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川区农广校老师在谭成枇杷园调研
城乡统筹发展网-农家科技杂志记者 刘早生 李朋 特约通讯员 舒静波
“园里90%以上是大五星枇杷,这个品种个大皮薄,肉厚汁多,细嫩化渣,香甜可口,新鲜诱人……去年‘五一’节前后,枇杷成熟期,前来采摘的游客爆棚,少时一天几百人,多时数千人。”行走在合川区古楼镇摇金村的大自然枇杷园,一栋栋连成片的钢制枇杷种植大棚格外引人注目,园主谭成喜滋滋地给记者介绍说,今年的枇杷花开得比去年好,明年收成肯定不错。谁也想不到,这个几经易手的枇杷园一度濒临荒废,谭成接手后,在他多年坚持不懈的细心呵护下,终于迎来了勃勃生机……
新技术助推旧枇杷园重生
谭成曾经是北碚“嘉陵一矿”的一名煤炭工人,1998年,因煤矿经营困难,被分流下岗,随后买了辆小型货车,跑起了运输。干了几年,头脑活络的他又组建了一支劳务队伍,当包工头,修水沟、修公路。2013年,谭成手里有了一定积蓄,正好村子里大自然枇杷园原业主经营不善,亏损严重,正着手转让。谭成觉得打工也不是长远之计,自己从小喜爱花果园艺,枇杷园离家又近,于是将积蓄全部投入进去,把长满荒草的枇杷园接手过来,重新打整。
只凭兴趣是管理不好枇杷园的,没有任何枇杷种植经验的谭成于是四处求学,积极参加合川区农广校组织、推荐的一系列技术业务培训,近的到四川成都、眉山、攀枝花,远的到福建仙游、莆田等枇杷优质产区拜师学艺,并雇请师傅前来蹲点指导。
“要生产优质的枇杷,首先要有好的品种。在合川区农广校老师的指导下,枇杷园从福建引进多个优良品种,通过高接换种技术,淘汰了一些品种,目前当家品种是大五星和早钟6号,大五星有200多亩,早钟6号有二三十亩。”谭成介绍说。
▲ 谭成在大自然枇杷园
为打造枇杷品牌,谭成狠抓田间管理。枇杷开花的时候,有的开得过多,他就组织工人进行疏花干预;结果的时候,有的结得太多,他又带领工人进行疏果干预,摘小留大、摘弱留强,确保每一颗枇杷重量都达到80~100克,一棵树挂果量控制10千克左右,一亩地产量保持600千克左右。同时,他还对枇杷进行套袋,确保着色一致,既有品质又有品相。
曾经,大自然枇杷园的枇杷因霜冻天气造成大面积减产。
据了解,枇杷是秋冬开花,继而坐果。枇杷树虽较耐寒,但开花坐果期的枇杷对温度异常敏感,0℃以下花蕾、幼果易出现冻害。
“枇杷幼果遭受霜冻后,里面的籽都烂了,白色变成黑色,10多天后果子就要枯萎掉落。”2015年,2018年,都是由于突如其来的霜冻天气,造成园内枇杷严重减产,几近绝收。回想起来,谭成现在还心有余悸。
冻害严重发生年,枇杷收入仅有3万多元,280亩枇杷园的的土地流转费就高达20余万元,算上人工管理等成本,入不敷出。一次次的打击,让这个勤劳的庄稼汉心里也打起了退堂鼓。
合川区农业农村委及古楼镇政府了解到大自然枇杷园面临的发展困难,及时提供了帮助和指导,邀请枇杷种植资深技术人员和专家来到谭成的枇杷园把脉问诊,同时,谭成也外出考察学习了枇杷防冻避雨设施的修建,重新树立起了发展枇杷产业的信心。2019年,大自然枇杷园被纳入合川标准化枇杷栽植示范项目,争取上级资金450万元,自筹467万元,投入共计917万元,修建枇杷大棚50亩,它不仅包括了防冻避雨设施,还包括肥水一体化设施、绿色防控设施、果实采后处理实施等一批高科技信息化装备,为枇杷的稳产、高产、绿色种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生态种植确保枇杷品质
为确保种植出高品种的枇杷,谭成积极引进生态循环农业新技术,严格按照“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操作规程规范组织枇杷生产,不使用违禁投入品,建立健全生产操作记录和产品质量追溯记录体系。
距离园子2千米处,有个叫重庆新东方赛鸽公棚的养鸽基地,每年平均养鸽达8000只,产生大量的鸽子粪便。每年大自然枇杷园所要消耗的有机肥多达几十吨,光肥料一项花费就达数十万元。新东方国际赛鸽公棚成立伊始,大自然枇杷园就与其达成合作协议,新东方国际赛鸽公棚所产生的鸽粪免费交给大自然枇杷园消化处理,一来解决了大自然枇杷园有机肥供应的问题,二来也帮助新东方国际赛鸽公棚解决了粪污处理的难题,实现了两家企业共同发展,也探索出了一条“鸽粪—枇杷”的循环发展新模式。
在大自然枇杷园内,一个个粪污发酵池有序分布在园内,发酵后用于浇灌枇杷树。枇杷树上,一张张粘蚊帖有序挂放,园内还分布着50盏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谭成强调,枇杷园在病虫害防治上,坚持预防为主,优先采用生物防治方法,让枇杷实现绿色健康生长。
谭成告诉记者,以往枇杷园主要施用化肥,但化肥的使用不利于土地培养,也不利于枇杷品质的提升。有机肥的使用能防止土地板结,利于枇杷的品质、口感提升,由于肥效期更长减少了肥料的使用量。
近年,谭成在枇杷园里放养了一定数量的土鸡。土鸡啄食地上的枇杷落果、枇杷叶、花、草籽、虫子等天然食物,减少了枇杷树的病虫害;而鸡粪又成为枇杷树的有机肥料,经过一段时间的放养,枇杷树的土壤肥沃了,土质疏松了,树高、胸径和郁闭度等均明显增加。同时,树木的生长速度也有所提高,形成了小小的生态链。
“枇杷树下养鸡,种养结合,绿色生态,满足了前来采摘游客对土货的需求,土鸡每千克卖价高达五六十元,根本不愁销。”谭成介绍说。
▲ 露地枇杷种植基地
多条腿走路,做强精品枇杷园
“种植枇杷要有一定技术,以保证高品质。除此之外,还要在销售上别出心裁,多条腿走路,才能做强精品枇杷园。”谭成说。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谭成抢抓发展机遇,在枇杷园上动脑筋、做起了文章,用“三招”下活了枇杷这盘棋。
作为“中国枇杷之乡”的合川古楼,从2007年起,每年都会举办枇杷采摘节,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采摘、品尝、旅游、观光。为方便游客采摘,谭成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舍得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成园区采摘便道3.5千米,还购置了100把剪刀,200个果篮,建设游客休息亭6个,公共厕所5个;停车场2个,可容纳30辆车停放。目前,正在着手打造乡村旅游民宿,面积达500平方米,每天可接待游客1500人。同时还配套建设了农家乐和3个鱼池,供游客用餐、休闲、娱乐、垂钓。
谭成说,游客进园采摘销售的枇杷,占总产量的45%,同时带动了枇杷园的土鸡、活鱼、花卉苗木等产品的销售。
针对工作繁忙或远在外地朋友们的各种需求,谭成利用互联网,开启异地或懒人吃货新模式,有需要的朋友在网上下单后,现摘现包装,然后快递到客户手中,满足了网上客户的尝鲜需求。借助直播带货、各大电商平台卖出的货,大概占枇杷园总产量的35%。
“顾客就是上帝,他们需要什么服务,我们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谭成说,针对超市和零散客户需要,我们组织工人采摘枇杷,既批发又零售,甚至送货上门,不落下一位客户。谭成的优质服务通过客户口口相传,在枇杷市场赢得了良好口碑,占据了市场份额。据介绍,该枇杷园批发零售销量占到了总量的20%。
大自然枇杷园,在谭成的独具匠心的经营下,从品种、成熟时间、栽培措施等方面不断提高枇杷品质,丰富品种搭配,延长枇杷销售期。同时利用农家小院、池塘、花卉苗木等营造乡土景观,放养家禽、水产品,供游客抓捕与观赏、体验劳作,农旅融合发展做得有声有色,枇杷销售线上线下齐发力,带动古楼枇杷从“量”的生产转向“质”方面的提升,引领当地枇杷生产走向一个新的生存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