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奉节:激活文化生态资源 走好旅游扶贫新路

2020-11-24 14:55:22  来源:奉节县攻坚办

近年来,奉节县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用好生态、人文“两个宝贝”,因地制宜发展文化旅游,致力于打造文化高地、旅游胜地、扶贫基地,取得显著性成果。

2019年接待游客20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0.6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8.3亿元;4.88万贫困人口从事旅游行业,收入约2.64亿元;奉节旅游上榜2019“中国最美山水生态文化旅游名城”“中国旅游业影响力年度文化景区”“中国醉美摄影旅游目的地”“国家级美食地标城市”,获评2020“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示范县” “中国天然氧吧”等荣誉称号。

▲ 十元人民币背景图——夔门天下雄

推动顶层设计 统揽工作全局

一是统筹发力建机制。成立县委书记、县长“双组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夔州旅游文化新区,统筹县内重要资源、重点招商引资、重大文旅活动、重大项目建设;整合29个保障性、要素性、融合性部门,压实33个乡镇街道旅游+扶贫“一岗双责”,构建“党政领导、部门联动、乡镇实施、扶贫到村、工作到户”帮扶机制。

▲ 本土电影《橙妹儿的时代》

二是多规合一施对策。全面梳理、开发整合365个特色旅游资源,聘请专业团队按照“多规合一”编制多个“旅游+扶贫”专项发展规划,涵盖贫困村“八难八有”,同步实行“一乡一色”“一村一品”“一户一策”。

▲ 奉节柑橘博览园 摄影:王传贵

三是统一包装优项目。滚动建立重点建设项目库,每年孵化100余个“扶贫+旅游”项目;串联体验园、生态园、特色小镇、景点、景区、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进行统一包装、管理、营销,覆盖更多贫困群众,提高文旅项目带贫益贫质量。

▲ 亚源农业生态观光休闲体验园

四是资本撬动强动力。实施全域旅游奖励补助办法,每年设立1亿元旅游产业发展基金;落实各项招商引资政策,2019年新增文化旅游市场主体80余家,旅行社25家,旅游服务网点18家;社会、金融、民间资本3年滚动投入100亿元,社会资本参与度达到60%以上,开发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生态园等100余个重点项目,实现旅游企业由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为旅游扶贫提供强大动力。

▲ 奉节绝美乡村 摄影:樊朝辉

质变带动模式 夯实扶贫基础

一是A级景区带动。依托地域、文化特色,分类365处原生资源,结合山清水秀、人文风物、独特气候、生态产业等旅游元素,划分白帝城·瞿塘峡·三峡之巅、夔州古城、三峡原乡·迷宫河、天坑·地缝、龙桥河、茅草坝滑雪场六大核心区,九盘河、金凤山、天鹅湖城市后花园、川武当长龙山、竹园古镇·平安乡川东游击队、城市滨江公园长廊六大旅游片区,推进“创A升A增A”行动,凝聚资源竞争力,扩大景区吸引力,增强助贫带动力,A级景区达到15个,其中白帝城·瞿塘峡景区列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预备名单。

▲ 国家风景名胜区——白帝城景区

二是贫困村变旅游示范村。开展贫困村产业提升行动,采取“政府+企业+集体”开发模式,建设亿元产值村40个、千万元产值村150个,将35个贫困村打造成旅游示范村,其中永乐镇白龙村在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帮扶下打造“三峡第一村”,按照5A级景区编制总体规划,流转4000余亩土地,总投资6.3亿元,让100余户村民在本村本土吃上“旅游饭”。

▲ 秋赏红叶正当时 何川摄

三是产业园变旅游体验园。大力推行“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等模式,引导农民以资产、经营权等入股联营,建设康养、休闲、采摘、体验等现代旅游观光产业园60个,3000余户贫困户实现股金分红、劳务收入双重收益,像青龙镇大窝社区把矿区变景区,128人从业旅游,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年收入100万元以上;375户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每年20%纯利润作为分红基金。

▲小寨天坑秘境探幽之旅

四是贫困户变旅游就业户。围绕旅游景区运营需求,按照贫困户优先原则,300余名贫困户在景区务工,10个非经营性景区解决416名贫困户就业;500余名贫困户经过免费培训进入“演艺圈”,吃上“文艺饭”,600余名贫困户获得导游结业证,200余人成功推荐景区就业;深入挖掘夔梳、夔砚、夔绣等“非遗”技艺79项,发展“非遗”传承人271名,带动2080名贫困户纯手工制作非遗工艺品。

▲ 充实游客“后备箱”

五是旅游消费带动。布局旅游特色美食街区20个,美食之家100家,餐位3.2万余个,推出“三峡原乡”特色菜120道,吸纳440名贫困户参与美食服务和餐饮就业;提档住宿服务消费水平,登记注册宾馆酒店812家,床位3.7万余张,其中贫困户参与住宿服务提供床位600余张;打造夔门印像等文创产业特色商圈、商业街,旅游接待娱乐服务场所70余家,吸纳630余名贫困户从事商贸服务业。

▲ 奉节美食烤全羊

创新扶贫路径 打造奉节样板

一是扶贫路变旅游致富路。开展旅游扶贫交通提升行动,建立“一体化”路网体系,376个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四好农村路里程达到11330公里,其中旅游景观道及通景道高达2846公里,全面打通旅游扶贫“毛细血管”,同时不断延伸入户路、田间路、产业路,实现贫困区域、贫困人口全覆盖,每条扶贫路都是旅游路、产业路、致富路。

▲ 奉节最美风景路

二是贫困村变旅游示范村。开展贫困村产业提升行动,采取“政府+企业+集体”开发模式,建设亿元产值村40个、千万元产值村150个,将35个贫困村打造成旅游示范村,其中永乐镇白龙村在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帮扶下打造“三峡第一村”,按照5A级景区编制总体规划,流转4000余亩土地,总投资6.3亿元,让100余户村民在本村本土吃上“旅游饭”。

▲ 壮美三峡第一度假村

三是产业园变旅游体验园。大力推行“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等模式,引导农民以资产、经营权等入股联营,建设康养、休闲、采摘、体验等现代旅游观光产业园60个,3000余户贫困户实现股金分红、劳务收入双重收益,像青龙镇大窝社区把矿区变景区,128人从业旅游,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年收入100万元以上;375户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每年20%纯利润作为分红基金。

▲ 青龙镇大窝社区矿区变景区

四是贫困户变旅游就业户。围绕旅游景区运营需求,按照贫困户优先原则,300余名贫困户在景区务工,10个非经营性景区解决416名贫困户就业;500余名贫困户经过免费培训进入“演艺圈”,吃上“文艺饭”,600余名贫困户获得导游结业证,200余人成功推荐景区就业;深入挖掘夔梳、夔砚、夔绣等“非遗”技艺79项,发展“非遗”传承人271名,带动2080名贫困户纯手工制作非遗工艺品。

▲ “非遗”技艺乡坛子香菇酱

五是贫困房变旅游经营房。通过危房改造和环境整治,融合人文、诗意、涂鸦、色彩等文旅元素,统一外观外墙、内部内设等民居风貌,改造成为“三峡人家”,实现贫困户“开门是店、关门是家”,发展农家乐1576户,其中建卡贫困户630户,户均年增收5万元以上;推出 “卡麂坪”等30家精品民宿、10个度假山庄,辐射周边贫困户286户;兴隆镇龙门村实施农房收储、原址改建,打造“龙门客栈”,每年可获村集体收入12万元,同时配套六大产业片区,带动400余户村民增收437万元,户均增收1万余元。

▲ 精品民宿“龙门客栈”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