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大河奔流擘画绿色发展新画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调研记

2020-10-09 15:47:3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9日电 题:大河奔流擘画绿色发展新画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调研记

新华网 李函林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奔腾河水向东流,气象万千满目新。记者近日实地走访甘肃、宁夏、河南三省区调研发现,随着国家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发力,“山河相依、人河相亲、城河相融”的新局面正在逐步开启。

打造水清岸绿的生态河

金秋时节的黄河两岸,稻谷飘香,从西向东,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生态发展画卷铺展开来。

甘肃兰州,黄河两岸水草丰美,花香扑鼻;宁夏银川,毛乌素沙漠西南缘,湖水如镜,蔚然成荫;河南开封,水绕绿城,百羽翔集……

沿黄生态绿城生机勃勃、日新月异的背后,是自然环境的大幅改善。

曾几何时,作为黄河上游最大的工业城市和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兰州工业排放造成的黄河污染问题一度突出。

近年来,通过严控工业污染排放、沿河截污、河道湿地修复等措施多管齐下,黄河兰州段水质已稳定达到国家二类水质标准。

坚定坚决的治理,不仅换来了水净、岸绿、景美,也进一步畅通了兰州的城市建设发展思路——在黄河之滨重点打造黄河风情线。沙滩足球场、音乐喷泉、健身步道星罗棋布,21个公园、1.5万亩绿地成为城市中的迷人风景,来这里健身、休闲的市民络绎不绝。

站在由昔日废弃的兰铁泵站改造的观景台上,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副主任文书平如数家珍,“中山铁桥、黄河母亲雕像、白塔山公园、兰州碑林……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风情线全面呈现了黄河之滨一段一特色的独特风情,让市民更有幸福感”。

同样位于黄河上游的宁夏银川,曾经是座黄沙笼罩下的城市。“黄沙漫天舞,沙丘比房高”“天上无飞鸟,地上无寸草”,传唱多年的民谣是半个世纪前银川灵武市白芨滩的真实写照。

紧靠黄河与银川市、位于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的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直以来都是银川防沙治沙的“第一线”。

“在白芨滩植树造林形成了生态屏障,有效遏制沙漠的南移西扩,黄河的输沙量大大减少,进而确保河床稳定”,白芨滩管理站护林员吴敬忠说,宁夏引黄灌溉区几十万公顷良田得以保障。

让贫瘠的黄土地披上绿装,让“人进沙退”的奇迹得以实现,绝非一件易事。扎根这里种树治沙36年的吴敬忠,忆起曾经的点点滴滴:“以前汽车无法驶入,只有靠人背起水泥板,运至沙漠里的施工现场,平均每人1天运送近百块水泥板。就这样靠着人一米一米的前进,终于把路铺进了沙漠腹地。”

经过三代人的不懈努力,一道坚实的“绿色长城”已然成型。白芨滩从人迹罕至的沙漠变成了如今63万亩的绿洲。

从上游奔腾向东,裹挟着中游的泥沙,黄河下游的河南因此成为地上“悬河”最突出、历史上决口最多的河段。

“黄河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说,河南就处在‘豆腐腰’的位置。多年的泥沙淤积,导致河床不断抬高,洪水虽小,水位却高,洪水风险依然是最大威胁。”河南省开封市第一河务局局长潘佳良一语道破“害河”桀骜难驯的症结。

以往一到汛期,村民便苦不堪言。72岁的开封市民祁长明回忆,“逢下雨发洪水,到处都是泥,把土地、道路、房屋都冲毁了,路上麻袋一铺就是十几里”。

坚持治理,久久为功。多年来政府采取打坝绿化水土保持、小浪底水利枢纽调水调沙、整固堤防等措施,黄河两岸焕然一新,决口得到有效治理。

“以前这里遍布养殖场、建筑垃圾、饭店,如今环境好了,人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站在开封黄河生态景观廊道示范点黑岗口,祁长明感慨仿佛置身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家园。

从昔日的“脏乱差”到如今的“美如画”,从荒山秃岭到满目苍翠,生态美连着百姓福,造福了无数岸边的群众。黄河不仅为沿线城乡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也打造成为一道道绿色生态廊道,形成了人水相依、和谐共生的局面。

建设传承历史的文脉河

奔腾不息的九曲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黄河不仅是波澜壮阔的自然之河,更是源远流长的文明之河、精神之河。

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黄河流域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约12.4万处,世界文化遗产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19处,国保单位分布密度约为全国平均密度的2.6倍。

千百年黄河流域遗留的遗址文物成为了见证黄河文化、讲述黄河故事的核心载体。

一部黄河史就是一部华夏文明史。甘肃作为黄河上游文化的中心代表地,210万年前千姿百态的黄河石林、起于汉兴于唐的黄河上游古渡口“河口”、明清时期“茶马互市”和茶叶贸易通道上的重要关城金城关……众多自然和文化遗址在这里聚集,见证着中华民族的繁衍变迁。

河西宝卷、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太昊伏羲祭典、洮砚制作技艺……瑰丽古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孕育而生,印证着黄河文化的璀璨和辉煌。

一部黄河史就是一部中国水利史。天下黄河富宁夏,自秦汉以来,宁夏百姓就屯垦戍边,利用南高北低、适度坡降的地理优势引黄灌溉,造就了一片丰饶充盈的土地。

秦渠、汉渠、唐徕渠……这些以朝代命名并仍在流淌的古渠系,是宁夏大地上“活着的文物”,千秋流淌,润泽至今,造就了两千多年的宁夏引黄灌溉史。

然而,哺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也是桀骜难驯的忧患河。翻开史册,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是一部与黄河水患抗争的历史,历朝历代都将治理黄河作为兴邦安民的大事。

在万里黄河第一观——河南省武陟县嘉应观,从大禹治水到西汉贾让的“治河三策”、从明代潘季驯的“束水攻沙”到林则徐治水,流传千古的治水功勋在这里记载。

“在治理黄河过程中,中华民族彰显出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创造了黄河岁岁安澜的历史奇迹。”河南省武陟县嘉应观景区管理局党组书记翟嵩峰说。

新中国成立后,在治理黄河过程中,诞生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半个多世纪来,焦裕禄精神一直是沿黄百姓治理黄河、脱贫致富的力量源泉。如今的兰考,只见绿树成荫,农桐间作,林茂粮丰,为祸千年的黄河决口问题,早已不见踪影。

从历史文化遗址到珍贵古文物,从治黄故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了黄河万千气象的历史文化积淀,彰显了中国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生存智慧,蕴含了中国人开拓进取、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临黄河而知中国,鉴往事而知来者。新时代新征程,黄河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向心力的精神纽带,更加坚定了我们对文化的自信。

依河而生的人们正不断汲取黄河的养分,让黄河文化以新生形象传递新声,让民族传承以古朴韵味焕新生活,让治黄故事以民族精神凝聚磅礴力量。

走向景美惠民的幸福河

把绿色作为底色,发展才更有亮色。在“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24字方针指引下,黄河流域各省区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金秋的甘肃省泾川县平凉市白家村,绿意正浓,游人不断。

探访远古文化、品尝特色小吃、游览风土人情……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址,白家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聚焦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走出一条美富共赢的道路。

“以前,160多户村民住在半山腰的破旧窑洞,吃水要下山挑。如今,山洼地修得平整,砂化路直通山顶,村子山清水秀,村民们搬下山住进新房,纷纷办起了农家乐。”甘肃省平凉市白家村党支部书记白宁安说起今昔变化,心中充满感慨。

特色农产盘活了,劳动力也盘活了。生态旅游鼓起村民的“钱袋子”,如今的白家村已全部脱贫,背后靠的是布局规划、公共配套和生态治理。

像白家村一样,沿黄不少地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吃上了黄河这碗“生态饭”,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正一步步变为金山银山。

在宁夏,贺兰山东麓土地瘠薄,难以生长庄稼,而其日照充足、砂石土壤、降水量少等得天独厚的风土条件,成为世界上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的黄金地带之一。

“十几年前,这里是废弃的矿产采空区,通过将废石和废弃建筑材料重新设计利用,现在已经打造成景美如画的酒庄了。”看着葱茏的庄园,志辉源石酒庄董事长袁辉感慨道。

目前贺兰山东麓已建成92个酒庄,多年的葡萄酒酿造与葡萄酒文化沉淀,游客们纷至沓来品尝美酒,感受异域风情,开启了葡萄酒酿造经营、生态建设和观光旅游的和谐发展新路。

与此同时,种植葡萄带动了一批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我们酒庄提供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不少是附近生态移民来酒庄务工,平均每人每年能获得4、5万元收入。”袁辉说。

小葡萄串联起的紫色大产业正在贺兰山东麓蔚然成形。截至2019年底,作为我国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酿酒葡萄产区,综合产值达261亿元,每年为生态移民提供就业岗位约12万个。

生态产业变身“摇钱树”,优美环境成了“聚宝盆”,黄河流域一方方水土上兴起了一个个绿色产业,以“绿”生“金”的探索遍地开花。

相较于甘肃、宁夏发展现代农业,河南把制造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向着“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的目标阔步前进。

目标决策的背后是壮士断腕的变革和努力: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持续推进,低端落后产业加速调整淘汰,非污染型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一批“顶天立地”的高端制造业崛起:郑煤机首创世界最高的液压支架多项关键技术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中铁装备成功研发了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国内最大直径泥水盾构等大批开创性产品。

如今,河南制造正迈向河南“智造”,工业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五、中西部第一。

向绿色转型要出路,向生态产业要动力,因地制宜构建富有地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正成为黄河两岸的共识。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正沿着蜿蜒万里的黄河铺展开来。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