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青春在大山里绽放光芒 ——记平安乡“小水利”黄永红与水打交道的日子

2020-07-03 14:38:39  来源:奉节网

踏遍千山万水,脚板走得老茧起,他从不叫苦;想尽千方百计,莽莽山林找水源,他从不喊累。他叫黄永红,一个来自400公里外的90后梁平小伙。2012年7月作为选派大学生农技人员来到奉节县平安乡,从事农村饮水工程、山坪塘整治等工作。春去秋来,寒暑易往, 这一来,足足有8个年头了。

小水利,大民心

山越爬越高,路越走越窄,弯越来越急,这是黄永红初到平安时的第一印象。

“嘿,小黄,这车水马上就要放完了哟,你晚些再送一车水到我们院坝噻。”

“好勒,老辈子,等我把后面几处送完了,再给您们送。”

平安乡严重缺水,在枯水季节,用洒水车送水到农户水缸是黄永红之前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他每天早出晚归,穿梭在各个村社院坝,装水、运水、卸水每个环节是那样娴熟自如。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觉得几年大学没白上,自己的专业特长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从他报考水利工程专业那一刻起,就注定这辈子要与水结下不解之缘,来到平安后,也一直在与水打交道。

刚到平安,克服种种不适,克服重重困难,他用一周时间,跑遍平安所有村落,详细了解平安吃水现状,仔细查看山脉走向、水源分布、蓄水设施。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平安实际,起草设计了平安乡水利工程规划图。期间到奉节县水利局水利科学习深造过,后来回到乡里,搞的还是老本行,在平安乡水利工程管理站工作,乡亲们叫他“小水利”。

每年11月份到来年的3月份,平安老百姓用水最为困难,反映“没水吃”的信访最多,政府安排洒水车(消防车)送水到高海拔区域的农户家中,以保障农户基本生活用水。水利学专业出身的黄永红清楚地知道,送水只是权宜之计,找到可靠水源才、建稳固的蓄水池是长久之计,才能保证“细水长流”。

在担任咏梧村4社网格化责任人期间,黄永红与村民们一起四处寻找水源。翻山越岭,披荆斩棘,进山洞、钻树林、越沟壑等纷纷上演。衣服被荆棘丛刺破好几件,手臂被树枝刮得伤痕累累,但这丝毫不能阻挡他寻水的脚步。

“没想到这个年轻小伙子这么吃得苦,这么勤快,对我们态度也好,大家伙都很喜欢他。”咏梧村李国恒老人感慨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与巫溪接壤的地方找到了一处可靠水源,乡亲们欢呼雀跃,但黄永红却高兴不起来。原来,村里没有稳固的蓄水池,现有的有两个池子均已严重损坏,根本无法蓄水。为此,黄永红多方奔走、多方协调,最终争取到县水利局对咏梧村朱家湾2500方和泥儿坑500方的2处损坏蓄水池的重新规划整修。整修后的2处蓄水池蓄水总量达3000方,可满足咏梧村4社的吃水问题。

“小黄和我们打得拢堆,根本不像是坐办公室的,我们能吃上干净的水,多亏了他忙前忙后呢!”咏梧村民感激地说道。

“电脑上面你永远找不到水源,办公室里你永远建不起水池,不经历风吹日晒,不亲历群山沟壑,吃水问题是解决不了的。”黄永红说道。

水利人,水利情

水利人都有一份水利情,缺少这份情怀,注定干不长久,也难有作为。

平安的冬季,寒风怒号,寒气逼人。在2018年腊月,连续几天,平安槽气温都在零摄氏度上下徘徊,好多地方水管被封冻住了,池子里的水慢慢变少。在平安社区涂家老屋的一口蓄水池已基本见底,眼看居民第二天就没水吃了,黄永红心急如焚。

解冻水管显然已来不及,自流引水难度更大。黄永红四处查看,发现在离蓄水池六七百米远的地方有一处水源点,心里便有底了,引水正是他的长项。在平安乡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王波主任的指挥调度下,抽水用的抽水泵和PE水管等设备已准备妥当,尽管天色已晚,但大家一致决定马上开工。

由于水源点的水不是特别大,抽了好几个小时池子里也没多少水。天气特别寒冷,到了晚上就更冷了,股股寒风从耳旁吹过,黄永红和同事们冻得只打哆嗦,但为了乡亲们有水吃,谁也没有后退一步。“还不够,还得继续抽”不知不觉夜已过半,抽水还在继续。冻得实在受不了,便找来些干柴烧起了一堆火,在高高火焰的陪伴下,他们硬是战斗到了天亮。

这是大山深处最有温度的火焰,这是平安槽里最感人的画面,这就是水利人的那份“水利情”。第二天,看着水池里清汪汪泉水,黄永红觉得这夜熬得值。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平安乡开展了“饮水安全大会战”,全乡新建集中供水工程项目70处,整修旧病塘23处,新建8处水源工程蓄水设施,实现了自来水“户户通”,吃水难得日子一去不复返。

两地情,两难全

永远都是那样精力充沛,永远都是那样尽职尽责,以致于让他成了“不称职”的丈夫、“不合格”的父亲、“不孝顺”的儿子。

下班后接孩子放学,回家陪妻子做丰盛的晚餐,然后一家人在一起看电视聊天,这是世界上最温情的画面,也是每个人最幸福的时刻,但这一切对于黄永红来说都太奢侈。孩子过生日,他只能在视频里祝福;父母身体欠安,他只能通过电话问候……每个周末,他总觉得时间不够,还未好好相聚,转眼又得离别。

八年坚守,无怨无悔,为平安乡水利工程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只因他是一名称职的“水利人”。

八年坚守,情牵两地,欠父母、妻子、孩子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只因他是一名合格的“扶贫人”。

八年坚守,初心不改,往返里程数十万公里、来往花费数万元丝毫不改水利初心,因为他是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中,还有很多像黄永红这样的年轻干部,他们扎根地方,坚守基层,在扶贫一线倾情投入,让美好青春在大山深处绽放光芒!(记者 田钧文 通讯员 曾滔)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