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水碧,绿树成荫;白云袅袅,溪水潺潺。走进原乡铜梁,一派天高云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能有如此美丽的环境,得益于铜梁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精准、科学施策,坚决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根据铜梁区生态环境保护局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全区主要河流实现水质稳定达标,涪江、琼江、小安溪均达到地表水Ⅱ类;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4天,同比2019年增加32天。实现辖区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铜梁作为重庆4个先进区县之一被生态环境部列为全国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工作表现突出集体进行表彰。
“五个一律”创新治水 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寒冬时节,虽然寒气袭人,但在铜梁城区中央公园淮远河畔,仍有大批市民或沿着彩色步道散步健身,或用相机、手机拍下值得珍藏的美景。
淮远河因为早年城市规划、管网设置不完善,生活、生产污水直排而发黑发臭,一度成为远近闻名的“臭水沟”。为了给淮远河“刮骨疗伤”,近三年来,铜梁坚持生态城市生态建的理念,推进淮远河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利用人工湿地构建渗透、储存、转输与截污净化系统,整治河道5600米,实施生态绿化工程35万平方米,彻底改变了昔日淮远河“脏、乱、差”的形象。如今,这个建在城市里的原乡中央公园碧波荡漾,风景如画,充满了生态美、野趣美、自然美,成为市民和游客打卡热地。家住亲水湾小区的肖天容婆婆常常到公园来散步,她高兴地说:“现在公园的环境比原来起码好了十倍,水清清亮亮的,花花草草也茂盛,我们几乎天天都要来呼吸新鲜空气。”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是人们追求的美好生态环境,铜梁区坚持系统治水、科学治水,以‘五个一律’为引领,扎实推进‘河长制’工作,彻底整治城镇生活、工业企业、畜禽养殖等污染问题。”据区生态环境保护局水生态环境科工作人员蒋孝峰介绍,我区创新开展“五个一律”治水,肥水养鱼一律坚决禁止,畜禽养殖场一律严格管控,城镇生活污水一律应收尽收达标处理,对不达标的工业企业一律限期整治或关闭,所有水域一律常态化清漂。
同时,我区在控源截污的同时,大力推进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投入资金4.1亿元深入开展伍家水库综合整治、西河暗河综合整治、会龙河综合整治、水源地综合整治以及小安溪、琼江、平滩河、淮远河等河道分段生态修复。通过科学实施清淤疏浚、实施水体及岸线修复整治,加强了流域生态修复,逐步恢复水体生态基流,水源地得到有效治理,流域水环境明显改善。
农村污水治理是老大难问题。我区通过因地制宜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建成68个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改(新)建农村厕所25259户,有效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等农村突出环境问题。
近三年来,铜梁完成城区5万吨污水处理厂国标一级A技改造和24座镇级污水处理厂的技改,并启动了污水处理厂排水末端再净化;实施160多公里城镇雨污分流管网新改建扩建。铜梁对全区1268家养殖场进行全面治理,投入5000余万元,完成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1177家,关停养殖场289家,实现整区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并通过常态化监督管理,促进了健康养殖。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我们将继续实施流域水质提升及生态修复,推进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进一步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蒋孝峰说。
全面打赢蓝天保卫战 “铜梁蓝”成常态
“蓝天白云”是人们看不够的美景。2020年,铜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4天,同比2019年增加32天,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铜梁蓝”已成为常态。
近日,在铜梁区生态环境保护局,工作人员正在通过一个大型视屏观察不同区域空气质量情况。记者看到,随着鼠标的移动,显示屏不同区域的实时环境非常清晰地显现在屏幕上,能够精准分辨烟尘、渣土车、道路扬尘等特征,实现了AI智能自动捕捉污染源。
据了解,这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显示屏与全区53套空气质量监测监控设备和10套TVOC(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监控设备连网,覆盖了全区28个镇街和高新区,对铜梁辖区空气污染进行实时在线分析和监测预警,有利于铜梁快速处置空气质量出现的问题。
“2020年,我区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精准施策,科学防治,坚决打赢蓝天保卫站。”区生态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张忠杰介绍,为切实提高区域环境质量,让群众看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铜梁区统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严控交通污染、工业企业污染、扬尘生活污染,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推动公交出行。目前,铜梁城区实施道路限行,路检机动车2300辆,抽检加油站设施43次,清洁能源公交车比例达95%,清洁能源出租车达100%;加强了水泥、化工等重点行业的废气治理工作;推行施工工地“红黄绿”分级管控,开展了160家餐馆油烟治理,投放了9台无烟腊肉环保熏制设备。
目前,铜梁区正在开展机动车尾气遥感、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一企一策”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智能化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