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打造“近邻晤福”城市党建品牌

2020-08-26 09:39:41  来源:中国城市报

为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工作生活期间留下的“远亲不如近邻”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委组织部在山腰街道聚福小区探索推行党建引领“近邻”基层治理模式,围绕提升拆迁安置小区涉迁群众获得感,突出党建引领,指导聚福小区创新载体平台,倡导邻里相亲、互帮互助,大力培育“近邻晤福”(晤福,闽南语谐音“有福”“五福”,意喻邻里和睦相亲、福气安康)居民小区党建服务品牌,探索多涉迁村集中安置小区治理样板。

引领福:组织聚力

“我们小区是拆迁安置小区,之前在小区内经常看到车辆乱停、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的现象。但自从有了小区业委会,这些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小区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在泉港区山腰街道聚福社区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上,居民代表连先生颇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围绕“强党建促治理”目标,泉港区委组织部、区住建局、区民政局、山腰街道共同牵头实施社区社会组织规范化管理专项行动:出台《泉港区构建城市基层党建“126”模式实施方案》,突出社区党组织堡垒功能,在推动聚福小区业主委员会规范运作基础上,成立业主委员会党支部,由小区业委会主任兼任党支部书记,实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发挥社区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作用,突出小区党支部对小区各类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推行“两议两评两公开”工作机制,带动业委会、物业公司、群团组织建设,提升小区治理水平。

同时,引导聚福小区党支部与周边的凤安村、埭港村、陈庄村、上西村等13个涉迁村党支部及区科协、区法律援助中心、交警大队、移动公司等8家单位组建“邻里红”党建联盟,通过开展共建活动,统筹整合各单位资源,动员机关党员融入小区志愿服务、关爱帮扶、环境整治等活动,协调办理涉迁户不动产权证700多套,帮助涉迁户子女入学23人,促进小区和谐管理。

敬业福:党员聚力

在聚福小区,每栋楼的门口都张贴有党员楼长的照片和联系方式。“谁家遇到急事难事,我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小事及时解决,大事向社区反映。”22栋党员楼长陈爱真说:“我每天都要到各楼层转一转,这样安心些。”

今年,聚福小区推行“党员楼长制”、党员“三诺”、在职党员“双报到”、社区干部常态培训等务实举措,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引导党员就近就地发挥作用,参与小区治理:深化楼栋党小组工作,推行“党员楼长制”,从楼栋离退休干部、机关在职党员、业委会委员、志愿服务骨干等住户中遴选7名优秀党员担任楼长,引导其当好政策宣传员、民情信息员、邻里联络员、环境监督员、文明劝导员“五大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建设“楼长议事亭”“楼院茶话室”“党代表冠名调解室”等场所5处,协调解决居民、邻里的揪心事烦心事,提升小区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

同时,由区直机关党工委与山腰街道党工委牵头,指导社区党组织通过设立专门报到点、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常态化开展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活动,推行需求清单、服务清单、项目清单“三清单”服务制度,实施“505微心愿”特色党建项目,组织驻区单位、街道、社区、小区等党组织共同实施服务项目。目前,聚福小区已有50多名在职党员到小区报到,认领并实现困难党员群众微心愿130多个,落实“三清单”项目12个,解决居民诉求50多项。

泉港区结合实施安控区涉迁村“离土不离村、乔迁利不减”服务管理创新专项行动,开展涉迁村干部“转型提质”工程。泉港区通过举办“头雁能力提升”培训班、专题培训班、集中轮训等方式,组织涉迁村主干到先进地区观摩交流,安排村级后备力量到村支书导师团导师所在村(社区)异地挂职,借鉴社区管理、小区治理等先进经验,实现由“服务村民”向“服务居民”的过渡转型。目前,已先后组织赴江苏泰州、江阴和福建厦门等地培训6场次,安排17名涉迁村干部进行异村挂职。

共济福:邻里聚力

“学校放学早,我们大人又不在家,孩子的安全和学习等问题如何解决?”聚福小区居民庄女士向小区党支部如是反映。为此,在区委组织部和街道党工委指导下,聚福小区建设“党员+青少年成长营”,联合驻区单位树人托管品牌机构共同实施“邻里为民公益项目‘树人公益课堂’”,着力打造“四点钟学校”;招募退休老干部、教师、社区工作者等志愿者10多人,采取“导课后作业、导科普知识、导心理健康、导兴趣培养”的“四导”方式,为36名涉迁家庭子女进行课业辅导、免费培训、健康教育等,并举办了DIY汉堡包、垃圾分类、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少年儿童体验“爸妈不在家、小区就是家”的温馨氛围。

泉港区在聚福小区创新各项暖心“近邻”举措,让涉迁群众住得安心、过得舒心,营造“无事多走访、有事共商量、困难有人帮、有呼必有应”的“近邻”文化氛围,打通党群联系“最后一百米”。

针对小区低收入涉迁家庭等经济困难群体,泉港区委组织部、区直机关党工委、区民政局、区人社局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采取“帮资金、帮物资、帮思路、帮信息、帮技术”的“五帮”模式,从就业、生活等方面加强帮扶,帮助解决涉迁群众后顾之忧。

此外,针对老年人群体,采取社区购买服务方式,聚福小区党支部建立“伍心夕阳红”居家养老服务站,推出以助餐、助医、助洁、助急、助学、助乐为基本内容的“六助”服务项目菜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深化拓展“救急难”模式,设立涉迁村“救急难”服务窗口,启动“公益代码505——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活动,发动180多人次、12家企业商家献爱心捐物资,救助支出达30多万元,惠及群众300多人次,确保涉迁困难群众养老有去处、生活有保障。

友善福:社会聚力

该区在加强小区自治基础上,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小区治理,打造“多元共治”模式,不断提升小区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小区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真正让群众办事省心、邻里合心、收入称心、乡愁留心。

党建联盟各成员单位、驻区单位联合聚福小区党支部,成立扶贫帮困、法律援助、文明劝导、敬老助老、治安巡逻等5支志愿服务队,招募志愿者90多人,实施居家养老志愿服务、儿童健康成长指导、“社区小管家”等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小区“近邻文明公约”宣讲、综治入户访视、开展卫生督导等,进一步密切党员干部与居民群众关系。

同时,在全面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和全区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期间,该区建立精细管理长效机制,将居民按小区—楼栋—单元—住户进行网格管理,为每户居民登记建档,将人口、经济、需求等信息录入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管理,为居民提供精准服务;建设聚福社区警务室、物业调解室,由小区党员、街道司法所人员、片区民警、律师、物业管理员、居民代表等力量搭建纠纷调解平台,由社区党员干部牵头,定期入户走访,动员邻里守望相助、定纷止争,打造“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的温馨家园。

此外,该区依托小区党支部便民服务场所,建立全区首个党群服务小栈“26℃近邻温度”,推行“5F(free)”服务理念,即站内配置免费WIFI、免费茶水、免费药品、免费雨伞、免费充电,规划有休息区、饮水区、手机充电区、清凉用品取用区等功能区,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执法队员等户外工作者以及小区居民提供休息、喝水、避暑、充电场所。

兴业福:集体聚力

“之前我们小区70多岁的陈大爷来找我,说他文化水平低,子女又忙碌,正就读小学的孙子课外作业没人辅导。为解决此类问题,我们多方咨询、考察,最后决定与优质辅导培训机构中书学堂签订共建协议,将闲置的旧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每年12万元的租金租给中书学堂,同时学堂也明确给予涉迁子女学费优惠,并支持小区教育、救助等公益事业建设。”小区业委会主任郭金标介绍说。

近年来,泉港区聚焦共建共享目标,在聚福社区探索推出“社区+公司+居民”的集体经济发展之路,助推兴业致富,今年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预计达25万元以上。

该区聚力盘活集体闲置资产资源,将社区集体经营的土地、房产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多渠道发展社区集体经济,增强集体“造血”功能。目前通过店面、公用房等房屋出租,实现年收入近15万元;采取“政府+企业+合作社”模式,引导聚福社区投资入股泉港城乡经济投资有限公司,合作购买雾炮车、垃圾清运车等市政设施,共同承接道路养护、餐厨垃圾清运等业务,实现年增收5万元以上;与优加众创空间洽谈合作,在聚福小区内开设同心直播间,开展“同心带货拓市场”活动,为辖区店面商铺进行商品直播宣传,助力稳就业、保民生,每场直播将设10个产品展位,每个展位单品带货时长15分钟,预计年内可带动相关商户每户增收2万元以上。(图片由泉州市泉港区委组织部提供)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