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有金,地里有米。”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金米”二字寄托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乡亲们铆着劲儿想要过上好日子。
然而,村子地处秦岭腹地,山多地少,生活格外艰苦。大山里的老百姓只能靠种玉米、土豆,换取一些细粮,过着“吃水肩挑人抬、赶集翻山越岭”的苦日子。
2015年,金米村的贫困发生率高达21.85%,土地少,技能人才少,村民文化程度低,人均收入低,基础设施差。如何破解脱贫难题?当地政府将目光投向特色产业。
种木耳,成为金米村村民首选,当地群众一直有种植木耳的习惯。地处暖温带到亚热带过渡性地带,金米村冬暖夏凉、气候温和,是木耳适生区。
56岁的村民王极东从父辈手里学了木耳点种技术,“3年才能收个五六百斤,赚不到什么钱”。王极东说,种木耳最怕下雨,“一下雨耳子烂了,一家人的心都揪在一起”。
王极东对种木耳渐渐凉了心。妻子患上糖尿病,儿子还要读书,他卷起铺盖,到外地当起了建筑工。
2017年,柞水县开始将木耳产业作为“一县一业”的重点来抓,在金米村建起现代农业产业园,出台一系列扶植政策。想多陪陪家人的王极东半信半疑地留在村子里。
村集体经济与企业签订借贷合同,为像王极东一样的农户免费提供大棚和木耳菌袋,并进行技术指导。耳农与村集体签下“借棚还耳、借袋还耳”的协议,承诺每季木耳采摘结束后,将成品耳上交统一销售,扣除借袋成本。
“合作社以每斤30元的保底价统一收购,扣除菌袋成本和集体经济提留后,每斤干木耳可挣7元左右。”一茬儿下来,王极东心里有了底。如今,他认领了两个大棚,3万多个菌袋,一年至少能有4万多元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他计划着,要多存点钱,给刚大学毕业的儿子“说个好媳妇”。
秦岭多宝,和金米村一样,位于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的蒋家坪村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既有女娲故里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有陕南地区特有的秀丽山水。
然而,绿水青山并没有转换成金山银山,村上2000余亩1974年种植的集体茶园,大部分已荒废搁置。
党员罗延会决定做“第一吃螃蟹”的人。2004年,他承包了村上430亩集体茶园。但由于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茶园连续多年处于亏损状态。
由于老县镇不是传统的茶叶重镇,到了采茶季,罗延会要为茶叶的加工和销路发愁。他只能每天一早雇人采茶,然后骑上摩托车“扫街”卖鲜茶。
为破解园区发展瓶颈,2014年,蒋家坪村引进凤凰茶业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对既有茶园进行改造提升,建成1000平方米的茶叶洁净化加工厂。
县里派出党建指导员,推动园区成立“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帮扶模式,提供品种选育、代销代卖、事务帮办等多方面服务。罗延会当选技术厂长,负责管理凤凰公司流转的茶园。
有了企业带动,蒋家坪村的茶产业开始加速发展。村里有了“秦巴绿茶”和“秦巴红茶”两个商标,在西安等地成立6个销售中心,每年生产销售茶叶10余吨、产值达800多万元。
产业“壮实”了,带动乡村发展更有韧劲。蒋家坪村确定了“茶旅融合”发展思路,花费30万元修建了女娲凤凰茶叶现代示范区的千米步道。
这里离安康市区仅半个多小时车程,美丽的茶山风景汇聚了不少人气。罗延会抢抓时机,投资160万元在村委会对面建起“平安居”民宿。他告诉记者,今年“五一”,8个房间,天天爆满。
“以前是个荒茶园,闲在路边无人管,老板换了好几个,年年亏本不赚钱,自从建起党支部,企业顿时换新颜,如今茶园变金山,群众个个好喜欢。”蒋家坪村的老百姓用这样的顺口溜描述“凤凰”涅槃后的喜悦心情。
从输血到造血,特色产业扶贫扎实推进,让更多建档立卡贫困户“站了起来”。来自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新兴村的刘小兰就是其中一员。
作为“鎏金铜蚕”的发现地,池河镇种桑养蚕历史绵延千年。在父母的指导下,刘小兰很小就掌握了养蚕技术。但受限于规模,刘小兰一家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改善。
2007年,结婚生子的刘小兰感到生活压力增大,她决定扩大养蚕规模。没有土地和桑园,就流转别人家的,并不断自学提高养蚕技术。
几年下来,刘小兰经营了30多亩优质桑园,建立起小蚕共育点,创办了家庭农场,并为池河、城关、后柳三个镇的210余户蚕农共育小蚕1300余张。等小蚕发育到一定阶段,蚕农们把在她那养护的蚕种领回家,十多天后就可以卖茧挣钱。
“我不能一个人富,要带着大家一起富。”创建了“蚕宝宝托儿所”模式的刘小兰,经常走向田间地头,手把手为农户传授桑蚕的养殖方法。
如今,在一批像刘小兰这样的致富达人带领下,石泉县已发展桑园70282亩,养蚕农户近1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2%;2012年至2019年养蚕量稳定在7万张以上,连续8年位列西北五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