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铜梁:改进工艺改良口感 传统名点走得更远

2020-08-11 15:00:53  来源:铜梁报

晾晒糯米。

兰花根“挂衣”。

近日,平滩镇扶贫车间里,工人们正在抓紧利用晴好天气浸泡、晾晒糯米。这些雪白的糯米团,是制作铜梁传统名点兰花根的原材料。

将兰花根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扶贫结合起来的,是车间负责人、铜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龙中德的主意。前不久,兰花根在一场1个小时的网络直播中卖出去300多单,让龙中德很是振奋。“把兰花根制作全部转移到扶贫车间,订单有保证,建卡贫困户的收入也有保障。”龙中德说。

说起龙中德和兰花根的缘分,要追溯到10多年前。上世纪九十年代,龙中德离开老家高楼到广东闯荡,开始进入食品生产领域。回到铜梁后,他继续从事食品行业,机缘巧合接触到兰花根,并对这种有100多年历史的传统名点产生了浓厚兴趣。

据《铜梁县商业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广东籍男子陈奕桂在铜梁老县城大十字开办了第一家京果铺,开始制作兰花根,并代代相传。解放后,兰花根主要由国营的铜梁糖果厂生产,两位生产技师都曾先后获得四川省劳模和全国劳模称号。尔后,糖果厂破产。很长一段时间内,铜梁都仅有一位原糖果厂的下岗工人在手工制作兰花根,量少销路小。

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上出现大批色、香、味俱全的特色小吃及西式糕点。而传统的兰花根因成本居高不下,又缺乏包装和促销手段,在市场上越来越难觅踪迹。

看到兰花根这一传统民间工艺面临失传的境况,龙中德觉得很可惜:“如果这项特产埋没了,对铜梁人来说是个大损失。”但是传统方式制作的兰花根油重糖多、保质期短,无法远销。如何解决这些难题?龙中德不顾妻子的反对,先后投入几十万元购买原材料,改进设备进行试验。他不仅向兰花根制作工人请教,还亲自到兰花根发源地广东潮州学习。通过不断摸索创新,龙中德改良了兰花根制作工艺。

“最根本的改变就是减糖、减油。”经过龙中德改良技艺后生产出的兰花根,不但改变了传统兰花根给人“又甜又油”的印象,还增加了花生、白芝麻、黑芝麻等食材,脱浆、切片、包装等工序也实现了机械化作业。

制作兰花根需要独特而又考究的制作工艺,很多工序依然保留纯手工。选取上好的糯米,经过8到12天的浸泡,再脱浆碾粉、制坯,后面的下锅炸制、拌糖挂衣等多道程序都是人工操作。这些是兰花根制作的核心技术。

冷油下锅晒干的糯米胚,龙中德迅速操作漏瓢进行翻胚。反复几次后,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原本小小的糯米胚在油温作用下膨胀成犹如白白的蚕茧。龙中德再将兰花根转移到热油中,待“蚕茧”颜色变黄才起锅。起锅冷却后,龙中德指挥工人将兰花根倒入熬制好的糖浆中“挂衣”,再倒入装满花生芝麻粉的盆中裹粉。如此便完成了兰花根的整个制作。

虽然浸泡和晾晒时间久、工序繁多,但由于已实现部分机械化生产,现在扶贫车间的兰花根实现产量,每次最多能生产1500斤。龙中德还注册了商标,加上改进了原材料和包装工艺,在不加任何防腐剂和添加剂的情况下延长了保质期,兰花根终于有机会走向更远的地方。通过京东特产馆等电商平台,北京、广东等地的消费者也品尝到了铜梁这一传统名点。去年,销售额突破百万元。

去年,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铜梁区文旅委开展了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和评审工作,龙中德入选。目前,铜梁兰花根正在积极申报重庆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只有改进工艺、改良口感,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走得更远更久。”龙中德说,希望让每个铜梁人都能知道、记住我们自己的传统名点兰花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