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金针菇平面多穴集控栽培技术

2020-10-20 10:59:26  来源:瓜果蔬菜报

金针菇平面多穴集控栽培法,是河南镇平县菇农在总结银耳袋栽技术的基础上,根据金针菇丛生性的特点,着眼于快发菌、快出菇,以集控培养为主要特征的一项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 9月下旬至次年2月上旬接种,4月下旬出菇。

2、菌丝培养 接种后,在室内进行堆排发菌培养,袋堆呈井字形,接种穴朝向一侧。根据气温高低决定袋堆高度,20℃~25℃时堆2~4层,10℃~20℃时堆4~8层,10℃以下堆8~20层。培养温度(料温)控制在20℃~25℃,菇房保持黑暗,每天通风一次。培养7~10天进行第一次翻堆,菌丝吃料达0.5厘米后,揭开胶布留火柴梗粗通气孔;经5~7天培养,孔穴间菌丝相互连接,进行第二次翻堆;第三次翻堆时,挑出菌丝,揭去胶布,扩大穴口进行催蕾。其余菌袋亦按此要求分次移至出菇场。从接种至催蕾,一般约9天。

3、出菇管理 可分别采用室内床架或室外畦沟进行出菇管理。

室内床架栽培要在室内搭竹木结构栽培架,宽1米,层距60厘米,架上铺薄膜,床架间留70厘米人行道。当菌丝长满菌袋,接种穴周围有大量菌蕾出现时,用刀片沿接种穴周围割划直径约5厘米的穴口,使培养基裸露,平放在床架上,穴口向上,用地膜覆盖,保温保湿。

出菇期间,室温控制在8℃~15℃,相对湿度保持85%以上,每天通风一次,并加强光和温差刺激。菇蕾生长时,将地膜改为拱形覆盖,以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一般在12天左右,菇柄伸长到10厘米,菌盖直径为0.5厘米时即可采收。头批菇采收后,将菌袋放入水池中浸泡补水,再按前述方法管理,可连采3~4批。也可将采完头潮菇的菌袋,于浸水后移到庭院中用薄膜覆盖,利用昼夜温差刺激催蕾,现蕾后再放到室内床架上进行出菇管理。

室外畦沟栽培要选排灌方便的场地,东西向开畦沟,宽50厘米,深40厘米,灌满水,待水下渗后,撒干石灰粉消毒。将已开穴口的菌袋卧放畦沟内,穴口朝上。在沟埂上架弓形竹片,覆盖薄膜,两端开口通风2~3天,借光和温差刺激菇蕾发生;菇蕾生长期间,封闭两端通风口,增大二氧化碳浓度,在薄膜上盖草帘遮光降温,使菇自然生长。采收后在畦沟内灌水,再重复上述管理,可连收3~4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