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三社”融合发展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县委办、县政府办印发了《关于推进“三社”融合发展暨强化基层社合作经济组织属性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意见》,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交给供销社牵头组织实施,出台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三社”融合产业发展风险补偿基金实施方案》,健全了“三社”融合发展政策机制。截至目前,通过购置、改扩建、新建等方式,全县基层社资产总面积达到5839.36平方米。隘口镇、钟灵镇等9个乡镇提供土地近1900平方米,用于支持基层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经营服务场所。全县已恢复重建基层社27个,实现了涉农乡镇(街道)全覆盖。按照“四有”建设标准,重点打造了官庄街道、清溪场镇、隘口镇、石堤镇、雅江镇、龙池镇、妙泉镇、膏田镇、溪口镇、钟灵镇等10个基层社示范社。
一、资金落实到位
秀山县委、县政府明确按市级财政资金1∶1比例要求落实县级财政资金。明确“三社”融合风险补偿基金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风险资金共同使用,已到位1000万元。2019年至2020年,县财政共安排“三社”融合发展资金1163万元,专项用于全县19个乡镇(街道)基层社改造建设。同时,县财政每年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提升工程项目资金200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以奖代补资金42万元。
二、创新发展模式,分类推进改造建设
与乡镇(街道)携手合作。秀山县供销社把基层社改造建设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各乡镇产业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着力推进基层社改造建设。县供销社与各乡镇(街道)签订基层社组建合作协议,县供销社负责基层社的建设规划和业务指导,乡镇(街道)政府负责基层社的人才选聘、运营管理和资产监督等具体工作,共同推进基层社建设。
与村集体经济组织携手合作。采取“基层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模式。即先由村(居)集体经济组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再由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与县供销合作社直属企业共同组建基层社。全县有15个乡镇(街道)采取该模式组建了基层社。例如,雅江镇基层社组建成立,县供销社与雅江镇政府多次协商,在选定基层社负责人的基础上,由雅江居委会、小贵德村委会、铭江益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润祥农业股份合作社、万雅刚农业股份合作社、苗堰农业专业合作社等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组建了赛能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再与县供销社直属企业共同组建了雅江镇基层社。
与农业经营主体携手合作。采取与各乡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纪能人等共同合作的模式组建基层社。官庄街道种植大户刘昌群于2016年发起成立了望高农业专业合作社,又于2019年采取“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组建成立官庄街道基层社。该基层社现有管理人员6人,固定务工和技术人员20余人,综合服务社场所400平方米,农机具库房及晒场1000平方米,示范基地200余亩。该基层社紧紧围绕红心柚、蜂糖李、石榴、黄桃等水果观光采摘园建设,致力于城市有机绿色果品供应,并通过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机等为小农户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
三、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提升为农服务成效
培育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推广“村社共建”模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支两委与农户共同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020年,全县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22个,在贫困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14个,入社贫困户13799户,实现全覆盖。在全县推行“一提二分”的利益分配方式,即首先提取公积金、剩余部分按股分配,规范财政专项扶持资金使用。在推进产业发展同时,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依托“重庆农资”秀山公司建设经营网点35个,销售化肥70849吨,农药2681件,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基地42个。石堤镇基层社围绕当地30万亩柑橘产业,组建了30余人修剪队、50余人采摘队、80余人包装队,专门为柑橘产业提供种植、加工、保鲜、储藏和销售配送等一体化服务,服务范围涵盖石堤镇和周边乡镇及云南玉溪市、广西南宁市等地。
促进农产品销售。县供销社主导建设了占地28亩的秀山县柑橘产地集配中心,有加工厂房、恒温储藏库、中转库房7000平米,配置了3条柑橘分级选果线,可同时储藏3000吨柑橘,年加工和销售3万吨柑橘。集配中心已与全国15个省市水果客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辐射带动10余个乡镇10万余户果农,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交易配送柑橘4万吨,销售额超过1亿元。
下一步,秀山县供销社将扎实推进“三社”融合发展,以基层组织提质增效为重点,不断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作出新的贡献!
《农家科技》杂志(202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