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增收致富磨河畔,青山绿水述幸福

2020-10-12 11:40:18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作者:贾梦妍

远处,博格达峰高耸入云;近处,草甸绵延起伏,路旁,小楼古色古香。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们脸上满是笑意......

这里,是达坂城区西沟乡水磨村,因有怪榆谷磨河绕村而过得名。

“党的十八大以来,水磨村变化特别大,不仅盖了新楼,修了路,大家的腰包也越来越鼓。”近日,在水磨村生活了一辈子的村民马忠福说,“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幸福。”

转型致富

从“老三样”到特色种植

干净整洁的村庄,形态各异的榆树,块块农田相邻,牛羊悠然自得,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

而在四年前,水磨村还是个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村民收入低、村容村貌差的村子。

村民李建援家有24亩地,过去一直种植小麦和玉米,收入低不说,还没销路,但村民历来都是种土豆、玉米、小麦这样的“老三样”,李建援说,算下来,以前到年底自家只有两万元左右的收入。

要想富起来,老观念得变一变。

2016年,达坂城区下大力气调整种植业结构,鼓励农户大面积发展特色种植,好政策加上好收益,各乡镇农户积极性特别高。眼看着周围村子种起了雪菊、百合、黄瓜等作物,李建援着急了:“收入上不来,必须得转型了。”

经过培训和学习,李建援试种刀豆成功后,将24亩土地全部改种,去年,他还和一家种子公司达成合作,算下来一年纯收入十多万元。

李建援还通过承包其他农户的土地来扩大种植规模,如今他的刀豆种植面积达100亩,还种植了30亩蔬菜。

据统计,2017年,水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40元,2018年为17990元,2019年为19800元,实现连续增长。

改善人居环境

村民积极参与“大扫除”

自从挂上了“新农村示范村”的牌子,村民们不仅日子过得更好了,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建设美丽乡村成为共识。

“乡村振兴不能光让农民富口袋,更要增强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建设一个山青水碧的美丽家园。”水磨村党支部书记路保险说。

说干就干。2016年,水磨村全村采用原址翻建的方式,完成新农村改造,还启动了水磨田园综合体项目,倾力打造磨河田园景观带,实施了水磨村新农村示范村院落院貌改造项目......水磨村实现大变样。

2017年,水磨村实施美丽乡村工程,统一修建围墙,主干道安装路灯,每周村两委安排垃圾车收运全村垃圾,洒水车在街面洒水降尘。每个月还发动村民、党员志愿者队伍开展“大扫除”,保持村庄环境整洁卫生。

“看到这么整洁的街面,谁要是再随地乱扔垃圾,自己都觉得脸红。”村民马忠福说,大家自觉维护全村环境卫生的意识逐渐增强,生活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现在,一说动手打扫卫生、收拾庭院,村民参与积极性可高了。”路保险说。

背靠青山绿水

游客多了农家乐生意好了

10月8日,水磨村5队村民李风林夫妻俩在自家农家乐里忙着炒菜、烤肉,招待两桌客人。“新农村建设让村里环境好了,来玩的游客多了,农家乐的生意也好了。”李风林笑着说。

开农家乐之前,李风林就靠十余亩的农田生活,每年收入不到两万元。“现在村里天天有游客,农家乐天天有客人,一个月就能赚8000多块。”李风林说。

依托西沟乡政府磨河古榆林生态徒步道建设项目,建设沿磨河流域贯通水磨村、陈麻子村的步行道,并配套花草栽植、树木绿化、小景观、廊桥等,在北侧湿地修建木栈道、观景台,这样的好风景,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今年,水磨村又对怪榆谷磨河生态园的游览线路、园区规模进行调整和扩大,大力发展旅游业,惠及沿线更多村民。

目前水磨村全村有商超9家,餐馆12家,农家乐3家,到旅游旺季,每日可接待游客1400人次。

作为乌鲁木齐的新农村示范村之一,水磨村的建设已初见成效。“我们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努力把生态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精心编排美丽乡村经典旅游线路,把水磨村打造成特色乡村旅游品牌。”路保险说。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