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奋进“十四五”新征程 | 重庆市委“十四五”规划《建议》汇聚众智绘蓝图

2020-12-25 20:17:11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

城乡统筹发展网12月25日讯(记者 李文萍)今(25)日,中共重庆市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共重庆市委常委、秘书长,市委新闻发言人王赋介绍《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起草过程、主要特点和总体框架等内容。

规划《建议》背后:汇聚了方方面面的智慧

规划《建议》于今年12月3日全文公开发布,由14个部分构成,分为三大板块,共63条,起草历时十多个月时间,汇聚了方方面面的智慧。

“规划《建议》的形成可以概括为两句话。”王赋介绍,一是,市委规划《建议》起草的过程是全市统一思想、深化认识、理清思路的过程;二是,市委规划《建议》起草的过程是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的过程。

市委高度重视规划《建议》起草,专门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领导领衔43个课题,围绕“十四五”发展开展集中调研,两次交流调研成果,形成一批含金量很高、很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很多内容都写进了规划《建议》,并组织精干专班,集中各方面力量,在十个月时间里共同来起草规划《建议》。

同时,专门召集38个区县和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分主城都市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三个片区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区县和部门的意见建议。市委还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各个方面专家座谈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座谈会、党外人士座谈会等,听取大家的意见,集思广益。还深入开展“网络问策”,广大人民群众以各种方式建言献策,先后征集到有价值的建议1000余条。规划《建议》稿形成后,市委正式征求了市委委员和各区县、各部门的意见。

规划《建议》主要特点:四个充分体现

王赋指出,规划《建议》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重庆发展实际和工作特色。

规划《建议》通篇都体现了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特别是“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要求。

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央规划《建议》,是“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是起草市委规划《建议》的基本依据,必须全方位对标对表。市委规划《建议》逐项对接落实中央规划《建议》确定的目标要求和任务举措,是重庆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施工图”“任务书”。

同时,“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写入中央规划《建议》文本,这在市委规划《建议》文本中作了非常充分的体现。此外,这个规划《建议》文本,即便把“重庆”两个字去掉,也能一下子就看出来这是重庆的规划,具有浓浓的“重庆味”。

规划《建议》主线脉络:三个“新”

市委规划《建议》逐项对接落实中央规划《建议》确定的目标要求和任务举措,是重庆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施工图”“任务书”,充分体现了重庆发展实际和工作特色。这个规划《建议》文本,即便把“重庆”两个字去掉,也能一下子就看出来这是重庆的规划,具有浓浓的“重庆味”。

王赋表示,贯穿规划《建议》的主线脉络就是三个“新”。

一是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这是科学谋划“十四五”发展的逻辑起点。新发展阶段,说一千道一万,最本质的要求是高质量发展。市委规划《建议》文本通篇都体现了这一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改革、开放等各领域各方面部署都体现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二是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是编制规划文本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规划《建议》提出的“十四五”发展指导思想、重要原则、主要目标、重大任务和保障措施,都体现了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的要求。

三是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在规划《建议》中作了非常充分的体现。特别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件事本身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市委规划《建议》文本里,围绕积极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重大项目、重大工程,讲得非常清楚。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