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乡村振兴周刊|木龙村蝶变的秘密

2020-09-02 09:05:29  来源:重庆日报

巫溪县凤凰镇木龙村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先后获得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绿色村庄,市级科普示范村、最美乡村、文明村镇等称号,是巫溪城的后花园。

然而,就在五年前,木龙村人居环境杂乱、邻里纠纷不断、经济发展停滞,是当地出名的“穷乱差”村。

是什么让木龙村发生巨大变化?“重建家风,我们找到了乡村文化振兴的‘金钥匙’。”8月31日,木龙村党支部书记胡述奎向重庆日报记者揭开了木龙村蝶变的秘密——

“扫”不掉的陋习

胡述奎今年70岁,当过电站厂长、乡党委副书记、乡人大主席。2010年,他退休回到了老家木龙村。

当时的木龙村,柴草粪土乱堆、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畜禽散养,村民赌博成风、邻里纠纷不断,许多村民还养成了软、懒、散的毛病。

2013年,胡述奎高票当选木龙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胡述奎就提出,要把木龙村打造县城的后花园,着手整治年久失修的道路,实施危旧房改造项目提升人居环境。

很快,木龙村变了个样儿:白墙红瓦、树木林立,房屋错落有致、院落干净整洁,城里人也来休闲观光。

但好景不长,院落的环境卫生因缺乏维护,又变得脏乱差。

“门前放把扫把,谁不空打扫的,我来帮你扫!”随即,胡述奎要求村干部带着扫把下村,见到哪家不干净就帮忙打扫,同时叮嘱村民自备两把扫把,男人忙时女人打扫、女人忙时男人打扫。“实在忙不过来,我们村干部来帮你扫。”

村民柯某卫生习惯差,胡述奎就提起扫把上门帮他打扫清洁。房前屋后、里里外外、旮旯角落,他帮忙扫了个遍。柯某坦言,胡述奎第一次上门扫地,自己是抱着看笑话的心理,看他能坚持扫多久!一次、两次、三次……柯某不好意思了,自己养成了每天打扫清洁的习惯。

但人居环境不仅仅是打扫清洁,胡述奎发现,诸如乱丢、乱堆、乱排、赌博等陋习还不能一时改掉,只要一忙起来,很多村民又忘了打扫清洁。

“村干部也不可能随时进院入户代劳扫地。”面对这些“扫”不掉的陋习,胡述奎有些伤脑筋——他意识到,没有群众的彻底觉悟,就不可能具备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后花园的持续动力,“必须挖掘村民的内生动力,让文明习惯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捡”起来的家风

在后来的入院走访中,胡述奎发现,很多村民家中收藏有家谱、族谱,并把爱卫生当成家风家训写在了里面,其中还包括邻里团结、勤俭持家、敬老孝道、诚信友爱、尊师重教等内容。

天下之本在家,村支两委决定重新把尘封在柜子里的家风家训“捡”起来。

木龙村有426户村民,有胡、王、江等41个姓。村支两委商议决定,开展“树家风、传家训、立家规、扬家德”活动,动员村民把家谱、族谱中关于家风家训的内容截取下来,同时每个姓氏推选有威望、有文化的村民组成专门队伍,结合时代特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完善新的家风家训,从家风入手,引导村民培育良好的文明习惯。

后来,全村41个姓氏对家风家训进行了梳理、规范、提炼,并制作成牌匾固定在村民家门口的墙上。其中部分家风家训内容如下:

胡氏:仁爱兴家,义德齐家,奋发荣家,勤俭持家,清廉保家, 诗礼传家。

谭氏:广交良友,普惠乡邻,恤寡怜孤,敬老怀幼。

宋氏:和待乡邻,宽厚谦虚,谨言慎行,洁身自好。

……

“悬挂家风牌,既是村民自我提醒,又能邻里互相监督。”凤凰镇党委书记冯克林说,家风家训既要展示出来,也要落实在行动上。

为此,木龙村立足家风家训内容,在全村开展道德星、卫生星、守法星、计生星、学习星、诚信星、风尚星、环保星、公益星、团结星等“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实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培树典型,不断提升文明程度。

与此同时,木龙村将家风家训建设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结合起来,用家风家训激励和鞭策贫困户克服“等、靠、要、懒”思想,树立自力更生、主动脱贫的意识,评选脱贫光荣户培育带动贫困群众立脱贫之志、谋致富之路。

截至目前,木龙村共评选“十星级文明户”71户、“脱贫光荣户”56户,带动了全民学习践行家风家训。

“孕育”出了文明

过去,木龙村在水拦沟(土地名)修建过河桥,很多村民不愿投工投劳,更不愿意出力出钱。这两年,木龙村修建公路、广场、观景台、休闲步道等先后占地80余亩地,但没有一个人村民要过一分钱的土地补偿金。

家内满室馨香,里巷必然和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家训已成为木龙人为人处世的“引路牌”,不仅让忠孝、和睦、勤俭等家族文化代代相传,同时汇聚成淳朴的民风,点燃了乡风文明、助推了乡村治理。

“十星级文明户”谭学青的两个儿子结婚后,加上儿媳、孙子和孙辈们,全家共10口人,在家风家训的熏陶影响下,尊老爱幼、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勤奋创业,三世同堂,是远近闻名的文明家庭。

“家庭和睦,重礼谦让,与人为善,与人为友。”谭氏的家风家训,谭学青早已铭记于心,她不但操持好自己的大家庭,还主动帮助外出不在家的邻居杜发珍打扫清洁卫生,成为村民学习的榜样。

此外,木龙村顺势而为,又推动村规民约和村训的建立完善,并在全村多个显目的位置挂牌展示。村训具体内容如下:

爱党爱国、遵纪守法、敬业奉献、诚信礼让、产业兴村、勤劳致富;村风文明、邻里团结、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绿色环保、宜居木龙。

“乡村治理,群众是主体。”胡述奎称,家风家训建设,立足于每个家庭的践行与传承,由点带面“孕育”出了文明乡风,夯实了乡村治理的群众基础,保证了木龙村村规民约、村训的顺利实施。木龙村因此也焕发出美丽乡村的文明新气象。

据介绍,在开展“洁净家园、文明家风”行动中,木龙村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要求农户对房前屋后实行“三包”,对垃圾实行“日清日运”,全体村民积极响应,在全县率先实现了垃圾分类。

建起了“后花园”

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中,国家投入仅有500万元资金。资金有限!怎么办?村干部有些为难。

很快,全村老百姓主动自筹1000多万元钱,280户村民很快就完成了危旧房连片整治,同时还打造出了龙潭大院、白赶大院、胡家大院等3个人居环境示范大院。

木龙村村主任刘啟选称,家风家训建设激活了群众谋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促进了村域发展,让美丽乡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近年来,木龙村考上本科以上院校学生达57人。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群众基础,助推了木龙村的发展。截至目前,全村硬化村级公路16.5公里,全村扩宽6.5米村级道路7.31公里,新修田间便道12公里、田间沟渠3100米,基本实现了到户有水泥路、田间耕作有便道。新建山坪塘14口,铺设到户管道4100米,建成1800亩经果林基地高效节水灌溉系统,为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

依托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木龙村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种植琯溪蜜柚1800亩;引进龙头企业流转土地,打造1000亩花卉苗木基地;建设68千伏光伏发电,培育生态农庄5家,年接待游客8000人次。到去年底,木龙村脱贫69户208人,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0431元。

“环境美了、乡风好了、产业也起来了。”村民向家全不再在外地打工,回村带头开起了农家乐。向家全说,“村子变美了,离县城这么近,游客会越来越多,生意也会越来越好。”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