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巴山区腹地的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下营村,许多村民的一天是从中午开始的。
6年前,这个鄂西北的小村庄是重点贫困村,339户村民中有179户是贫困户。搭上电商快车,短短几年里,上百户人家开起网络商店,2017年整村脱贫“摘帽”。2019年,该村电商销售收入达1.8亿元,接待游客10万人次,村民人均纯收入达两万元。
旧貌换新颜。如今,“淘宝第一村”是下营村的“昵称”。10月下旬的一个上午,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来到这里,只见村口溪流潺潺,崭新的楼房矗立,商铺招牌林立。让人奇怪的是日上三竿,许多人家还未打开大门。
“全村500多家网店主营绿松石和农产品,店主每晚7点半至深夜1点、2点直播销售,一般临近中午才起床,所以上午村里看到的人少。”村支书刘廷洲解密说。
30多年前,下营村因盛产绿松石出名,有国营的绿松石矿场坐落于此。一些村民干过采挖工,一些村民远赴西藏等地经营绿松石实体店。2008年,22岁的王韬大学毕业后,去西藏给家里的绿松石专卖店帮忙,学电子商务的他在西藏试水开起淘宝店,利润可观。
1989年出生的蒋家明原本也在西藏做绿松石生意。2012年7月,他第一个回到村里,花4000元买来一台组装台式电脑。“在家乡一样能挣钱,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
注册网店、设计网页、拍照、上货……蒋家明成天坐在电脑前捣鼓。不料,近半年过去,一单都没有成交,村里的议论多起来:23岁的小伙子成天关在家里玩电脑,“不务正业”。
“别人能成功,我不信自己搞不成。”顶着压力,蒋家明虚心向王韬学习,终于在那年年底,做成第一单。这一单“几乎没挣钱”,但给了蒋家明莫大的信心。
也是那一年,90后王杰返乡跟蒋家明一起开网店,卖绿松石制品。靠着诚信与勤奋,两人的网店生意越做越红火。2013年,蒋家明盖新房、结婚、买车,“轰动了”整个村子。
“蒋家明在家里开网店发财了”的消息越传越广,一下子在全村吸引了20多名村民来“拜师学艺”。大家一起开网店,组团去县城买电脑、买相机,摸索怎么把绿松石制品做得更精致,把生意做得更好。
2014年,下营村全体电商从业人员自发成立下营村电商协会,蒋家明当选首任会长。当年,该村网店发展至60多家。2014年年底,下营村被阿里巴巴集团授予“淘宝村”称号。
“做电商,就得勇于接受新事物,不断学习新知识。”2015年,眼看电商产业逐渐从电脑端向移动端发展,在村委会带动下,下营村电商协会开始组团参加培训,学习微商运营技巧。2018年,蒋家明又与会员们赴云南、浙江等地学习直播带货。
为支持电商扶贫,下营村还建起电商扶贫中心。8间直播室,可供村民直播推销产品。
“大家看仔细了,我手上拿的是百分之百的原矿石,这个切面的颜色是很正的蓝色,可以做珠子,也可以把玩。”天刚黑,村民蒋春莉就来到“海哥松石直播间”,开始直播。
曾经,蒋春莉和丈夫黄海在十堰市区做直播销售,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整个上半年,夫妻俩留在村里做直播。
2019年年底,郧西县委、县政府帮扶下营村开通5G双千带速电信网络。大半年时间,黄海、蒋春莉夫妻俩还在村电商扶贫中心成立了一支12人的直播团队。
队员有本村、邻村的,有贫困户,还有外省人,“他们都是受疫情影响,选择和我一起创业。”黄海说。
在下营村村口,一条“电商+勤奋+诚实+沟通=成功”的红色标语被贴在显眼的地方。村支书刘廷洲说,如果下营村电商的客户买到问题产品,可以直接打电话找他投诉。
蒋家明介绍,2014年村电商协会成立时即立下规矩:诚信经营,绝不能坑蒙拐骗,如果店内出现假货,将被永久除名;绿松石是全村的金字招牌,全体会员必须珍惜。
2016年3月,一名线下客户慕名从内蒙古来到下营村买货,客户找到蒋家明,买了一批价值1万多元的绿松石,直接给的现金,因为是老客户,双方没具体数数。晚上,蒋家明的爱人发现,客户多给了400元。蒋家明急忙与客户联系,将多余的货款转账回去。这名客户非常感动,陆续又介绍了许多其他客户。
靠着诚信,蒋家明的电商事业越做越好。2017年,他被阿里巴巴集团授予“淘宝村优秀带头人”称号;2020年9月,其绿松石创业项目在“创青春”湖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农业农村组决赛中荣获金奖,他的年销售额也早已突破千万元大关。
8年时间,下营村电商协会已发展会员300余人,会员平均年龄介于28岁至30岁之间,也有上了年纪的村民跟着一起做。
51岁的郭明凤,丈夫久病缠身,两个孩子读书,收入来源就是几亩坡地,她家于2014年被定为贫困户。2015年,不会打字的她决定跟着村里人学开网店。起初,大家以为她是说说而已。没想到,郭明凤真的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学着拍照、玩微信。
“只识些简单的字,咋做微商?”有人问郭明凤。
“我老老实实跟客户说:我不会打字,你要啥货,就发语音。我们语音交流。”或许就是这份朴实,为郭明凤赢得了客户。这几年,郭明凤年销售额均超过30万元,成为村里的佳话。
绿松石资源有限,下营村今后的路怎么走成为近年来摆在下营村面前的挑战。
在村电商扶贫中心,记者看到,一楼展厅里,除了各类精美的绿松石外,还展销茶叶、蜂蜜、红薯粉等多种农特产品。“我们鼓励电商优秀带头人与贫困户签订合作协议,打造农产品网售联盟,将农特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助农增收。”刘廷洲介绍,2019年,全村两亿元电商收入中,农特产品销售额占比30%以上;同时,生态农业、乡村旅游成为村里经济增长新板块。
2018年年初,村民梁思维家流转151亩坡地,种植水晶软籽石榴。如今,梁思维和丈夫晚上开网店卖绿松石,下午到地里干活。今年国庆长假期间,1万多斤石榴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一“红”一“绿”,让她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雷宇 通讯员 杨洪霞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