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年前,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去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又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中央有部署,地方有行动。
一年过去,一组数据跃然纸上:
“31个”——川渝两地共同实施的重大项目两批、总计31个,涉及总投资约5563亿元,其中已有27个项目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54亿元。
“95个”——95个事项实现“川渝通办”,其中对国家要求2020年底实现“跨省通办”的58个事项进行了全覆盖,拓展新增了32个川渝特色“跨省通办”事项。此外,还将国家要求的2021年底实现“跨省通办”的5个事项列入清单,提前一年完成。
“17条”——川渝间已建和在建高速公路达17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毗邻城市有望实现“高速公路1小时通达”。
“62分钟”——从重庆沙坪坝火车站乘坐“复兴号”列车,只需62分钟即可抵达成都东站。成渝两地进入“高铁公交化”新纪元。
“5000”——2020年,成渝两地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近5000列,历年累计开行量达14000列,占全国开行总量的40%以上。
……
一年来,川渝CP有多努力?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惊喜?在2020最后一天正式获批的川渝高竹新区和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又有怎样的意义?未来有哪些可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出一周年之际,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走进双城经济圈建设一线,为你带来《双城经济圈特写》系列报道。
双城经济圈特写② | 走访高竹新区:它凭啥打响川渝共建“第一枪”?
双城经济圈特写③ | 遂宁、潼南深度“抱团” 这个川渝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获批设立
产业发展协同协作——
从竞到合,一山也可容二“虎”
重庆市渝北区,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延锋安道拓”)高度智能化的车间里,刚离开生产线的汽车座椅摸上去还是温热的。
据延锋安道拓中国品牌事业部总经理蔡泉介绍,公司2003年成立之初,主要为长安福特等本地车企配套。随着川渝合作的不断深化,公司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客户群不断拓展,如今已成为吉利、沃尔沃的供应商。
同时,延锋安道拓也从四川采购零部件。2020年10月,公司急需一批塑料件,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链供需信息对接平台上发布信息后,很快就收到一家四川企业“私信”。“经过洽谈、现场考察后,双方签订了五年合作合同,年采购额达2000多万元。”蔡泉说。
这只是一个缩影。
在中国汽车产业版图上,相距不过300余公里的重庆和四川,堪称西南地区“双子星”。川渝现有汽车整车企业45家,汽车零部件企业1600家,年产值超6000亿元,汽车年产量近300万辆,全国占比近12%。
通过产业协同和差异化发展,两地汽车产业正在呈现“竞合”态势。
重庆聚集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作为传统汽车制造基地,掌握着汽车整车生产、零部件生产等关键环节。
经过多年产业布局和招商,成都已经构建起涵盖汽车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以及相配套的钢铁、冶金、玻璃、塑料等,物流运输、维修、保险等产业集群。
为让合作落到实处,川渝两地经信部门成立了汽车产业合作工作专班,落实专人专责,细化年度具体工作任务,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集中各类资源要素加快推动川渝地区汽车产业协同发展。
如今,两地已有超过300家零部件企业直接为整车企业相互配套,配套金额近百亿元。
而由两地经信部门搭建的汽车产业链供需信息线上对接平台,更是为两地企业搭建了一座桥梁。去年以来,川渝两地汽车产业在平台等相关措施的推动下,整零协同发展进一步加深,累计新增相互配套零部件企业近20家,新增采购金额近8亿元。
与汽车产业一样,两地电子信息产业合作也正在深化。2020年10月29日,川渝两地电子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在四川宜宾签署一揽子合作协议,将共建川渝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走廊,培育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高端研发制造基地。
在文化旅游产业合作方面,川渝两地正在联袂打造“智游天府”和“惠游重庆”网络服务平台,联合主办“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自由行”活动。2020年,重庆14个区县、四川12个市州参加“2020中国农民丰收节·川渝特色农产品交易会”,并同步举办“线上川渝农交会”,接待消费人群11.3万人次,成交近2亿元。
……
随着合作不断加深,一条条全产业链正在川渝两地跨区域加快布局,产业协同协作发展的动能正在不断凝聚。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上午在重庆吃小面、晚上到成都吃担担面,“同城化”就是这么“任性”
“今晚约个火锅?”
“要得!出发了给我说,毛肚点起,等你来烫!”
这样的对话,发生在成都和重庆的一对闺蜜之间。
2020年12月24日,重庆沙坪坝火车站,CR400AF“复兴号”动车组驶出站台,朝成都一路飞驰,于62分钟后抵达成都东站。
至此,成渝两地进入了“高铁公交化”的新纪元。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全线通车。丰富的物产和工业产品源源不断被运往祖国各地,来自外地的货物、人员也得以较快进入川渝,重庆成都及沿线城市经济因此得到快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有赖于道路物流拉动,成渝铁路沿线年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从通车前的183.2元提高到3218元。
2015年12月26日,成渝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一条西起成都东站,经简阳南站、资阳北站、资中北站,内江北站、隆昌北站、荣昌北站、大足南站、永川东站、璧山站,抵达沙坪坝站的高铁线贯通,成渝间单程通行时间缩短到1个半小时以内。
如今,随着 “复兴号”在成渝线上开跑,成渝1小时高速交通圈顺利打通。
不仅仅是高铁。
12月7日,四川开江至重庆梁平高速公路正式动工。这是2020年以来,重庆开工建设的川渝间第4条高速公路,也是重庆直辖以来,川渝首次联合开工的一条省际高速公路,标志着两地交通协同联动进入新阶段。
随着合川小沔互通、永泸高速重庆段等建成,川渝之间已建和在建高速公路达到17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毗邻城市有望实现“高速公路1小时通达”。
水路方面,去年初开通的“沪渝直达快线”缩短了上海至成渝地区水运物流时间,上水至重庆12天、至成都14天左右。同时,重庆对进口转关货物实施“离港确认”模式,为企业节约了1-2天中转时间,让川渝货物更高效更快捷地“通江达海”。
“十四五”期间,川渝两地还将启动重庆至合江和赤水、大竹至垫江、成渝高速扩容、遂渝高速扩容等项目建设,努力构建两地间便捷高效的多路径通道群。
随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程度不断加深,成渝两地跑步奔向“同城时代——早上吃小面,晚上吃担担面,就是这么任性!
城乡建设走深走实——
毗邻地区九大平台建设有序推进
“我爸是重庆渝北的,我妈是四川广安的,我在这里上班,工资不错,离家还近,感觉很满意!”
2020年12月23日,四川瑞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行政人员王渝笑着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她原先在外地从事美容行业,3个月前回到家乡,进入这家公司,骑车上班只需五分钟,方便照顾孩子和老人。
瑞创所在的地方,正是日前正式获批的川渝高竹新区。
根据方案,川渝高竹新区是广安和渝北在不打破行政隶属关系前提下,在邻水县高滩镇、坛同镇,渝北区茨竹镇、大湾镇,一体化规划建设的跨省域新区。高竹新区将打造成为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跨省域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和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目前,高竹新区已建成面积达5.5平方公里,引进企业129家,其中超过80%为重庆企业配套,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
事实上,居住在川渝交界处的人们,早已实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新区设有发往重庆举人坝轻轨站的直通车,每天四趟,主要用来接送两地通勤的工作人员。在这里,“0826(广安)”和“023(重庆)”的区号可同时使用。
川渝高竹新区投资促进与运行中心主任、重庆仙桃数据谷公司副总经理杨继刚说,目前新区计划分三步走:一年起步,筹建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组建开发建设集团公司,编制发展规划等;三年打基础,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推进重点产业;五年大发展,城市形态初步形成,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基础设施内敛外畅,现代产业加速集聚等。
高竹新区,仅仅是川渝两地在毗邻地区打造的9个平台之一。
根据2020年8月川渝联合出台的《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推进方案》,双方将共建9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涉及四川的泸州、广安、达州、遂宁、资阳、内江共6个地级市,以及重庆的合川、江津、荣昌、永川、垫江、渝北、长寿、大足、开州、梁平、合川、城口、潼南13个区县。
一年来,川渝毗邻地区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有序推进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合作机制,不断取得重点领域合作事项和项目突破……随着“经脉”和“骨肉”不断融合,相关地区城乡建设也不断走深走实。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95个事项跨省通办
2020年11月11日,重庆市公安渝北分局龙山派出所,何金芳拿着户口簿喜笑颜开。她没想到,只用了一天,母子三人的户口迁移就办好了。
“我是四川通江人,在渝北购买了商品房,两个娃儿上学急需户口簿报名,可把我急坏了。没想到现在户口从四川转到重庆,这么快就办好了。”
2020年7月21日,成渝两地九个区的公安派出所率先启动“跨省市户口迁移一站式办理”试点工作,通过以公安部全国人口信息库为支撑,依托公安专网跨省(市)流转审批手续、证明材料,取消跨省市迁移需要纸质迁移证和准签证流程,群众办理户口迁移只需要到迁入地派出所便能“一站完成”。
11月10日,经反复对接、论证完善,川渝全域启动“跨省市户口迁移一站式办理”,两地户口办理由原来最长25个工作日缩短为现在8个工作日即可办结。
除了户口迁移,还有更多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了跨省通办包括电子监控违法处理、婚姻登记预约服务、社会保障卡挂失与解挂等95个事项。
比如,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方面,重庆、成都两地全面取消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纸质表单邮寄传递,推动关系转移电子化,实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业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卫生健康方面,川渝实行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联网,采取“分层分级分类”推进方式,在两地统一组织实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联网工作。截至2020年10月底,联网医药机构大幅增长,新增住院费用结算医疗机构1090家,总数达到1835家。
住房保障方面,川渝两地在全国率先上线运行信息共享平台,初步实现两地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贷款等信息共享。同时,设立川渝公积金一体化绿色通道,异地转移接续手续办理时间由1个月压缩至2-3天。
人才建设方面,双方明确17项人才协同发展具体举措,并实施博士后学术交流计划,促进博士后双城行。两地还签署人才公共服务协议,实现“天府英才卡”“重庆英才服务卡”8项服务内容对等互认。
生态环保联建联治——
共抓大保护,共护绿水青山
这里,左岸四川,右岸重庆,一河隔两地。
以前,河里钓上的鱼有股煤油味,打上来的水可以练毛笔字。如今,臭烘烘、黑黝黝的河流变得水清岸绿,成了名副其实的景观河。
这条河叫铜钵河,发源于四川省大竹县白坝乡,在大竹县观音镇流进重庆市梁平区,经梁平区七星镇、碧山镇后,再次回到大竹县,最终在达州市达川区汇入州河。2020年4至6月,经监测,该河流牛角滩断面的水质均属Ⅳ类。
作为跨界河流,铜钵河水系复杂,河道岸线管理范围未划定,管理主体不明确,存在执法部门权限重合和空白区域,基层环境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
9月,四川省生态环境厅、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签订《深化川渝两地水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协议;梁平区人民政府、达州市人民政府签订《铜钵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治协议》,向铜钵河水污染发起攻坚。
目前,在大竹县观音场镇,新建的污水主管网3.7千米和污水支管网4.5千米已在施工中。另外,观音镇污水处理厂也在实施提标扩能项目,改造现有处理工艺。
像这样“共饮一江水,共护一条河”,正在川渝之间不断上演。
自2020年4月1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签订《深化川渝两地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协议》《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合作机制》《联合执法工作机制》等有关协议以来,两省市从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环境联合执法等方面建立机制、协同合作、资源共享,不断推动川渝两地生态共建环境共保落地见效。
在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方面,2020年6月22日至30日,重庆渝北、永川、合川、荣昌区生态环境局会同四川内江、泸州、广安、达州市生态环境局,组成四个联动帮扶组,对重庆渝北、永川、合川、双桥经开区及四川内江等5个区域,开展了今年第一轮次联动帮扶,突出VOCs检查重点行业10个、企业30余家,发现并移交涉大气环境问题线索23条。
在危险废物处理方面,两地建立了转移“白名单”制度。目前,“白名单”制度已经实施。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重庆之间跨省转移危险废物,互补性强,而且距离近,既可以减少转移环境风险,也可以充分共享资源,更有助于强化成渝两地危险废物联动管理。
此外,川渝还开展跨省级生态环境联合执法,落实跨界突发环境事件协作处置机制,共护生态环境。据悉,自2020年4月1日以来,双方开展联合执法12次,检查企业100余家。
改革开放共促共进——
从“渝新欧”“蓉新欧”到中欧班列(成渝),变的不只是名字
2021年的第一天,两列满载电子产品、机械零件、智能家电的中欧班列(成渝)号,同时从重庆、成都出发,一路向西,驶往欧洲的德国杜伊斯堡和波兰罗兹。
从“渝新欧”“蓉新欧”到中欧班列(成渝),变的不只是名字。中欧班列(成渝)号,肩负积极探索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打造了合作共建、高效运营的样板。
事实上,过去一年,在疫情冲击之下,成渝两地中欧班列运输各类防护服、口罩、制氧机、额温枪等防疫物资超5万吨,实现全年同比近60%的逆势增长,是我国国际贸易中不可忽视的一抹亮色。
数据显示,2020年,成渝两地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近5000列,历年累计开行量达14000列,占全国开行总量的40%以上。
目前,两地采用“枢纽集散+干线直达+多式联运”模式,覆盖欧洲全域,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把我国内陆腹地与欧洲中心腹地紧密串联起来。形成了辐射欧亚、串联东盟、多向互联的国际流通体系,构建起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高效大通道。
除了中欧班列,川渝两地正通过实施一系列改革开放措施,将内陆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2020年6月3日,重庆市商务委和四川省商务厅签署工作方案,启动共建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两地将争取国家支持,依托重庆主城都市区和成德眉资同城化都市圈拓展自贸试验区发展空间,并建立川渝口岸物流合作发展机制,搭建口岸物流综合运营平台,共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打造内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和亚欧铁路货物运转中心。
11月20日,在达州举行的2020中国物流投融资暨物流枢纽合作大会上,由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成都市口岸物流办、四川省港投集团等29个单位共同发起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枢纽联盟正式成立,旨在增强两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枢纽共建,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创新发展。
昔日内陆腹地,如今开放高地,川渝两地携手,正转身迈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
从基建到民生,从产业到项目,从规划到落地……
过去一年,川渝携手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并肩跑出了“加速度”。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的一年,川渝CP再接再厉,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首席记者 佘振芳 实习生 梁浩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