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来自奉节县脱贫攻坚工作报告: 用绣花功夫铺设 “奉节样板”

2020-07-31 18:11:25  来源:奉节扶贫

2002年,奉节县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近年来,奉节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全力攻坚,推进新一轮脱贫攻坚工作。

一、贫困道路阻且长

脱贫攻坚道路阻且长,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自然条件差,地质灾害多。奉节县位于渝东北,地处四川盆地大巴山脉、七曜山脉、巫山山脉交汇地带和三峡库区腹心,幅员面积4098平方公里,居重庆市第二位。

地势南北高,中部低,最高海拔2123米,最低海拔175米,立体气候特征显著。境内山高坡陡,地形地貌复杂,沟壑纵横,地表破碎,土地瘠薄。

山地占90.36%,坡度大于25度耕地近24万亩,三峡库区淹没耕园地4.2万亩,耕地面积从人均0.5亩下降到0.3亩。

普查登记地质灾害点1037处,呈现灾面广、类型多、规模大、危害深等特点,水土流失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受影响人口10余万人。

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201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仅181.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0.2:35.1:44.7。

“十二五”末,110个贫困村9.2万贫困人口,才投入资金125387.3万元。

产业转型难,群众收入低。三峡移民淹没1座县城、涉及11个乡镇,动迁人口12.9万人,迁建规模居库区第三位,114个工矿企业关破停产。

原为全市第一产煤大县,但随着关停并转,县级失去一个支柱产业、很多贫困群众失去务工收入来源。

低、中、高主导产业对贫困人口覆盖率仅为51%,产业转型升级难,群众普遍收入较低。

基础条件差,公共服务弱。 “十二五”末,尚有3个乡不通水泥路或油路,社道通达率只有55%,222个村道睛通雨阻,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安全饮水保障率也只有53%;48个村电网急待改造。

贫困群众4.34万人迫切需要搬迁,多数为土坯危房,甚至还有茅草屋、窝棚房,共有危房74961户、838万平方米,占农村房屋总数30.2%。

师资力量薄弱,农民子女就近入学难,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占到36.6%;医务人员水平不高,小病诊不准,大病诊不来,往往小病拖成大病。

2014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135个、贫困人口34185户124425人,其中因学35%、因病16.4%、因残5.2%、缺资金11%、缺技术8.1%、缺劳力占9.3%、其他致贫原因15%,贫困发生率为13.5%。

总之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多。

二、千方百计破难题

2015年以来,针对贫困状况和致贫原因,严格落实“六个精准”要求,扎实推进“五个一批”,深度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围绕“解八难,建八有”,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

具体来讲,采取“四个改善”、“三个举措”和“三个精准”,其中“四个改善”主要内容是

改善饮水条件,实现户户通水截至2019年底,全县累计投入44285万元,新建集中式供水工程2385处,分散式供水3390处,巩固提升饮水安全人口21.51万户75.56万人;2020年度统筹脱贫攻坚资金,下达项目计划2760万元,维修改造水厂10座,实施水池加盖工程29处,添加净水消毒设备10套,管网延伸22公里。

一是问题排查全覆盖,精准建立台帐。制定农村饮水安全精准识别方案,组建精准识别小组划片包干,会同设计单位和乡村干部,对照“水质、水量、方便程度、供水保障率”四项国家标准,分村拉网式排查,建立饮水安全信息台帐。

是项目建设全覆盖,实施四个一批。提出新建一批、维修一批、管护一批、搬迁一批“四个一批”规划思路和解决方案,对应“缺少饮水工程覆盖”、“原有水利设施老化损坏”、“建后管护不到位”、“居住地水源条件较差”等问题。

针对一些边远吊散户,出台饮水安全户户通分散式饮水安全政策,譬如汾河镇保子村3户农户利用原有小水源,联户新建10方蓄水池一口,配套管网450米。

三是分项达标全覆盖,实现问题清零。实施不安全饮水“清零行动”,综合采取“天上接、地下找、河里抽、山上蓄”等工作措施,现场规划制定水源建设、蓄水工程、管网配套等工程方案,安装引水管网7718千米,建设抽水泵站10个,新建蓄水池1791口。

其中市级深度贫困乡镇平安乡,因属喀斯特地貌,2万余人长期吃水靠天,2018年建成日抽水量1000方抽水工程一座,同时聘请南江地质队钻井4口,新建蓄水池78口。

四是管护落实全覆盖,建立长效机制。因地制宜探索供水管护模式,建立供水管护长效机制,集镇供水实行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村级成立供水管护协会,采取聘请水管员、受益户轮流、竞争承包等多种管护模式,确保管护到位。

截至2020年6月底,通过饮水管护协会管理1850处,聘请管水员管理450处,通过竞争承包方式管理85处,受益户自行轮流管理3390处,实现所有供水工程管护全覆盖。

改善住房条件,实现户户安全。平安乡林口村贫困户谢龙友,老伴属精神二级残,住着一间不足40平方米危旧土坯房,每逢刮风下雨,老俩口都要担惊受怕。

截至2019年底,累计投入资金10.8亿元,完成危房改造16271户,其中C级8936户、D级7335户,在全市率先实现建卡贫困户等四类重点对象危房存量清零;2020年动态新增73户建卡贫困户等重点对象危房改造,现已全部完工并入住,危房改造动态清零。

一是三大行动摸家底,确保“底数门清”。干部共赴一线开展全面大走访、逐户大排查、交叉大抽查,精准锁定改造对象。

是分门别类建台账,确保“有据可查”。绘“三图”、制“四表”、造“五册”,分类建立县乡村三级危房总台账,做到有图有真相,一户有一档。

三是因户施策促改建,确保“改造到位”。实施修缮加固、拆除重建、政策搬迁、兜底保障、翻修新建“五个一批”工程,全覆盖开展农村住房安全等级鉴定47024户,并悬挂住房安全标识牌。

四是农房质量严监管,确保“保险系数”。严培训,严监管,严审核,培训370名农村建筑工匠,质量监督小组对在建工程全程监管、重点环节巡查监管,推广使用《重庆市巴渝新农村民居通用图集》,严格执行验收程序,经“五方主体”审核签字确认验收合格后,及时拨付补助资金到户。

是争分夺秒抢进度,确保“安心入住”。建立部门、乡镇、村社、驻村工作队联动机制,“乡镇干部搬砖、村社干部背沙、施工队扛水泥”,全面抢抓改造进度,实现群众“安居梦”。

改善搬迁条件,做实“后续文章”。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不搞强迫命令,依法依规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完成搬迁31488人。

一是突出“三个着力点”,夯实搬迁基础。搬迁对象精准,实行确定对象预审、调查核实初审、张榜公示监审、复核验收终审“四级审核”;安置方式精准,综合考虑水土资源条件和城镇化进程,采取集中、插花、投靠安置相结合,新建2个市级示范集中安置点、104个微型安置点;政策执行精准,确保建房不超面积、不大额负债,严禁出现“垒大户”“建洋房”现象。

二是筑牢“三道保障线”,提升搬迁质量。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对搬迁户落实网格责任人,强化帮扶保障;坚决守住政策底线,实施农房整宗地收益权收储,签订收储协议并完成测绘3741户,对深度贫困户按700元/平米兜底代建,强化资金保障;全过程监管微型安置点和市级示范集中安置点建设,严格工程验收,强化质量安全保障。

三是密织“三张致富网”,确保搬迁成效。在产业配套上,通过 “一村一品”创建、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加大产业技术指导力度、精准落实产业扶持项目等方式,促进“十三五”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户后续产业发展;在资金支持上,对有意愿发展产业搬迁户提供小额信贷;在就业扶持上,坚持培训一人、带动一户,并开发公益性岗位,11797名“零就业”易地扶贫搬迁人员实现就业。

改善基础设施,实现村村通畅。2018年9月,奉节县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

一是打好“效益牌”,建设实现“三个实”。规划设计“实”,实施“提升主干道、打通断头路、多修产业路、乡乡通油路、集镇白改黑”5大攻坚工程,实现地方公路网“内畅外通远联”;项目建设“实”,累计投入交通扶贫建设资金19.73亿元,建设组通达工程2913公里、通畅工程2459公里,农村公路实现行政村通畅率100%、撤并村通达率100%、组通畅率73%;质量监管“实”,严格实行项目建设计划管理、项目实施法人负责、施工企业黑名单以及建设质量安全责任追究等制度,全面加强公路项目监管。

二是打好“服务牌”,管理实现“三个到”。执法管理“到”乡村,成立农村交通管理所,组建8个片区交管站;安防设施“到”村道,设置安全警示标牌5051块、安装防护栏1800公里,实现危险路段安防设施覆盖率100%;信息管理“到”终端,整合交通资源成立交通信息指挥中心。

三是打好“创新牌”,养护实现“三个好”。主体落实“好”,以县为主、分级负责,健全县、乡、村、社四级养护管理体制;养护模式“好”,建立生态、专业、公益岗位、承包养护等“多养合一”新模式,配设“里程长”1936名,其中利用公益性岗位1404名,涉及贫困户1365名;奖惩措施“好”,采取“一月一督查、一季一通报、一年一评比”,年终根据考核排名给予一定奖惩,充分调动各乡镇养护积极性。

四是打好“机制牌”,营运实现“三个全”。管理模式“全”,实行农村区间客运公司化管理,坚持“集中调度、科学管理、一车多线”和车型、标识、色度、保险、经营年限“五个统一”;监督考核“全”,在全市率先建立农村营运车辆安全监管体系,对农村客运实行单车安全服务质量考核制度;营运设施“全”,建成客运站17个、农村客运招呼站640个,开通农村客运线路223条,投放农村客运车辆834辆。

“三个举措”主要内容是:

义务教育实现学有所教。全力开展精准控辍及精准资助行动,努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适龄学生零辍学”“学生资助零遗漏”目标。

一是聚焦问题,网格管理,适龄儿童全入学建立三级网格责任体系,10个片区教管中心、128所义务教育学校、8317名教师入户登记、动态跟踪适龄儿童就读情况,成立残疾适龄儿童教育专家委员会,强化建卡、重残、留守等重点学生在重点时段、重点学段动态监控,确保持续实现“零辍学”目标。

二是聚焦精准,统筹整合,学生资助全落实。县教委牵头,县民政局、县残联、县总工会等相关部门配合,实行统一审核把关,确保精准资助不重不错不漏。截至2020年6月底,累计落实常规资助资金4.3亿元,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1.6万人次;累计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3.7亿元,惠及困难学生4.8万人次。

三是聚焦温度,家校联动,教师家访全覆盖。通过教师“走出去”、家长“请进来”,抓好“三送一帮”、开展“三讲一听”、实施“三进一保”,切实提升家长对教育认可度、信任度、满意度。

健康扶贫实现“病有所医”。组建医生巡访队伍339支2848人,2019年巡访123.9万人次,签约服务31.5万人,真正打通因病致贫“最后一公里”。

一是“三级体系” 成为医生巡访最有力“助推器”。专家巡回指导,组织市、县级专家开展义诊和健康教育等活动,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乡镇医生分区包片,每2个月入户问诊不少于1次,并动态管理居民健康档案,定期送医送药送健康;村医常态化上门入户,真正让群众小病少跑路、大病少花钱。

二是“三重保障” 构筑医生巡访最坚实“护城河”。明确3家县级公立医疗机构、32家乡镇基层医疗单位为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定点医疗机构;投资1.5亿元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整修乡镇卫生院29家,改造升级行政村卫生室358个,不仅采取多渠道保障经济待遇、定向招录编制、提供充电平台等措施,针对性招聘200名年轻化、执业化新生力量充实乡村医生队伍,而且县级医院派出副院长组团巡诊或入驻乡镇卫生院;患者入院执行“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全面形成“六网同转,一站清算”格局,2019年投入医疗救助专项资金5776万元,救助贫困患者4.76万人次,平均自付比例9.93%。

三是“三张药方” 编织医生巡访最严密“防火网”。居家康复减轻“负担”,对患恶性肿瘤、再生障碍贫血等10类疾病贫困群众,且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不宜或不便长期住院治疗,每月每人给予100元至300元医药费用;预警机制防控“风险”,建立“医院出入院预警、社保大数据预警、乡镇网格化预警”机制,对贫困户自付超5000元、非贫困户自付超2万元进行核查比对,实施分类救助,防范因病致贫风险;个性服务消除“盲点”,针对因病致贫贫困户、重大病患者、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等7类重点人群,动态管理居民健康档案,开展定期问诊、专家义诊、免费体检等活动。

四是“三诊联动” 建成医生巡访最稳固“安全带”。为保持疫情常态化防控,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家庭医生团队以定期问诊、集中义诊、常态送诊“三诊联动”模式,全面落实家庭医生“签而有约”,同时加强“医联体+满意”建设,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组建若干个医联体,不断健全立体医疗保障体系;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搭建强大网络医院——以互联网为纽带、分级诊疗为核心、实体医院为支撑,努力让贫困群众在村卫生室就能享受到优质诊疗服务。

人居环境实现生态宜居。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390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93%。

一是注重“三个强化”。强化统筹协调,研究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等文件;强化规划引领,完成251个村村域综合现状图及空间管制要求图纸绘制;强化制度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机制,其中金科、海成和环彬等企业投入3000余万用于平安乡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二是打好“五场硬仗”。“厕所革命”改厕29886户,新建农村无公害化公厕60座、旅游厕所15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按照“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形成1座县级垃圾处理厂和10座乡镇垃圾中转站,各村还落实3-4人保洁队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周边延伸,分散污水乱排得到有效管控;“村容村貌提升”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清洁家园·和谐邻里”等活动,以“四清一改”为主要内容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完成村庄公共场所绿化100公顷,创建18个市级绿色示范村,6个国家级森林乡村;在“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上,4家有机肥生产企业有效消纳畜禽粪便和秸秆。

三是坚持“三项示范”。“五沿”区域示范,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县级11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引领整体提升;抓行业典型示范,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银行”390个,引导农户收集可回收垃圾,兑换日常生活用品。

“三个精准”主要内容是:产业扶贫精准增强“造血功能”,表现在5个方面: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综合考虑地形地貌、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环境承载力等因素,打造“4+3+X”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产业格局。

全县发展脐橙35.5万亩、油橄榄13.2万亩、中药材14.1万亩、烟叶4.15万亩、蔬菜30万亩、蚕桑10万亩、茶叶1.38万亩、小水果12.5万亩。

二是建设标准基地。整合资金3.499亿元建设标准基地,包括10万亩脐橙基地、3万亩油橄榄基地、3万亩中药材基地、0.8万亩蚕桑产业基地,以及水肥一体化生产蔬菜大棚基地等。

三是产业资金到户。对贫困户连续3年实施2000元到户资金政策,由帮扶责任人指导其发展产业,其中2018年投入资金6419.6万元,带动贫困户32098万户。

四是打造产业品牌。奉节脐橙区域品牌价值达到182.8亿元,荣获“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

五是拓展产业市场。采用扶坐商、拓行商、强电商方式,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引进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推动农特产品线上销售累计突破25亿元,成为全国网络扶贫示范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

就业扶贫精准实现长效增收。截至2019年底,累计开展就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贫困人员6.04万人次;3.23万户贫困家庭转移就业5.33万人。

一是劳务输出驱动“干起来”。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各类招聘会200余场,送政策送岗位下乡进村入户到人。

二是素质提升驱动“能起来”。组织贫困劳动力参加技能、创业、实用技术培训,包括两期580人农村淘宝合伙人创业培训,开辟电商扶贫新路子。

三是返乡创业驱动“带起来”。大力回引返乡创业人员到33个扶贫车间办企业,带动就近就地就业1208人,其中建卡贫困人员498人。

四是岗位兜底驱动“保起来”。累计统筹开发脱贫攻坚公益性岗位9692个,把技能差、产业发展难、不能外出务工等贫困人员“保起来”,实现公共服务和贫困人员就业“双赢”。

综合保障精准筑牢“兜底防线”,也体现在5个方面:

一是坚持低保兜底保障一批,实现“应保尽保”。完善农村低保对象认定方法,切实加强“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截至2019年底,农村低保保障困难群众12855户,其中建卡贫困户6068户。

二是坚持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确保“应救尽救”。累计资助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19943人次、资金4631万元;医疗救助300015人次、资金12622万元,其中建卡贫困对象救助89306人次、资金3823万元。

三是坚持临时救助帮扶一批,实现“救急救难”。综合运用临时救助、基金救助、中国三峡集团“同舟工程”项目,累计临时救助困难群众72062人次、发放资金15123万元,其中建卡贫困对象救助13396人次、发放资金2755万元。

四是坚持失能人员供养一批,实现“应养尽养”。建成永乐、草堂、吐祥3所失能供养机构,设置床位460张,累计集中供养贫困家庭失能人员605人,释放劳动力906人,帮助贫困家庭年增收2700余万元,其做法被国务院扶贫办、中残联、民政部、财政部四部委在全国推广。

五是坚持留守老人关爱一批,实现“老有所养”。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专业社工组织,常态化开展健康讲座、心理疏导、活动指导、紧急救援等专业服务,让老人有所乐、有所学、有所为。

三、全面提升树样板

2019年1月,奉节县顺利通过脱贫摘帽三方评估,4月市政府正式宣布奉节退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7月成功接受国家抽查复核验收,实现零漏评、零错退、问题零反馈,退出认可度98.69%,高质量脱贫摘帽。

截至2019年底,13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累计脱贫34983户13365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36%。

为什么奉节县脱贫攻坚硕果累累、高质量脱贫摘帽?为何有底气把脱贫攻坚样本县变为样板县?眼中形势胸中策

首先,全面构建“1486”工作体系。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解八难、建八有”一个目标,健全指挥、帮扶、责任、监督“四大体系”,全面落实“八到户八到人”要求,聚焦精准帮扶、住房保障、饮水安全、人居环境、干部作风、群众认可“六项重点”全面发力,统揽全局。

“一个目标”当扭住。大力弘扬“清晨之问、静夜之思,案无积卷、事不过夜”工作作风,一项项民生举措推出实施,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干部受锻炼、群众得实惠,在脱贫攻坚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

“四大体系”需紧扣。县委书记、县长担任脱贫攻坚“双组长”,身先士卒,靠前指挥;37名市管领导担任31个乡镇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蹲点指导、参战督战。

各部门分线作战、各乡镇分块作战、各村社分户作战,守土有责在岗位,守土有方在现场、守土有效在状态;实行全域网格化管理,确保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出台脱贫摘帽“最严十条”和激励办法;实行一月一督察、两月一排名,双月督战、红旗嘉奖、黄牌警告。

累计34个单位获得流动红旗,28个单位被黄牌警告。31个驻乡工作队、376个驻村工作队、165个帮扶单位、8052名帮扶责任人共赴一线,全天候、全身心、全覆盖对接帮扶。

“八个到位”必落地。推行“八到户八到人”工作法,即干部到户,见面到人;宣传到户,引导到人;政策到户,落实到人;问题到户,解决到人;产业到户,收入到人;帮扶到户、志智到人;环境到户,文明到人;效果到户,满意到人。

干部进村入户,户户必见干部,对31.03万户群众循环往复走访、因户因人施策,直到帮扶落地、问题解决、群众满意。

羊市镇在2018年“夏秋百日会战”中,创新推出“10545”帮扶法——到户“十个关心”、入户“五个动作”、离户“四个到位”、整户“五个统一”。

“六大重点”要聚焦。完成“六大重点”工作必须全县上下心无旁骛动起来、天晴下雨干起来、千方百计强起来。

坚持“小雨不停工、大雨撑雨棚、晚上点油灯、昼夜都在动”,处处是战场,时时见真情。

“1486”脱贫攻坚体系强统筹、聚合力、明方向。

其次,实施“三转移一集中”坚定不移。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最大发展机遇、重要治理平台,推进人力、物力、财力向脱贫攻坚集中,干部主要精力向脱贫攻坚转移。

资金投入力度与强度前所未有。全县统筹整合财政专项扶贫、涉农、融资、对口帮扶等各类资金80亿元用于脱贫攻坚,投入力度与强度前所未有。

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速、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工作创新力度与强度前所未有。探索创新干部走访、教师家访、医生巡访、农技随访“四访”工作法,顺应发展规律、诠释使命初心、回应群众期盼。

8052名干部靠作风吃饭,同步建立县乡村三级网格体系,2105个网格3664名网格员反复走访群众24.72万户。

8634名教师用情怀立身,对13.3万名学生定期家访,送教上门6000余人次。

3146名医生以仁心济困,组建县乡村三级医师巡访队伍339支,巡访29万人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达16万人。

2439名农技人员凭实绩说话,通过专家团包片、技术队包村、经纪人包销“三包”,指导农民发展“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好价钱”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推动实现一人一亩高效田,1.93万户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推行到户看院子、抬眼看房子、进门开柜子、伸手开管子、走近问身子、坐下问孩子“六个环节”工作法,逐村逐户排查,逐个环节落实,动态掌握每家每户“两不愁三保障”等情况,实现“家家到、户户落、人人清、件件实”。

补齐短板力度与强度前所未有。攻克堡垒展新颜。市级深度贫困乡镇平安乡在市政府办公厅帮扶集团倾情帮扶下,以“建设幸福平安、争做全市标杆”为目标,建成“四个一万亩”特色农业产业,形成“133”产业体系,粮经比例由原7∶3调整到1∶9。

社会扶贫力度与强度前所未有。10年间,山东和滨州累计投入财政援助资金1.66亿元,实施项目122个,覆盖奉节县31个乡镇和71个村,直接受益贫困群众2.9万人。

特别是2018年以来,山东和滨州加大财政援助力度,投入援助资金1.35亿元,覆盖奉节县17个乡镇,其中市级深度贫困乡镇平安乡高出平均数81.7%,投向“两不愁三保障”项目资金占比65.8%。

“万吨奉节脐橙进山东”更成为鲁渝协作消费扶贫靓丽品牌。2019年,山东市场销售奉节脐橙1.83万吨、8000余万元;今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销量仍达到1.27万吨、6440万元。

2002年以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累计投入援助资金2·28亿元,支持办成新能源开发、生态旅游等“十件大事”。

仅在卫生健康方向就投入近1亿元。2019年4月5日,投资7000万元设立“三峡集团医疗救助金”,持续推动落实和完善“县级医疗救助”保障政策,目前累计救助4万余名贫困患者,治愈并完全恢复劳动力3500余人,好转并部分恢复劳动力1500余人。

值得一提,甚至应大书特书。东西协作和中央定点扶贫单位或向奉节县派出挂职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或选派“三支”专业人才开展组团式帮扶。

其中滨州市自2018年以来,3名挂职干部和111名医疗、教育、农业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奋战在一线,在各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累计为奉节县培训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6000余人次。

106家县内外民营企业主动参与“民企帮村”精准扶贫行动,投入基础设施资金5105万元,捐赠8300万元,57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1.93万户建卡贫困户增收致富。

每年暑期组织1100余名在校大学生利用暑期开展扶贫社会实践,助力脱贫攻坚。

“三转移一集中”教方法、重协调、办大事。

第三,深化脱贫攻坚规律性认识。5年来,全县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埋头苦干,共同经历呼天唤地、顺天应地、战天斗地、改天换地、感天动地、欢天喜地“六个天地”脱贫攻坚历程,经济在大扶贫中转型,山水在大扶贫中巨变,人民在大扶贫中奋进,干部在大扶贫中锤炼。

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方向。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全面领导脱贫攻坚工作,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心动力,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展现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汇聚起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把全面加强基层治理作为重要手段。135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扑下身子,进一步拉近干群距离、密切党群关系,基层执政基础空前牢固,其中包括市政府办公厅扶贫集团选派驻村第一书记、2019年市属单位增派贫困村12名驻村第一书记。

同时基层治理新方法、新模式层出不穷。深入群众家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开一次家庭会、做一件贴心事、住一晚农家屋、干一天农家活、吃一顿农家饭;严格落实“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里。

还有公示公开“六个一”,实现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助公平,以公平树公信;“六项专项治理”净化民风民俗,大幅提升党委政府凝聚力和号召力。

把干群同向作为不竭源泉。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干字当头、实字托底”,实现扶真贫、真扶贫,脱真贫、真脱贫;坚持正确“方法论”,以问题为导向,持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实现干部群众同心同向、同心同德、同心同力。

全县扶贫干部行走在大山深处,奋战在长江两岸,头顶风霜雨雪,汗洒脚下黄土,风雨兼程。

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平安乡驻乡工作队原队长王波坐着轮椅拄着拐杖干扶贫;

朱衣镇狮子村党支部书记柴绪清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晕倒在群众院坝会上;

原太和土家族乡太和小学校长张涌涛“扶贫工作没有做到有始有终”、公平镇黄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刘发光讲述“发光故事”、五马镇王坪村“最美女村官”余红梅、草堂失能人员供养中心“90后”院长栗春容、驻康坪乡大架村“三多”队长肖恩……

广大群众感恩党的政策好,自己努力向前跑,不等不靠,奋发图强,自力更生。

“单腿贫困户”廖良琼身残志坚,养鸡致富,被评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朱衣镇仙女村“励志贫困户”吴汉成按下红手印,主动脱贫;“最美贫困户”李美容不忘乡亲,带领周边贫困户脱贫奔小康......

把聚焦“四个不摘”作为前进动力。今年以来坚持“战疫”“战贫”两不误,制定“战疫”十九条,出台《“拔穷根”行动实施意见》,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百日大会战”,倾力打造20个特色产业小镇和11个示范村。

全力推进务工增收。开通外出务工“复工专车”,开发脱贫攻坚特设公益性岗位、防疫公益性岗位、光伏电站公益性岗位等6518个,推荐就业岗位12100个,33家扶贫车间623个扶贫项目全部复工,累计转移就业34.8万人,其中贫困人员5.59万人。

全力推进消费扶贫。制作奉节脐橙销售运输“一卡通”,实行线上线下销售,精准对接保供网点,多个电商平台销售奉节脐橙200万单,脱贫路上“半边天”鲁应葱通过电商直播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被央视《焦点访谈》报道,2700余户果农自发为湖北捐赠脐橙33万斤。

全力推进问题整改。围绕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坚持奔着问题去,揪着问题改,建立问题、任务、责任“三清单”,确保到位到底。

全力备战国家普查。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在4个村开展普查试点,两人同行,对建卡贫困户、边缘户和重点户进行全覆盖自查和乡镇交叉检查;选调429名业务骨干外出普查。

深化规律认识抓全面、转作风、可持续。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文:刘圣宇 陈俞霖 图:王传贵)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