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非遗老手艺 脱贫新动力

2020-06-18 08:42:26  来源:重庆日报

非遗扶贫现场。(市文旅委供图)

“带了200多件来,卖出了9成,大部分款式都卖断货了。”近日,璧山区秀湖水街非遗小镇重庆非遗购物节现场,市级非遗项目“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传承人、非遗扶贫工坊的带头人刘海龙激动地说。

让他兴奋的还有近日市文旅委和淘宝网联合举办的“淘宝重庆非遗专场推介活动”,短短几天,他的淘宝店销售了200多个土陶产品。

搭上电商顺风车的还有很多重庆非遗项目。打通线上销售渠道,既拓宽了非遗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了非遗活态传承,还让老手艺转化为脱贫新动力。

全市已有175家非遗店铺上线

刘海龙口中的“淘宝重庆非遗专场推介活动”,是重庆非遗购物节的一个组成部分。活动集中推介了酉州苗绣(非遗扶贫产品)、荣昌陶器、涪陵榨菜、合川桃片等20家重庆特色非遗淘宝店铺的产品。

市文旅委非遗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非遗购物节是在抗疫背景下推动非遗企业复工复产、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在文化和旅游部的统一部署下,市文旅委联合淘宝网等电商平台,广泛发动非遗老字号、项目保护单位、传承人、扶贫就业工坊等参加此次活动,组织了175家非遗项目商家入驻阿里、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为期3天的“淘宝重庆非遗专场推介活动”,20家店铺销售金额达10万元以上,关注粉丝量数倍增长。

“这几天,我都是早上6点起床,一直忙到晚上10点才休息。”刘海龙的妻子张芙蓉专门负责网店运营,她说,这次疫情期间他们的非遗产品主要依靠淘宝和抖音等电商平台销售。特别是经过淘宝推介后,短短几天卖了200多个售价128元的水杯。最近一家人都在赶制土陶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电话采访前1分钟,市级非遗“大宁河刺绣”传承人、非遗扶贫工坊带头人唐丽娟接到一个大单。“山东客户要订购100份团扇。”她难掩兴奋地说,她在拼多多、京东都开设有网店,还在抖音等平台直播,为推广品牌、拓宽销路起到了很大作用,如今平均每个月销售额达10万元。

越来越多的重庆非遗项目牵手电商。据统计,截至6月9日,重庆市共有175家非遗相关店铺上线,上线销售非遗产品约2400多种,包括非遗项目136项、非遗项目保护单位50个,涉及115名国家级、市级、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全市14个国贫县均有非遗店铺上线,覆盖率100%,全市20个非遗扶贫工坊产品实现全部上线销售。

直播拓宽非遗传播途径

最近,直播带货成了热词。在一场场直播中,非遗产品成了常客。

例如,6月10日晚,淘宝主播薇娅牵手市级非遗“传统合香制作技艺”,在直播中推荐5款非遗产品,受到网友热捧——短短10秒,4万盒香膏被秒光。

6月11日晚,在开州区汉丰湖畔,第二季重庆“晒旅游精品·晒文创产品”大型文旅推介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当天推荐的11款特色产品中,有9款是市级和区级非遗产品,包括开州冰薄、南门红糖、紫水豆干等。

重庆日报记者还注意到,近期由重庆日报、上游新闻共同实施的“重报直播-书记带货”中,首场直播便以“妈妈味道·荣昌制造”为主题,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荣昌陶、荣昌夏布、荣昌折扇带货。重报集团为荣昌开展的这次直播带货活动,吸引了十几万人关注采购,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愈加火热的直播,拓宽了非遗传播途径,为非遗从展示传播到商业盈利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谭小兵建议,非遗直播应更加关注非遗产品的工艺流程,展现非遗真实性,让非遗更具魅力。

“非遗+扶贫”成效显著

在推动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同时,重庆还将非遗“软资源”转化为“硬实力”,走出一条文化扶贫之路。

重庆市荣玉苗家刺绣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光荣参加了此次非遗购物节,该公司生产的刺绣文创产品受到游客欢迎。“我们还邀请设计师和我们一起共同设计了围巾、香包、帆布袋等十几种非遗产品,这些产品融入苗族元素,比较有创意,贴近人们生活,马上就要亮相了。”王光荣说。

他还介绍,该公司带动建立了3个非遗扶贫工坊,目前正在免费培训彭水86个建卡贫困户学员,“如今产品线上销路不错,希望他们早日上手,增加自身收入同时还能提高企业产能。”

助力脱贫攻坚,非遗扶贫工坊只是其中一个环节。

近年来,重庆以实施非遗传统技艺传承培训、实现贫困人口和残疾人就近居家就业为目标,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成效显著。

在山东省的大力支持下,市文旅委在全市各类非遗传统技艺和传承人中筛选出12个产业化程度较高、市场前景广阔的非遗项目,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帮助非遗企业开展培训服务。在贫困人口较集中的18个深度贫困乡镇举办非遗传统技艺培训班,现已举办26期鲁渝非遗扶贫培训班,培训贫困户1200多名。

此外,重庆还精选非遗企业,在深度贫困乡镇建立非遗扶贫工坊,由公司统一配送原料、开展培训、组织生产、回购成品、销售产品。目前,全市共建立鲁渝非遗扶贫工坊20个,全市参训结业的贫困群众和残疾人已有635人实现就业,人均月增收500至2500元,非遗扶贫和非遗助残取得了显著成效。

“希望通过直播带货和开设网店等电商模式,让非遗扶贫工坊店铺在线试水,在实现精准扶贫的同时,更引发出‘涟漪’效应。”市文旅委非遗处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重庆将继续推动非遗扶贫产品进景区、进游轮、进扶贫专柜销售,拓宽非遗扶贫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助力脱贫攻坚。

记者 赵迎昭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