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河北邯郸:集体收入“空白村”全部“消零”

2020-08-20 10:15:46  来源:邯郸学习平台

日前,记者从河北省邯郸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该市近年来深入实施“消零消薄”工程,并探索实践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托管”“+生产服务”“+龙头企业”“+科研院校”“+旅游”“+养老”6种各具特色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全市集体收入“空白村”已全部完成“消零”任务,1032个村完成“消薄”任务,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累计达到3438个,占全市总村数的64.5%。

“+土地托管”主要是组织引导农户以托管、流转、入股等方式,推动土地规模经营。村集体利用积累资金、社会资本、项目资金或采取股份合作等方式,对土地实行统一整治后,由集体统一经营或再流转给种养大户、新型经营主体等,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特色产业。在邱县高庄村,村集体筹资138万元,以每亩每年1000元流转土地53亩,建油桃大棚14个。进入盛果期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20万元,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

“+生产服务”主要是引导村集体积极开展代耕代收、农技推广、农资供应、统防统治、烘干储藏、加工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为农户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位于交通主干线的野前村等4个村,由村集体组建鸭梨销售、木材交易、商贸流动等专业性服务市场,成立物流运输、市场推广、物业管理、果品协会等专业服务机构,增加村级服务经营收入。邱县陈四村围绕牛羊养殖、屠宰、加工和销售,由村集体出资建设牛羊交易市场和定点屠宰场,收取服务费,年收入100余万元。

“+龙头企业”是指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本地龙头企业或农民合作社开展深度合作,共建生产基地,并组织农民到企业或合作社从事季节性务工。邱县旦寨村利用“党支部+公司+订单农业”模式,与河北晨光生物科技公司开展订单式合作,发展甜叶菊种植150亩,由公司提供种植技术。同时,与绿源苗木种植有限公司合作,通过“土地入股、林下间作”的方式,降低了土地流转成本。经测算,亩均收益可达1800元以上。

“+科研院校”则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有关科研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由科研院校提供新技术和新品种,村集体组织开展生产,双方联合建设教学生产试验基地,实现信息、技术、人才等资源共享。中国农大曲周试验站在前衙村设立科技小院,为入股群众提供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和化肥、农药等生产物资供应,打通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服务,每年净收益保底32万元左右。

“+旅游”鼓励有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优势的村组织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民宿、创意农业等产业,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峰峰矿区以太行跃峰渠景观大道为线,串联起北响堂、响堂水镇、响堂生态谷、药王谷、山底地道、张家楼艺术公社、西固义休闲垂钓园等景点,积极开发观光农业、休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张家楼、李庄、东和等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山底村借力旅发大会,大力建设“精品旅游村”,强力推进山底抗日地道遗址风景管理区开发建设,2019年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45万元。

“+养老”是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集体用地或闲置的村办公用房、校舍等场所,发展养老事业。曲周县东高村由县民政局投资建设养老院,预计能够同时入住35人左右,每月收取800元至1200元不等的看护费。按照公益服务性原则,村“两委”计划将所有收费全部用于服务老人。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可达到14万元。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