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铜梁庆林村:文化铸魂 润泽乡村

2020-09-17 16:38:29  来源:美丽铜梁

初秋时节,行走在铜梁区土桥镇庆林村,宽阔平整的柏油马路,满眼的绿树清新,花草葱翠,散发出迷人花香。不远处,三三两两的村民坐在院坝前拉家常,谈笑风生……一股文明和谐的新风涤荡乡村。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近三年,庆林村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通过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培育良好家风、选树先进典型等,将“德”文化种进百姓心田,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文化魂”。

完善“硬软件”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上午9点过,庆林村党群服务中心刚刚上班一会儿。71岁的刘静淑老人像往常一样,吃过早饭之后,便来到庆林村农家书屋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

“现在开门就看得见青山绿水,张口就能呼吸新鲜空气,农活忙完还能去农家书屋下下棋、看看书。”刘静淑开心地说,虽然生活在农村,可日子过得一点都不比城里差!

刘静淑告诉记者,原来农闲的时候,几个老家伙经常聚在一起打麻将,现在,一有空他们就会到农家书屋来看看书,也会到讲习所听听讲座,日子别提多充实了。

庆林村党支部书记夏远辉介绍,三年来,庆林村坚持文化惠民,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健全完善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农家书屋、讲习所、荷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供学习、健身的好场所。

同时,经常性地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健康知识讲座、法律知识宣传、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以娱促学,不断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有了明显提升。

一则家训 传承良好家风

“家中有个老,当有一个宝。”在庆林村5组张远文家门口张贴着这样的“家训”。

88岁的母亲和83岁的婆婆长期住在她家,由她照顾饮食起居。冬季保暖的帽子、毛衣、羽绒服等,她总是提前备好;为了让老人吃得营养,她从书店买来食谱变着花样给老人做营养餐;她把婆婆当“老小孩”,与婆婆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多年,从来没有红过脸、吵过嘴,而且婆媳俩关系越来越亲密……她孝敬长辈,尽心侍奉母亲、婆婆,是群众心中不折不扣的好女儿、好媳妇。

“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我只是尽了做女儿、做媳妇的本分,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让我的孩子也能做一个有孝心的人。”面对大家的夸赞,张远文淡淡地说。

家训孕育好家风,这样的故事在庆林村并不鲜见。夏远辉告诉记者,村里结合“家风润万家”系列活动,引导村民树立家训家规:通过开设家庭教育讲座,学习交流家庭教育经验,引导家庭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以院坝会、座谈会、梦想沙龙等形式,开展“好家风大家谈”,探讨交流良好的家风;开展寻找“最美家风家训”活动,挖掘和宣传有典型意义的家风家训,引导广大家庭总结提炼自己的家训……

榜样示范 文明新风扑面来

在庆林村党群服务中心入口处,一幅特殊的宣传栏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在这幅宣传栏上,展示着“新乡贤好乡亲”的先进事迹。

“独子意外身亡,生前欠下67万元巨债,儿媳丢下债务一走了之,陈淑梅、李其云两位老人强忍丧子之痛,多年来起早贪黑,替子还债,抚养孙子。”

“76岁的陈荣明从事乡村医生工作已有50多年了,一直为庆林村群众服务看病。多年来,不管刮风下雨,还是深更半夜,他都坚持出诊;不管群众有钱没钱,对待病人,他都一视同仁。尽管年纪大了,身体比较差,他始终坚持在服务群众的路上。”

……

近年来,庆林村积极挖掘本土乡贤文化,用群众身边的典型引领示范,通过积极开展“新乡贤好乡亲”、“最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榜样的熏陶,传播向上向善正能量,引领全村形成文明有礼、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良好社会风尚。

同时,庆林村还围绕城市提升、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文明旅游、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探索建立了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守护绿水”、“文明劝导”、“美化家园”、“和睦关系”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切实发挥好志愿者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村营造起邻里和谐、守望相助的浓厚氛围。

如今的庆林村,处处充满着文明的气息,如阵阵秋风,润泽新田,荡涤心灵。

“以文化人,孕育文明之花。”夏远辉表示,下一步,村里还将通过党员示范、典型带动、活动助推、村民互助、志愿服务等方式,鼓励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并形成示范效应,让庆林村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和谐文明。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