次给年轻人讲党课,是我的一种荣幸。我希望她们能记住,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党带领我们实现了民主解放、实现了小康,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每一位共产党员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起到带头作用,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