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会镇中元村草莓基地
农村“三变”改革是进一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之后的一个重要突破,是继国家推行农村土地承包制后的又一次革命,是推动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重庆市黔江区在农村“三变”改革工作中,以“五步工作法”推进“五大模式”创新经验,构建了农业农村发展新样本,开启了农村社会发展新动能,开辟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 水田乡石郎村红豆杉基地
推行“五步工作法”,夯实“三变”改革基础
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是全面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黔江区从2018年开始农村“三变”改革试点,目前,已经完成10个乡镇(街道)11个村(社)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黔江区从2018年开始“三变”改革试点,同年,金溪镇长春村被定为重庆市“三变”改革试点村;2019年,中塘镇兴泉社区、金溪镇平溪村、小南海镇新建村确定为全市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2020年“三变”改革试点村扩大到冯家街道寨子社区、正阳街道积富社区、石会镇中元村、鹅池镇鹅池社区、阿蓬江镇高碛社区、白土乡凉洞村、水田乡石郎村等7个村(社)。11个村(社)通过农村“三变”改革试点,试点村(社)农村面貌得到根本改变,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民收入逐年增加。据统计,试点村(社)实现资源折价入股628万元;资金变股金3229万元;农民变股东9055人。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收入达到513万元,新增纯收益12.4万元;农户增收近4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38个;山地特色效益农业作物种植面积新增3万多亩。
在实施“三变”改革试点过程中,黔江区充分吸取外地农村“三变”改革经验,总结出“五步工作法”并大力推行,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
第一步:清理资产,摸清家底。区农业农村委在各乡镇(街道)的配合下,组织专班,从集体资产清理入手,初步清理村级集体资产3172.67万元,其中经营性集体资产40万元,非经营性集体资产3132.67万元;清查集体土地总面积9.57万亩,其中农用地9.07万亩,建设用地0.34万亩,未利用地0.16亩。
第二步:成员界定,保障权利。为了准确掌握试点村人员情况,核定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进行摸底调查户数2889户,确认成员(股东)9055人,配置成员个人股9055股,资本总额541.33万元。
第三步:登记赋码,搭建平台。对集体可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如水库、荒山、小学校舍等属于集体经营性的,确认到村集体经济组织,共量化集体资产金额542万元,组建了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发放了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证书,规范了集体经济管理。
第四步:因村施策,多元发展。2019年对中塘镇兴泉社区、小南海镇新建村、金溪镇平溪村3个村共配套了100万元“三变”改革试点专项经费和100万元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经费,金溪镇平溪村、长春村配套中信集团30万元扶持村集体发展专项经费,探索农村“三变”改革,扶持发展集体经济。如:在金溪镇长春村重点发展“蚕桑+”种植模式,配套种植羊肚菌、生姜、辣椒等,同时建设10万头无抗生猪基地,发展中蜂养殖1000群;在平溪村重点打造“分布式客栈”、“一间房”品牌,发展乡村旅游和土特产品;在中塘镇兴泉社区以“三变”改革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特色产业;在小南海镇新建村重点打造以“十三寨”为主的民族风情村,发展康养旅游。
第五步:完善治理,保障权益。采取“企业+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股权化项目分配模式、村集体内部分配模式,确定分配比例,完善了村集体、成员和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结和收益分配机制,确保村集体有收益,成员户户有分红。
▲ 青颉合作社专题研究合作社规范化运营管理
“五大模式”创新,开辟乡村发展新路径
黔江区在“三变”改革中,结合试点村(社)的资源、资产、资金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土地股份合作制、资源性资产股份制、经营性资产股份制、人力资源股份制、资金投资股份制“五大”股份制创新性改革,为试点村(社)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土地作价入股,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种植、养殖业,农户以土地经营权作价入股,引入外部主体发展特色产业,将村集体耕地和农户流转入社耕地统一营运;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包装、运输、贮藏等相关配套服务。如:金溪镇长春村在“三变”改革中,探索村集体集中经验管理农村土地,发挥资源集中优势,充分挖掘资源潜质,农户将闲置的2800亩土地作价入股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蚕桑产业,参与运营的耕地林地资源,按200元/股,田地1.5股/亩,土地1股/亩,林地1股/亩进行折算,折合资源股2684股,农户以土地作价入股参与分红。财政投入资金按200元/股折算,然后按3∶3∶4的比例分别归入股农户、合作社管理人员、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当年实现“撂荒地变产业基地”,支出劳务费280余万元,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达112万元,股民分红70余万元。
资源开发利用,探索资源性资产股份制改革。采取村集体单独或吸收其他资金参股联合的方式,对村域内的山林、水面、矿山和“四荒”等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打造森林氧吧、天然农庄等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业。如:金溪镇平溪村利用幽静的峡谷、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水等自然风光入股异地搬迁安置民,打造“壹间房”品牌,发展“分布式客栈”名宿,新建窄颈子“游学基地”,基地提供餐饮、住宿、会议、多能厅、扶贫历程展厅等服务项目,发展乡村旅游。配套建设桑葚采摘农业、“情人谷”户外体验、入股澳洲龙虾等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每年10万元以上。
资产入市经营,探索经营性资产股份制改革。探索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鼓励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财产权等入市交易。将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资产资源量化折股,盘活林地、厂房、门面、基础设施等村集体资产,通过自主创业、物业管理、资产出租等方式,盘活闲置资产,或以入股的形式参股经营稳健的工商企业。如:小南海镇新建村重点打造以“十三寨”为主的民族风情村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村集体将闲置房屋按照民俗客栈的标准进行改造,同时与黔江旅投集团建立股份合作制共同经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包装“女儿谷”品牌,发展观光农业、采摘农业、游学基地、露营基地、康养理疗等,延伸产业链,当年实现经营性收入32万多元。
▲ 金溪镇长春村发展立体农业
多元服务外包,探索人力资源股份制改革。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组建专业施工队伍,承担小微型农田水利、机耕道路、土地整治、环境治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管护,提取村集体收益。如:金溪镇联合长春村、平溪村等集体经济组织组建综合服务性组织,打造“金溪护工”品牌,发展人力资源型经济,组建专业施工队伍,承接小型项目建设和劳务外包,延伸物业管理、家政服务、卫生保洁等业务,开展敬老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已经成为金溪镇脱贫攻坚的一大品牌,既带动贫困户就业,同时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因地制宜发展,探索资金投资股份制改革。中塘镇兴泉社区地处城郊结合部,山地特色明显,森林资源丰富,既是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也是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兴泉社区因地制宜推进“三变”改革。一是盘活资源。兴泉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农村土地交易管理平台,统一管理经营,将集中的土地入股三磊甜甜农业有限公司,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建成了4000亩猕猴桃特色产业基地,推行土地流转、反承包果园及劳务。合租经济组织将财政投入资金折股量化到2000亩脆红李种植基地,投入到耕作道路、喷淋灌溉、定干刷白等,规范种植后,基地权属交给股东,产业效益后合作经济组织按10%固定分红。二是用活资金。兴泉集体经济组织在仰头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进财政扶持项目股权化改革,利用股权化改革资金500万元投资三磊甜甜农业有限公司,每年按财政资金的5%进行固定分红(即25万元/年),持续分红5年,其中20%股份归村集体组织(兴泉、中塘)所有,80%股份由土地流转户持有。2019年首次分红,兴泉社区集体分红2.3万元,367户土地流转户分红9.4万元,其中涉及贫困户48户。三是融合发展。兴泉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利用财政扶持资金,投资新建乡村旅游服务平台,整合农村电商、基层供销、再生资源回收,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综合收益。
“三变”改革后的黔江农村,成效显现,农村要素得以激活,农村发展得以加快,农户权益得到保障,初步发挥出“三变”改革后村(社)主导产业突出、发展特色鲜明、示范效果明显、带动辐射力强的示范效应,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重庆市黔江区农业农村委 王殿芸 钟建春)
《农家科技》(2021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