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时节,在酉阳县龙潭镇渤海村缘合源草莓种植基地看到,通红的草莓挂在绿叶丛中,红红嫩嫩,十分诱人,前来采摘草莓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市民一边采摘娇艳欲滴的草莓,一边欢声笑语、互相拍照,尽情享受着田园的悠闲与惬意。
“现在基地里不同口感品种的草莓都已经成熟了,我们这儿的草莓不仅结果早、果实大、甜度高,而且柔嫩多汁、酸甜适口,采摘价每千克60~120元,根据不同品种的产量、口感而定,按目前的长势,估计亩产草莓1000千克以上,33个大棚总产值有望达200余万元。”基地负责人王洪波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给记者介绍说。
酉阳县缘合源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10月,自成立以来,合作社坚持把“高品质、安全、绿色、休闲采摘”作为种植的核心理念,逐渐打造出一家集种植、旅游休闲、推广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2016年,酉阳县缘合源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洪波被农业农村部评为科教兴村杰出带头人。2017年,王洪波的合作社被重庆市农业农村委评定为“农民创业孵化基地”,王洪波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草莓大王”。
▲ 王洪波在察看草莓长势
从打工仔到返乡创业者
2015年之前,王洪波一直在外地打拼,打过零工,进过工厂,办过砖厂,经过多年的艰辛打拼,腰包渐渐鼓了起来。2015年,王洪波回到老家酉阳县龙潭镇过春节,期间和朋友在外地旅游时,看到当地以草莓为主的体验采摘搞得热火朝天,效果非常好,每500克草莓采摘价高达60元。“当时酉阳这边还没有搞体验采摘的,我就觉得这是一个商机,有潜在的市场。”王洪波说,这让他萌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随后,王洪波在家乡渤海村4组(酉阳快速通道旁)流转了土地,建了草莓种植大棚。
“这里位置好,属城乡结合部,是县城到龙潭古镇的必经之路,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利。”王洪波告诉记者,这里农田所需的灌溉水源来自龙潭水库,纯净无污染,得天独厚的优势给草莓种植带来了很多好处。
草莓是一种喜冷凉的水果,开花结果的适宜温度为22~23℃,正常成熟的时间是每年的五六月份,王洪波利用大棚把草莓的挂果时间提前到上一年的11月份。2015年12月,王洪波的草莓园正式开园迎客,不少游客前来采摘购买冬季草莓。王洪波第一次尝到了绿色体验采摘农业的甜头。
▲ 酉阳县农业农村委工作人员在“缘合源”草莓基地调研
从“门外汉”到绿色生态种植行家
但是好景不长,一场突如其来的草莓“瘟疫”,差点浇灭了王洪波的创业梦。由于管理技术没有跟上,导致草莓感染病菌,草莓病菌传染迅速,未及时处理,最终导致整个棚的草莓烂掉,眼睁睁地看着长势良好的草莓全军覆没,几十万元的前期投入全都打了水漂。种植的失败给了王洪波沉重的打击。不过多年的打工经历,让王洪波不那么容易就被击倒,沿海人的那种爱拼才会赢的创业精神强烈地激励着他。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只想到失败,要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去做,永远向前看。”王洪波在较短的时间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开始总结经验教训:种草莓光有激情不行,还得用脑,蛮干不行,还得靠技术。
为了尽快掌握草莓种植技术,王洪波多次参加酉阳县农业农村委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远赴浙江建德、四川成都等地的大棚草莓种植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最后与一家主要从事草莓繁育推广的企业达成技术指导协议:每个月,该企业安排技术员来合作社两次以上,实地指导草莓生产,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王洪波逐渐掌握了闷棚、移植、剥叶、疏花、疏果、防病以及调控温度和湿度等一整套种植技术,成长为一名大棚草莓种植的行家能手。
“大棚草莓长年连作栽培,不可避免会造成表土层板结,严重影响草莓产量和果品品质。在草莓收获后的七八月份,利用高温闷棚对土壤进行消毒,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虫卵和杂草种子,同时施入足够的经过发酵的羊粪、油枯混合有机肥,并深翻进土中,采用这种方法改良土壤,有明显的增产和改善草莓品质的作用。”谈起大棚草莓种植技术,如今的王洪波如数家珍,“大棚草莓种植是项系统工程,草莓苗种下去的时候要保持土壤水分,土壤湿度要求达到70%左右,不能过干和过湿。草莓成苗后,主要注意病虫害防治。草莓开花后,大棚停止用药,将每个大棚放入1桶土蜂,便于蜜蜂授粉,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草莓结果后,则主要是保温和通风,以控制湿度;同时,每天都要安排工人在早上9时专门揭棚,下午3时盖棚,以提升草莓抵抗病虫害能力和果实品质。”
不论是在生产现场,还是在面对其他农户的技术宣讲中,王洪波总是不失时机宣传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农户的食品安全意识。他常说:“现代农业重在管理、贵在安全,只有加强管理,让植株少发病、不发病,少用药,才能生产出安全农产品,让大众食之放心,提升消费者的健康水平。”
随着种植技术水平的提升,王洪波的草莓越种越好,草莓品种不断丰富,品质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目前,缘合源草莓种植基地选择了章姬、红颜等五个主栽品种,五个品种的成熟期不一致,味道和口感也各有不同,有原味、醇味、奶油味、巧克力味等。
“大棚草莓从每年的11月份开始挂果,一直可以采摘到次年的5月底,产量能达到3.5万千克左右。”王洪波介绍说。由于他种出的草莓品种多样,果肉多汁,口感甜润,尽管价格稍贵于市场价,但仍受游客的喜爱,特别是节假日,前来采摘草莓的游客络绎不绝。
“草莓通过游客采摘销售出去的占整个基地草莓产量的80%,剩下的20%主要为附近区县的超市供货。”王洪波补充道。
王洪波将现代农业科技、绿色生态理念、旅游观光等元素融入进草莓采摘体验园,以高品质、良好体验的口碑打响了品牌。
▲ 娇艳欲滴的草莓
从单一草莓到四季果园
草莓种植逐渐走上了正轨,王洪波并没有满足眼前的一切,他说草莓种植只是他在种植业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四季有果摘,四季有客来,将家乡渤海村打造成四季花果飘香的美丽乡村,这是我的梦想。”王洪波表示,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在主打草莓种植的同时,他将因地制宜种植各类水果。
“渤海村距离酉阳县城很近,‘钟渤快速通道’建成后,驾车十多分钟就能从县城到达渤海村!我想依托便捷的交通优势,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全力打造四季果园。果园建成后,主要以进园采摘为主、对外销售为辅,同时带动当地农户发展农家乐、民宿等附属产业。”提及农旅融合发展、四季果园的规划,王洪波迸发出年轻人的激情与憧憬。
经调研分析,王洪波确定了适合本地种植的水果,这些水果有葡萄、樱桃、果桑、无花果、苹果、柑橘等,一年四季都有成熟的水果可供游客采摘。
目前,王洪波的四季果园面积达到280亩,部分已挂果产生经济效益。另外,王洪波还种植了100亩无公害蔬菜。
“延长经营期能赚更多钱,拓展经营内容、延伸产业链也能赚更多钱。”王洪波告诉记者,“四季果园将为渤海村的农旅融合发展添上多种色彩。”
从个人致富到大家致富
王洪波尝到了科学种植的甜头。但他心里想的,却是如何带领乡邻共同致富。
在王洪波的合作社里,有一个特殊的规定,那就是用工优先聘用贫困户。“基地随时都需要工人,忙时一天要80多人。”王洪波告诉记者,为了带着困难群众一起致富,他不仅在工钱上给贫困户优惠,还专门建了一个用工备案册,里面记录的是经常到合作社务工的贫困户的名字和联系方式,便于在需要工人时优先找他们。“之所以优先聘用贫困户,是因为我自己就是渤海村人,了解贫困户的情况后,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他们。”王洪波解释道。
自成立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来,王洪波已经解决了附近80多户村民的用工问题,其中贫困户62户。今年56岁的王龙平,是渤海村2组的深度贫困户,由于没有一技之长,王龙平长期以务农维持全家老小生计。2015年,王洪波的草莓基地建成后,王龙平就一直在草莓基地务工。如今,不仅经济上有了更多的收入,王龙平也学到了一定的技术。“比我们以前办田(土话,即种地),确实钱拿得还多,以前办田办个两三千斤只能挣3000块钱,现在一年随便也要赚2万多。”王龙平告诉记者。
“王老板对我们贫困户特别优待,非常感谢他。”长期在基地务工的渤海村4组贫困户梁菊芝告诉记者,她和丈夫在家务农,因为家里有3个大学生,才被评为贫困户。自从王洪波创建合作社以来,她就长期到基地务工,一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
据统计,2020年,王洪波光劳务工资就支出了100多万元。
从单一种植品种发展到多品类规模种植,从单一销售模式到形成集草莓采摘、乡村旅游、农家乐、电商销售于一体的草莓产业服务链,王洪波逐步把绿色无公害草莓打造成当地的农业品牌和农民致富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着渤海村由传统农业向生态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小小的草莓形成了大产业,振兴了渤海村的乡村经济,托起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梦想,无愧于“农业科教兴村杰出带头人”的称号。
城乡统筹发展网-农家科技杂志记者 刘早生 李朋 特约通讯员 王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